第55章 无声惊雷
作品:《独步青云》 数日后,市委政研室的大会议室里,严肃又沉闷。
林筱鸣端坐主位,声音抑扬顿挫地念着关于加强党员思想纪律建设的发言稿,字正腔圆。
作为副科长,陆摇的位置排在第五把交椅。他面前摊着早已烂熟于胸的会议材料,目光看似落在纸页上,思绪却有些游离。
眼角的余光不经意扫过会议室后排,一个身影让他握着笔做笔记的手势,微微一顿。
马修斯?!
他怎么会在这里?
这个在省委党校与自己同期、毕业成绩仅次于自己的省选调生,背景深厚、意气风发的马修斯,此刻正坐在政研室新人的位置上,腰杆挺得笔直,神情专注得近乎刻板对陆摇投来的探寻目光毫无反应。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陆摇的脊背。
政研室是什么地方?是清苦的文字岗,是边缘化的“冷板凳”,更是犯了错误干部的“学习反省地”!
马修斯这种前途无量的省财政厅苗子,被发配到这里,意味着什么?
陆摇的心沉了下去。
他想起了几天前,自己递给周芸的那份关于“传统产业内参数据造假”的弹药。周芸说过会亲自和赵省长沟通……
难道是因为这个?
陆摇没有证据,不确定!
会议在冗长的套话中结束。人群开始散去。陆摇快步走向正在收拾笔记本的马修斯。
“老马,借一步说话?聊两句?”陆摇的声音压得很低。
马修斯动作一滞,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神冷漠得像结冰的湖面,没有丝毫波澜。他扯了扯嘴角,一个毫无温度的笑容:“陆副科长,我还有事要忙,没空。”
话音未落,他已夹起笔记本,目不斜视地从陆摇身边擦肩而过。
看到马修斯眼神里少了一些傲气,陆摇心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昔日党校同窗境遇的唏嘘,更有一种兔死狐悲的警醒。
“陆副科长,林主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一个工作人员的声音打断了陆摇的思绪。
陆摇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走向林筱鸣的办公室。
林筱鸣正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水,刚才说话有点多,但不方便在会议上喝水。见陆摇进来,他眼皮都没抬,直接将一份薄薄的材料推过来:“你们三科负责一下,学习这份文件精神,结合当前形势,提炼核心要点,三天后交篇学习心得上来。要快,要准。”
陆摇接过材料,快速扫了一眼。内容平平无奇,就是些泛泛而谈的官样文章。这种任务,明显是给钟易安那种笔头快、不求甚解的“材料匠”准备的。林筱鸣特意叫他来交代,仅仅是传递任务?还是有别的用意?
他不动声色地收起材料,状似不经意地问:“林主任,刚才在会议室,看到我们政研室来了位新同志,叫马修斯。”
林筱鸣这才抬起眼皮,锐利的目光在陆摇脸上停留了几秒,仿佛要穿透陆摇皮肉看清内里的想法。“嗯,是有这么个人。怎么,你认识?”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认识。”陆摇坦然道,“上次,市委党校同期,毕业时我第一,他第二。他是省选调生,我记得当时分配意向是财政厅,怎么到我们政研室来了?”
林筱鸣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又喝了一小口:“哦,你说这事啊。他之前在内参上发了篇文章,引用的数据出了点纰漏,捅了点小篓子。上面觉得他理论功底还需要再扎实扎实,就安排到我们这儿学习学习,打磨打磨。”
他放下茶杯,目光重新落在陆摇身上,意味深长,“陆摇啊,你们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下笔一定要谨慎,数据更要反复核实。引用的东西出了问题,可是要负责任的。马修斯的事,你要引以为戒。”
“是,主任的教诲我记住了。”陆摇恭敬应道,心中却是冷笑。数据纰漏?小篓子?打磨学习?林筱鸣说得轻描淡写,但这分明是政治斗争的余波!
陆摇退出主任办公室,莫名地打了个寒颤。
马修斯是有省财政厅背景的,犯了这么大的错,尚且只是被发配“学习”。而他陆摇呢?一个毫无根基、即将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卒子,如果出了错,或者站队失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恐怕连“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有,直接就是万丈深渊!
他只有更加谨慎!
他回到三科办公室,召集手下传达会议精神,布置学习任务。整个过程他声音平稳,条理清晰,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底那根弦绷得有多紧。会议结束,他单独留下钟易安。
“钟老,刚才林主任交代了个任务,写份学习心得。”陆摇将材料递给钟易安,语气平静,“材料在这里,核心精神就是文件里的那些话。你文笔快,思路活,行文稳健有力,这个任务交给你最合适。三天后给我初稿就行。”
钟易安接过材料,眼睛一亮。这种任务对他来说轻车熟路,正是展示“材料功夫”的好机会。“好的科长,您放心,保证按时完成!”他拍着胸脯,信心满满。
看着钟易安兴冲冲离去的背影,陆摇靠坐在椅子上,疲惫地捏了捏眉心。
时间回溯到数天前,陆摇送周芸回市政府的那天。
陆摇将整理好的、关于那篇鼓吹传统产业优势的内参数据造假证据,通过指定的渠道发给了周芸。每一个错误的数据点,他都附上了详实的出处和对比分析,逻辑严密,证据链清晰。
周芸在办公室仔细审阅,越看眼神越亮。她立刻拨通了赵立峰副省长的加密专线。
“赵省长,我是周芸。您要的‘东西’,陆摇那边送来了,分量十足,证据确凿!我马上发给您。”
电话那头传来赵立峰沉稳而略带兴奋的声音:“好!小周,你和小陆办事,我放心。材料发过来。”
赵立峰收到材料后,亲自带着秘书团队连夜核对,确认无误。次日,在省政府一次重要的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上,轮到赵立峰发言。
他先是照例汇报分管工作,条理清晰,数据翔实。就在众人以为发言即将结束时,赵立峰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同志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一些不实信息的干扰!最近,我看到一篇关于我省传统产业状况的内参文章,其中引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数据——声称我省某市因‘落后生产力’将导致‘三十万传统产业工人失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扫过会场,尤其在常务副省长徐长平脸上停留了一瞬。
“三十万?同志们!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最权威的数据,那个地级市传统制造业从业人数总计才二十二万!这凭空多出来的八万失业人口,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某些人为了渲染悲情、阻碍改革而故意编造的?”
赵立峰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质问的锋芒,“这种不负责任的数据引用,不仅仅是一个低级错误!它反映的是对事实的漠视,是对决策的干扰!这种建立在虚假数据上的悲观论调,恰恰证明了我们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数字化经济的紧迫性和正确性!只有拥抱变革,才能避免真正的失业潮!”
会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立峰和脸色铁青的徐长平身上。
徐长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默许甚至暗示下发出的“吹风”文章,竟被赵立峰抓住了如此致命的把柄!他快速翻看手边赵立峰分发的对比材料,脸色由青转白,冷汗瞬间渗出额头。数据错误,板上钉钉!
“立峰同志……”徐长平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这个……数据引用确实存在疏漏,我……我们下来一定严肃核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他只能当众认错,试图止损。
会后,徐长平的怒火滔天,难以平息!他将省政府副秘书长以及负责审核那篇内参的秘书处相关人员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
“废物!一群废物!这么明显的错误都看不出来?眼睛长到哪里去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这是严重的失职!是政治事故!给我查!一查到底!谁起草的,谁审核的,谁签发的,一个都别想跑!再有下次,不用等组织处理,你们自己给我卷铺盖滚蛋!”
副秘书长等人噤若寒蝉,后背瞬间湿透。一场严厉的倒查问责迅速展开。层层剥茧,责任最终清晰地落在了执笔人——省财政厅选调生干部马修斯头上。
马修斯百口莫辩。数据是他引用的,虽然有“上面”的暗示和压力,但最终写文章发表的是他。他成了最合适的替罪羊。若非他省财政厅的背景硬实,从中斡旋,恐怕就不是“学习”这么简单了。
最终,一纸“学习锻炼”的通知,将他从炙手可热的市财政局,发配到了清冷边缘的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