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并非易予之辈
作品:《独步青云》 陆摇没想到党校培训的流程办得如此之快,林筱鸣的介入,让他很快就拿到了传真过来的通知书。临走前,他召集了三科的五人开一个简短的交接会。
小会议室里气氛微妙。
陆摇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众人:钟易安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张雯雯眼神闪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窥探;另外三人则努力摆出专注的样子,但眼神深处都藏着复杂的情绪——羡慕、嫉妒,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跟大家通报一下,”陆摇的声音平静无波,“组织上安排我明天开始,去市委党校参加为期两周的副科级干部任职培训。这段时间,我非必要不会回科室。”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去党校培训!这在体制内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这几乎是升迁前奏的信号!
那三个原本对陆摇这个“空降”科长颇有微词的科员,此刻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也想有这种镀金的机会,可连申请的资格都难有!他们看向陆摇的眼神,除了原有的复杂,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酸涩。
陆摇的目光最终落在钟易安身上:“钟老,你是我们科室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德高望重。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科室的日常工作,就辛苦你多担待,主持一下。遇到紧急或重要事项,第一时间向林主任请示汇报。”
钟易安猛地抬起头,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似乎完全没料到陆摇会把这“临时大权”交给他。他很快掩饰过去,堆起笑容,连连点头:“陆科长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把科室工作安排好,等您回来!”
陆摇又看向其余四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你们也要全力支持配合钟老的工作。科室虽小,但职责在肩。希望大家自觉自律,把手头的工作做实做细。”
那四人连忙应声,姿态比平时收敛了许多。
场面话说完,会议草草结束。
众人散去,心思各异。
陆摇刚回到自己办公室,门就被敲响了。钟易安跟了进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陆科长,您这去党校……挺突然的啊?林主任怎么这个时候安排您去?”
陆摇心中冷笑,脸上却是一派平静坦然:“确实很意外。林主任突然点了我的名,安排我插班进去。具体原因,林主任没说,我也不好多问。”他把球轻巧地踢回给林筱鸣,滴水不漏。
钟易安见陆摇说得自然,看不出破绽,心中疑虑更深,只能顺着话头:“哦……原来是这样。那……也好,机会难得,陆科长您好好把握。”他话锋一转,像是随口提醒,又像是试探,“对了,您这一去就是两周,周市长那边……之前交代的那个报告的事,您看是不是……就先放一放?我是担心您万一再写点什么,跟市里的调子不一致,又惹出风波来。您现在正是关键时候……”
陆摇抬眼看向钟易安,这位刚在背后捅了他一刀的“老同志”,此刻却摆出一副为他着想的姿态。他都有点看不懂这个老政研:“钟老提醒的是。报告的事,我会再跟周市长沟通一下进展。至于写不写,怎么写……”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几分“诚恳”的无奈,“林主任也专门叮嘱过我了,要谨言慎行,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吃一堑长一智,我会注意分寸的。”
他再次搬出林筱鸣的警告,堵住了钟易安的嘴。
钟易安见陆摇态度平稳,知道再试探也问不出什么,只好干笑两声:“那就好,那就好!陆科长您有数就行。那我就不打扰您收拾了。”他讪讪地退了出去。
……
市政府综合办,副主任办公室。
李峰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张雯雯发来的信息:“陆科长明天去市委党校培训,两周。”
李峰看着信息,眉头微蹙。党校培训?这么快就办下来了?他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关节。这绝非市政府这边推动的,流程根本没经过综合办这里!这只能是市委那边,确切地说,是林筱鸣和陈国栋的手笔!
他轻轻叹了口气,陆摇这年轻人,说不幸那自然是不幸的,研究生学历却当了六年的一级科员,这是遭遇了职场打压。但也是幸运的,同时被周芸市长和苏倩倩等人关注着。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起身走向周芸副市长办公室的外间。周芸的专职秘书正在整理文件。李峰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小王,周市长下午的日程我看一下,是不是快要去赵省长那边了?”
秘书小王不疑有他,将桌上的工作日志翻开给李峰看:“李主任,周市长十分钟后出发去招待所,和赵省长有个非正式会谈。”
李峰快速扫了一眼日程,点点头,然后进去周芸的办公室,将陆摇去党校的事汇报一下。
周芸略显意外,看向李峰:“陆摇要去党校培训?”
“是,周市长,刚得到的消息,明天开始。”李峰恭敬地回答,观察着周芸的反应。
周芸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意外,随即恢复平静,党校培训是干部成长的必经环节,对陆摇个人发展是好事。
她没再多问,让李峰去准备一下材料,就挥手让李峰出去。
李峰见周芸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切或不满,就觉得周芸这态度,有点耐人寻味。
……
省政府招待所,一处雅致的茶室。
赵立峰靠在舒适的沙发里,脸色却不太好看:“这个陈国栋!简直是油盐不进!我那‘第二高新区’的提议,他明显就是在敷衍!‘认真研究’?我看他是想拖到不了了之!”
坐在他对面的周芸,姿态优雅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神色平静:“赵省,您的心情我理解。不过,陈市长和李书记主导的发展思路,是多年实践形成的,在市里有相当的认同基础。他们求稳,不愿意轻易打破现有格局,也是可以理解的。政策转向,需要时间,也需要契机。现在就把矛头直接指向‘滞后’,甚至另起炉灶搞新高新区,阻力会非常大。让他们立刻转向,不现实。”
赵立峰眉头紧锁:“那就这么看着他们故步自封?那个陆摇呢?”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他上次那篇文章就很有见地!让他再写一篇!聚焦转型滞后的痛点和风险,数据要详实,分析要犀利!我可以让统计局给更多数据,把这把火烧旺点!我看陈国栋还能不能坐得住!”
周芸放下茶杯,清冷地说道:“赵省,您这样,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了?陆摇……他是一把好刀,但现在就用他来当急先锋,去硬碰陈国栋的根基,他的价值可能就止步于此了。我很看好他,他身上有种难得的清醒和韧劲,更重要的是,他有扎根基层解决问题的潜力,不完全是照本宣科和纸上谈兵。我想再栽培栽培他,让他根基更扎实些。现在就把他推到风口浪尖当出头鸟,太可惜了,也容易折损。”
赵立峰有些意外地看着周芸,没想到她对陆摇评价这么高。他沉吟片刻,语气缓和了些:“你这么看好他?”
“是。”周芸回答得斩钉截铁,目光灼灼,“他的才华,值得更大的舞台。假以时日,他会对我们想推动的事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还不是他冲锋陷阵的时候。”
赵立峰打量着周芸,终于缓缓点头,略带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既然你想栽培他,那就让他再成长成长吧。”
他端起茶杯,又重重放下,恨铁不成钢地道:“哎!只是陈国栋这批人,思想太保守!守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看不到未来的危机!这样下去,江州会错失良机的!”
周芸微微一笑:“赵省长,其实,政策的风向,终究是自上而下的。只要您能在省里的层面,把‘第二高新区’的规划,或者更核心的产业转型扶持政策,变成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意志和明确要求,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文件……那么,市里这边,自然也就有了配合执行的份。他们再想‘稳’,也得跟着大方向走。到那时,阻力自然就小了。”
闻言,赵立峰眼中精光一闪,如同醍醐灌顶!他猛地看向周芸,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哈哈!好!说得好!周芸啊周芸!是我着相了!是我太着急,把劲儿使错了地方!对!自上而下!这才是根本!看来,这倒是我显得……心浮气躁了!”
他不得不高看周芸,这个从京城下来的女高官,并非花瓶啊!哎,在那种地方耳语目染,又怎是个易予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