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材料扎手,夹缝生存
作品:《独步青云》 这日,陆摇在办公室看材料,忽然,传真机启动,他过去接收。
发件人清晰地印着“周芸副市长办公室”,内容是要求他撰写一份《江东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市转型滞后问题分析报告》。随传真一同发来的,还有厚厚一叠省统计局刚汇总出炉的、尚带着保密标识的数据材料。
周芸的留言简短而有力:“陆摇,省统最新数据已发。聚焦传统产业转型滞后痛点,深入剖析成因与风险。此稿将作为内参重点报送,务必下周完成。”
陆摇的心猛地一沉。又来了!而且这次,指向性更明确,火力更猛——直接点明“市转型滞后”!这已不是前瞻性的呼吁,而是对现行市政府政策的尖锐批评!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翻阅那些冰冷的数字。一行行百分比、柱状图、趋势线在他眼前掠过,勾勒出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全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下滑,而江州市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竟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了整整二十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江州市在拥抱新科技、推动产业升级上,不仅落后,而且差距正在被急剧拉大!
一股寒意从陆摇心底升起。数据不会撒谎,这份报告一旦依据事实写出来,其冲击力将远超他之前那篇关于人工智能的“务虚”文章。它将成为一枚重磅炸弹,直接砸在陈国栋市长“稳字当头”的施政方略上!
“老钟!”陆摇扬声叫来钟易安,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你过来看看这个。”
钟易安走进来,拿起传真和材料,快速浏览。他的脸色也渐渐变得严肃,眉头越皱越紧。看完,他放下材料,没有立刻评价,而是目光复杂地看向陆摇:“陆科长,这材料……分量太重了。以你的水平,紧扣‘转型滞后’这个题眼,写出一篇鞭辟入里的分析,易如反掌。”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深沉的忧虑:“但你想过后果吗?这篇文章一旦按这个口径发出去,尤其是作为内参上报,无异于公开质疑甚至否定市里当前的核心政策方向!它给你带来的冲击和麻烦,恐怕比上次那篇人工智能的文章,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确定要接这个活?”
陆摇苦笑一声,揉了揉眉心:“钟科,你说到点子上了。政论文章,真是一字千钧,落笔千斤。我现在才更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不好把握’。是我……太年轻,阅历太肤浅了吗?”他难得地流露出几分自我怀疑。
钟易安摇摇头,目光扫过传真上周芸的名字:“年轻不是错,理想也不是罪过。关键是……这材料的来源?”
“周芸副市长直接传真给我的。”陆摇没有隐瞒。
钟易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是更深的思量:“果然是她……咱们这位周市长,年轻,有魄力,看来对人工智能、数字化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是铁了心要推啊。”他话锋一转,带着过来人的世故,“不过,陆科长,李书记和陈市长就真的反对高科技吗?我看未必。他们只是更现实,更看重当下。船大难掉头啊,江州市几十万传统产业工人的饭碗,那是实打实的压力!他们不会,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抛开这些,直奔虚无缥缈的高科技而去。那叫脱离实际,叫冒进。”
陆摇点头,钟易安的分析很中肯:“你说的是。传统与新科技,并非非此即彼。这本该是路径选择和时间节奏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当下与未来,如何找到那条最优的转型路径。”
“没错!”钟易安赞同道,“但问题是,现在这份报告的要求,是把‘转型滞后’作为靶子来打。这背后,恐怕就不只是技术路径的探讨了……”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摇,“既然是周市长亲自下的任务……老弟,你打算怎么办?”
陆摇听出了钟易安的弦外之音。周芸此举,恐怕不仅仅是出于对政策的思考,更可能是一种政治姿态,甚至是某种力量的博弈。他陆摇,被推到了这个夹缝之中,成了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这是政见之争,或者……关乎推动者背后的团队利益?”陆摇低声自语,道出了更残酷的现实。
钟易安没有接话,只是叹了口气:“要不……你去找林主任聊聊?探探口风?他那一关要是能过,你写起来也少些顾虑?”
他给出了一个体制内最常规的避险建议。
陆摇立刻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不可能!林主任那里绝对过不了!上次那篇文章后,他给我下了死命令,任何对外报送的材料,立意、观点甚至隐喻,都必须提前向他详细汇报,接受审核!这种直接打脸现行政策的报告,他怎么可能放行?”
他看着桌上那叠灼手的材料,眼神闪烁:“先放一放吧。这不是急务,内参报送也还有时间。我需要……再想想。”
钟易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办公室。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正站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十字路口。
办公室里只剩下陆摇一人。
他拿起手机,翻到周芸的号码,手指悬在拨号键上,久久没有按下。李峰透露的那个信息——“周芸的社保和工资卡都在京城”——再次浮现在脑海。这巨大的身份鸿沟,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和压迫感。
最终,他还是按下了拨号键。电话很快接通。
“周市长,相关材料都收到了,我也看了一下,现在就这些,向你做一个汇报。”
“叫姐。这里没有外人。”周芸说。
“姐!”
陆摇调整了一下呼吸,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
“嗯!材料看完了?”周芸的声音听起来很清醒,显然已经从上次的微醺中恢复。
“看完了,姐。我正是想跟您汇报一下材料的几处还需要斟酌之处。”陆摇斟酌着措辞。
“你说。”
“报告……我可以按照您的要求来写。”陆摇先表明了态度,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我有一个请求,或者说……一个难处。”
“什么难处?”
“这篇报告,如果发表在内参上,我……不能署名。”陆摇说出了核心诉求,“如果我署名了,林筱鸣副秘书长那边,肯定会立刻找我‘上课’,甚至……陈市长那边,恐怕会直接动用行政手段,要求我辞职或者调离。他们之前对我的警告,非常严厉,明确禁止我再写任何与现行政策导向相悖的东西。姐,我……得遵守组织纪律和干部管理条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陆摇能感觉到周芸的不悦。
“他们的要求不合理!”周芸的声音冷了几分,“你写的是事实!是基于数据的客观分析!是在为江州市的未来找出路!为什么要被这种守旧的条条框框束缚?不必理会他们!”
陆摇心中苦笑。周芸可以“不必理会”,因为她根子在京城,背景深厚。但他陆摇不行!他只是个随时可以被碾碎的小卒子。
“姐说的道理,我明白。”陆摇语气更加谦恭,但也带着坚持,“但是……姐,组织程序、上下级关系,这些也是现实。我身处其中,有些规则……不得不遵守。至少表面上,要过得去。否则,我就要被扣一个破坏维稳的帽子。”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另外……姐,这份报告,是不是……有更重要的用途?或者说,需要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
他问得很隐晦,但意思很明确:您是不是要用这份报告去“打击”陈市长?如果是,那我这个署名的小卒子,就真成了炮灰。
电话那头的沉默更长了。过了好一会儿,周芸的声音才重新传来,听不出情绪:“你先……把材料收好,仔细研究透。报告的事……我再琢磨琢磨。保持电话畅通。”
“好的,姐!我明白了!”陆摇如释重负,连忙应道,能拖则拖。
挂断电话,陆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