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车
作品:《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自李建设现身那一刻起,易中海便察觉秦淮茹望向他的眼神异样。
那是一种饱含深情的凝视,犹如妻子对丈夫的仰慕,且出自一个家庭和睦的女子之眼。
考虑到秦淮茹不久前才与贾东旭相亲,若她早已心仪李建设,绝不会给予贾东旭丝毫机会。
毕竟,在心上人面前与院内邻居相亲,无疑是自寻烦恼。
易中海轻描淡写地一句“抛开事实不谈”,既将不利自己的话题搁置一旁,又揭露了李建设的不妥之处。
霎时间,众人皆聚焦于李建设与秦淮茹的关系之上。
局势被他悄然扭转。
“没错,李建设,你与秦淮茹究竟何干?她为何寻你?”
刘海中这无知之辈,处处插话。
“我适才听见她唤你建设哥,普通关系断不会如此称呼。”
何大清也粗声粗气地附和。
“李建设,你撞我的事暂且不论,今**必须讲清与秦淮茹的关系,她可是我儿贾东旭的相亲对象,你何时与她勾搭上的?”
贾张氏坐在地上,尖声叫嚣。
她压根不信李建设这老光棍能抢走秦淮茹,如此说辞不过是为了挑衅他们。
然而……
李建设冷笑,怒斥:
“**才勾搭,全家都乱搞。”
“秦淮茹已与我订婚,她现在是我的伴侣,未来的妻子。”
“我俩今日就去领证,还需向你们报备吗?”
李建设眼神凌厉地扫视四周,众人几乎无人敢与之对视。
唯有易中海,轻咳一声道:
“李建设,你此举不妥。”
“秦淮茹初来时,我记得她说过是首次到访本院,意味着当时你们尚未相识,是在她与东旭相亲之后才有所交集。”
“你与贾东旭同住一院,怎能夺人所爱呢?”
“即便你打了三十六年的光棍,突然间想找个伴侣,也可以通过媒婆介绍啊。”
“何必去抢邻居的呢?”
李建设冷笑回应:
“你说得对,我就是抢了,又怎样?”
“我不但抢了他老婆,还弄瞎了他的眼,刚才还撞了他母亲。”
“你又能奈我何?”
“易中海,别总拿你自己和我相提并论。”
“我李建设行事坦荡,对脾气的能帮就帮,不对路的也绝不客气。”
“不像你这等阴险之辈,只会背后使绊子。”
“今日我还要与淮茹去领证,不想与你多费唇舌,这笔账我先记下,有本事你就继续招惹我,看我如何收拾你。”
“淮茹,咱们走。”
李建设推着自行车,牵着秦淮茹的手,两人向四合院门口行去。
门外的人见状纷纷避让,就连何大清这莽汉也被李建设的气势所压,不自觉地往旁边挪步。
“散了散了,都去上班吧,再不走要迟到了。”
阎埠贵背着手,得意地向周围的人喊道。
李建设的霸气表现让阎埠贵倍感自豪,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围观的人见状也陆续散去。
刘海中和几位工友向轧钢厂走去,阎埠贵则与几位老师前往红星小学。
“回去给我好好练炒沙子,再敢跟李建设混在一起,我打断你的腿。”
何大清揪着傻柱的耳朵呵斥道,随后也朝轧钢厂走去。
此刻,只剩下易中海和被李建设用自行车撞倒在地的贾张氏。
“没天理啊,老易,你说这李建设怎么这么狠,竟抢了我家东旭的媳妇。
他一个老光棍,凭什么抢我家东旭的啊。”
刚才李建设在场时,贾张氏不敢大声责骂,现在李建设走了,听不见了,她才放开嗓子哭天抢地地骂起来。
易中海的脸色也是变幻莫测。
愤怒地向贾张氏喊道:
“行了,整天就知道哭,人都走了,哭还有什么意义?”
“现在的关键是让东旭尽快和马二花结婚,他们结婚后,我就去找马副主任,让他早点推动95号院的竞选。”
“一旦我当上院里的大爷,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
“到时候,李建设还不是任由我摆布?”
“淮茹,这儿就是我家,也将是我们共同的家。”
李建设领着秦淮茹来到自家门前。
门前散落着砂石和木料,工人们尚未开始工作,因为时间尚早。
秦淮茹悄悄望向斜对面的贾家。
略显局促地说,
“建设哥,你家竟和贾东旭家是对门啊。”
李建设笑道:
“没错,不但是斜对门,还是冤家对头。”
“你初来乍到,还不太了解这个院子的情况,以后长期住在这里,有几个人你得特别注意。”
“第一个是贾张氏,你刚才也见识过了,这恶妇嘴特别损,仗着有人撑腰就欺负人,无理也能搅三分。”
“她还特别贪吃,上次贾东旭来我家偷鸭子,就是贾张氏指使的。”
“以后家里做好吃的,尽量开着门或在院子里做,馋死他们。”
秦淮茹被李建设的天真想法逗笑了,掩嘴轻笑。
李建设接着说:
“第二个是咱们旁边那家,户主叫何大清,就是刚才外面最丑的那个。”
“这家伙头脑聪明但四肢不勤,自称四合院战神,其实就是易中海身边的一条听话的狗。”
“这家伙你不用太在意,他虽然粗鲁,但不欺负女人。”
“他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性格都不错,挺热心肠的。”
“你可以稍微关照一下妹妹和雨水,但要对哥哥傻柱保持距离。”
“年轻人爱幻想,你又长得这么美。”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李建设言辞含蓄,秦淮茹却心领神会。
在村庄时,追求她的男子众多,至少也有三十余人。
近来媒婆频繁登门,几乎将秦家门槛踏破,但秦大山和李晓燕希望秦淮茹能嫁入城中享福,因此一一回绝。
秦淮茹早已明了男子们的心思。
“建设哥,你放心,我妈常说,女子最重要的是守妇德,我不会让人有非分之想的。”
李建设轻笑回应:“别太紧张,平时多留意便是。”
“再提一人,后院的聋老太太,此人爱倚老卖老,自诩四合院老祖宗,常去邻里蹭饭,众人虽厌恶她,却因年迈而不敢得罪。”
“不过我例外,前几日已给她教训,短期内她应不敢再扰你。”
“若遇见她,无视即可。
若她找茬,也别硬碰,回来告诉我,我来处理。”
老太太虽不及易中海那般棘手,但年岁大,稍有不慎,便可能背上欺负老人的恶名。
秦淮茹尚年轻,对付聋老太,还需李建设亲自出手。
“我明白了,建设哥,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
“自然。”
“院中怪人不少。”
李建设冷笑:“需特别提防的是易中海,就是给你介绍给贾东旭的那位。
他最会道德**、颠倒黑白,口才刚你也见识了,是这些人中的头儿。”
“贾家、易中海家、何大清家和聋老太太家,四家结为一伙,在院里横行。”
“还有后院的刘海中,嘴碎且爱管闲事,实则草包一个。”
“后院的许有德一家也非善茬,父子俩皆小人,且好色。”
“前院的人稍好些,但也别轻易交底。”
总而言之,我们院子里共二十二户人家,正常的不多。
你搬进来后,需多观察、多思考,少言少行,免得被他们算计。”
“当然,这种局面不会永远持续。”
“大爷竞选在即,等我当选,定会逐一整治他们。”
“等把贾家、何家以及易中海等人驱逐出去,咱们院子就安宁了。”
李建设对秦淮茹一口气说了许多。
秦淮茹听得直皱眉。
本以为只有贾张氏是个异类,没想到这院子里的人几乎个个不堪。
城里真是危机四伏。
秦淮茹不禁萌生了回农村的念头。
但……有李建设在,哪怕只是为了能和他在一起,她也不可能回去。
介绍完院里人后,李建设领秦淮茹进屋。
家中正在粉刷,一片狼藉。
李建设向秦淮茹介绍了家中布局及装修后的样子。
虽不及村里房子宽敞,但这里是寸土寸金的北城。
李建设家两间正屋,比贾家大了整整一倍。
秦淮茹对这个新家颇为满意。
这时,外面有人来了。
李建设从窗子望去,是叁大妈、赵队长和几位装修工人。
“哟,这自行车,还是崭新的呢。”
“李建设,不会是你买的吧?”
叁大妈刚才在外面看热闹时,就已注意到李建设的自行车。
只是当时众人都在关注易中海和李建设的争执,没太在意自行车。
赵队长也羡慕道:
“这么新的自行车,显然是刚买的,你看车牌上的登记日期,就是今天。”
叁大妈一看,确实是今天刚上的牌。
李建设和秦淮茹一同走出屋子。
笑着打趣道:
“阎家媳妇,你可小心点儿摸,万一摸坏了我的新车,得让你赔。”
叁大妈瞪了他一眼。
“摸两下就能摸坏,那还叫自行车吗?”
她的手温柔地掠过自行车的车身,那油漆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车座异常顺滑。
四合院内,首辆自行车的出现竟是由李建设带来,着实令人意外。
曾几何时,叁大妈对阎埠贵称赞李建设的变化半信半疑,认为无人能超越易中海的地位。
李建设若与易中海一派为敌,前途堪忧。
然而,眼前的自行车改变了叁大妈的想法。
连如此稀缺之物,李建设都能获取,他还有何不能成就?
未来,若阎埠贵紧跟李建设,自家或许也能迎来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之魅力,让婚礼日程提上议程。
李建设深知这年代自行车的影响力,却未料到如此之大,令叁大妈为之倾倒,他只能苦笑摇头。
随后,他转向赵队长询问:
“赵队,我家新房何时能完工?”
“婚礼未定日期,若新房能迅速落成,也好早日确定婚期,分发请柬。”
李建设并不急于结婚,但秦淮茹家情况特殊。
农村冬日严寒,虽有炉炕,木材却匮乏。
人多柴少,玉米秆与麦穗尚需喂养家禽,冬日里多依赖做饭时取暖,炉火难得全日燃烧。
加之衣食不周,冬日冻毙之事时有发生。
秦淮茹家境稍好,仍不及城中。
早日嫁入四合院,温暖自不必说。
“大约需十日。”
“你家房屋主要是家具制作耗时,糊棚与粉墙倒不费事。”
赵队长估算,至少十日。
“能否提速?若木工师傅加班,七日可否完成?”
时至12月,晨光中已见雪花飘落。
再等十日虽非不可,只是苦了新娘。
“这……或许能赶上,但师傅可能不太愿意。”
赵队长面露难色。
但很快,李建设解决了他的难题。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塞给赵队长。
李建设说:
“赵队,麻烦您跟木工师傅说一声,让他这两天辛苦点,如果能在七天内完成,我多给他五块钱工钱。”
“当然,质量不能马虎,得耐用。”
有了李建设的承诺,赵队长安心了。
“好,交给我吧。”
时间紧迫。
李建设安排傻柱在家照料工人,负责端茶倒水,自己则带着户口本,和秦淮茹去民政局登记结婚。
望着牵着秦淮茹手,推着自行车的李建设,傻柱心中满是羡慕。
心想自己到了婚龄,也要找个像淮茹大姐这般漂亮的妻子。
不对,淮茹大姐马上就要成为李叔的妻子了,得改口叫秦婶了。
这么一想,傻柱有些无奈,秦淮茹似乎与他同龄,怎么突然之间就高了他一辈。
……
在民政局登记完毕,出来时,李建设与秦淮茹已是正式夫妻。
之前因房子未就绪,婚礼日期一直未定。
于是李建设与秦淮茹一同乘车前往秦家庄,专门商讨婚礼事宜。
“爸,妈,我和建设哥回来了。”
一到家,秦淮茹就兴奋地喊道。
秦大山和李晓燕都在,寒冬腊月没什么农活,许多人都在炕上做手工赚点外快。
听到秦淮茹的声音,李晓燕放下手中的针线,跳下炕迎了出去。
“建设,你来了。”
“这么冷的天,也不多穿点。”
“快进屋上炕,别冻坏了。”
李晓燕见到女婿,满心欢喜。
一边请李建设进屋,一边拍掉他身上的雪花。
“谢谢姨,我不冷。”
李建设的脸也被寒风吹得微红。
北城刚来过,乡下的冬日确实比城里冷上几分,或许因村中空旷人少的缘故。
进屋后,秦大山已坐在炕上,掀开了被子。
“建设,快来坐。”他招呼道。
“好嘞,叔。”李建设不客气地脱了鞋,上了炕。
李晓燕则推着秦淮茹一同坐上炕,紧挨着李建设。
她自己则在下面倒了两杯白开水,递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