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明日再叙,叙个屁啊叙!

作品:《开局被逐:归来紫袍压满门

    李毅跟皇甫润分别的时候,天色就已经微微泛黄了,太阳差不多都要落山了。


    其实李毅早就想走了,但是皇甫润拉着他死活就是不让他走。


    非缠着他问东问西的,可是把李毅折磨的够呛。


    虽然李毅穿了棉衣,但他身上的棉衣毕竟含棉量较少。


    再加上又是在湖边,那蕴含水气的冷风差点没把李毅活活刮死。


    最后,李毅实在是冻的受不了了,这才以天色已晚,明日再叙的由头。


    打发了皇甫润。


    皇甫润还怕李毅明天不来,非要让李毅再三保证。


    这才同意让李毅离去。


    李毅从阳澄湖离开以后,就朝着外城的方向走去。


    他准备去租一间小院,虽然现在有钱了,但钱要花在刀刃上。


    他要用皇甫润给的这五十两黄金,生出更多钱。


    外城跟内城相比,环境是差了点,但是胜在便宜。


    再说了,就算外城的环境再差,还能比李府的柴房还差?


    他在李府这么多年的柴房都住过来了,还怕住外城?


    抬头看了一眼,逐渐变的昏暗的天色,李毅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虽然外城跟内城都属于皇城,但两者间的距离可是不近,若是走路的话。


    只怕一个时辰都不一定能到,至于跟皇甫润明日再叙的约定。


    早就被李毅给抛之脑后了。


    明日再叙,叙个屁啊叙!


    他还要忙着搞钱呢,哪有功夫跟皇甫润侃大山。


    ......


    李毅走了以后,皇甫润也就打道回府了,在回去的路上。


    刘喜没有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


    “二殿下,您为何如此看重刚才那小子?”


    “还给了他五十两黄金?”


    “那小子贼眉鼠眼的,跟个饿死鬼似的。”


    “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呵呵。”皇甫润轻笑两声,冲着刘喜笑道。


    “刘喜呀,你跟我多少年了?”


    “回殿下。”刘喜抱拳躬身道。


    “奴才打小就跟着您了。”


    “是啊。”皇甫润点了点头,有些感慨道。


    “你在我身边伺候也二十几年了,真是一点脑子都不长啊。”


    “刚才那少年,别看他穿着朴素。”


    “但他可不一般。”


    “不一般?”刘喜眉头一皱。


    “奴才没看出他有什么不一般啊?”


    “砰!”皇甫润当即赏了他一个暴栗。


    “要不说你没脑子呢。”


    “他应该已经猜到我的身份了。”


    “在知道我身份的情况下,还能在我面前谈吐自如。”


    “试问,在整个京都城内,哪家的子弟有如此气度?”


    “一个简单的钓鱼而已,都能被他研究的如此透彻。”


    “足以说明此子心智之坚。”


    “这样的人才,若是能收入麾下,为我效力的话。”


    “别说五十两黄金,就是五百两,五千两,又当如何?”


    “有了这样的人才,何愁板不倒太子呢?”


    “所以,目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


    皇甫润说了这么多,刘喜是一句没听进去,他就听进去了一句。


    那就是,皇甫润说李毅已经看出他身份了,这让他是一脸的不解。


    “殿下,您是不是想多了?”


    “那小子怎么能看出你的身份呢?”


    “呵!”皇甫润直接就被刘喜蠢笑了。


    “从今天开始,你就不用在身边伺候了。”


    “去后院刷三个月的恭桶,把你的脑子也刷一刷!”


    你就差拿着大喇叭到处嚷嚷,我是大奉的二殿下了。


    谁看不出来我的身份?


    “哦~”刘喜一脸不开心的退到了一旁,即便皇甫润让他去后院刷马桶。


    刘喜还是没想明白,李毅是怎么看出皇甫润身份的。


    皇甫润实在是被刘喜给蠢无语了,陪他长大的太监,怎么是个这样的货色?


    皇甫润冲着一旁的侍卫,开口道。


    “严虎,太子那边最近有什么异动?”


    “禀殿下。”其中一名手握佩刀,一脸凶相的男子上前两步,冲着皇甫润抱拳恭声道。


    “太子殿下最近一直都在东宫,未曾外出。”


    “东宫内,也未曾有外人进入。”


    严虎的话让皇甫润眉头当即一皱。


    如今会试在即,太子应该为他的门客四处游走才对。


    怎会窝在东宫闭门不出,也不与任何外臣相见?


    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皇甫润不相信太子会如此安生。


    他一定是在偷偷谋划什么大事儿,保不齐这事儿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让皇甫润眉头皱的更紧了。


    “回宫!”


    皇甫润大手一挥,加快了脚步....


    方府。


    魏国梁坐在大厅内的椅子上,手中端着方府下人刚端来的热茶。


    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他也是没想到,方老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请他来方府。


    其实刘举下午的时候,就已经去府上请他了。


    但却被他以公务繁忙的理由,给推辞了。


    自从他被奉帝点名,担任此次主考官以后。


    他就没有一刻安宁过,他收到的请帖,多到门房都快堆不下了。


    收到的礼品更堆了满满的一库房。


    魏国梁当然知道,这些人给他请帖,给他送礼是为了什么?


    人嘛,谁没有点私心呢?


    谁不想为家中的子侄谋一个好前程呢?


    魏国梁理解归理解,可他实在是难办啊!


    同朝为官,人家送礼你不收吧得罪人,收了吧又有舞弊的嫌疑。


    没办法的魏国梁只好吩咐下人,不管谁送的礼一律照单全收,登记在册。


    等到会试结束以后,他再一一退还。


    这些天魏国梁简直就跟大闺女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下朝回府以后就将大门紧闭,谁也不见。


    即便是上朝的时候,他也躲那些同僚躲的远远的。


    眼看如今会试在即,魏国梁直接就递交了病辞,连朝都不上了。


    不怪魏国梁如此小心,实在奉帝此次钦点他为主考官的意义,引人沉思啊。


    科考向来都是翰林院的事儿,根本就不关他们六部的事儿。


    可奉帝此次偏偏钦定了他来当主考官,他可是刑部尚书啊!


    奉帝让他来主考,是什么意思?


    这背后又有什么深意?


    究竟是奉帝心血来潮,还是奉帝想从其中查出点什么?


    谁也不知道。


    所以魏国梁除了小心翼翼,跟人保持距离之外,别无他法。


    方老这个时候请他来府,说实话魏国梁心里是不想来的。


    但是,没办法,虽然方老已经不入朝堂很多年了,但方老在朝堂的影响力可是不低。


    再加上自己当年也没少受方老的照拂,魏国梁这才决定来见上一见。


    只要自己说出难处,想必方老也不会过分责难。


    “哈哈哈哈!”


    内厅传来的一阵笑声,打断了魏国梁的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