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彻查!
作品:《开局被逐:归来紫袍压满门》 奉帝话音一落,满朝文武皆是一惊。
他们真是越来越看不懂圣上了。
景王所犯之罪虽然影响恶劣,但毕竟没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无非就是死了一个学正杨奇而已。
一个学正死了也就死了,可景王是什么身份?
他可是当朝二皇子啊!
竟然被圈禁宗人府,非召不得出?
这惩罚是不是有点太狠了?
别说大臣们惊了,就连太子皇甫基也是一惊。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的父皇这么狠?
竟然直接把皇甫润给废了?
他设局的时候,从来都没想过能凭借此事,直接把皇甫润给废了。
他就是想借此事好好敲打敲打皇甫润,让他知道知道,有些东西不是他能瞎惦记的。
让他长长记性,好好给他上一课而已。
他可没想过,仅凭这几项罪名就能直接把皇甫润扳倒。
顶多也就是把他调离京都,省的在这儿碍手碍脚。
没想到父皇竟然直接下令,将其圈禁宗人府?
这实在是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这样也好,没了皇甫润这个绊脚石,他的太子之位才算是彻底无人撼动了。
而皇甫润听到奉帝下令,要将自己收押宗人府的时候,那是直接就急了。
若是自己真的被收押宗人府的话,不单单自己完了。
就连自己的妹妹以及母妃也会受到牵连。
不!
绝对不能被收押宗人府!
“父皇!”皇甫润抬起头来,一脸焦急的看着奉帝。
“还望父皇明察啊!”
“儿臣真的是冤枉啊!”
“若是儿臣真的苛待学子,陷害太子的话,又怎么会点出此事?!”
“请父皇收回成命,还儿臣一个清白!”
看着跪在地上,疯狂磕头的皇甫润。
皇甫基的心中尽是笑意,他故作惋惜的轻叹一声。
“哎~”
“二弟啊二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刚才你要是认个错,或许父皇.....”
皇甫基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龙椅上的奉帝直接打断。
“但!”
奉帝的一句话,让皇甫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眼中的笑意也瞬间凝固。
难不成父皇只是虚晃一枪而已?
皇甫润磕头的动作也是一顿,他抬起头来一脸希冀的看着奉帝。
期待着他的下文。
“景王喊冤,更愿意以死明志!”
“着监察司,五日内查清此事。”
奉帝顿了一下,扫了跪在地上的皇甫润一眼,开口道。
“至于景王究竟如何处置,五日后再议。”
奉帝说完以后,直接起身就走。
一旁的大太监刘锦赶忙扯着嗓子高喊。
“退朝~~”
大臣:“臣等恭送陛下!”
皇甫润:“儿臣多谢父皇!”
看着奉帝离去的身影皇甫基的脸上尽是阴冷,没想到父皇竟然真的启用监察司了。
他倒不是怕监察司查出点什么,毕竟这件事儿从头到尾自己都没有参与。
再加上杨奇已死,即便是监察司再有能耐也差不到他头上。
只是父皇安排监察司彻查此事,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难道在父皇心里,更相信皇甫润?
要不然,都铁证如山了,还有安排监察司彻查的必要?
看着皇甫基那有些阴沉的脸色,皇甫润从地上站起身来,冲他笑道。
“太子殿下真是好算计啊!”
“不过,你算计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父皇最终还是信我。”
“太子还是赶紧回去把屁股擦干净吧,若是真被监察司查出点什么。”
“可就不好看了。”
“哈哈哈哈哈!”
皇甫润的放声大笑,让皇甫基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二弟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
“我可听说宗人府的饭菜,可是难吃的紧啊!”
“二弟可千万别饿瘦了,大哥可是会心疼的。”
皇甫基说完以后转身就走。
看着皇甫基离去的背影,皇甫润的脸色直接就冷了下来。
今天的耻辱,我迟早会还回来的!
“龚校检!”
看着即将走出的大殿的龚青云,皇甫润赶忙出声叫住了他。
看着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的龚青云,皇甫润赶忙快步上前,冲其一脸郑重的抱拳道。
“还望龚校检全力以赴,早日查清事情原委。”
“还我一个清白!”
“拜托了!”皇甫润朝着龚青云深深的鞠了一躬。
这可把龚青云吓了一大跳,他赶忙微微侧身,躲过皇甫润的这一拜。
“二殿下这是干什么?”
“您这一拜,微臣可受不起。”
“二殿下尽可放心。”
“皇命不可违,我监察司上下定当全力侦破此案。”
“早日还殿下一个清白。”
“哦?!”皇甫润眼珠子当即一亮,冲着龚青云有些激动道。
“龚校检也认为我是冤枉的?”
“这....”龚青云老脸当即一窘。
“这要调查以后才知道。”
看着皇甫润那变的有些难看的神色,龚青云赶忙冲其抱拳道。
“二殿下放心!”
“微臣这就回监察司调配人手,全力侦破此案。”
“早日还殿下一个清白。”
龚青云说完以后,直接转身就走。
如果要是有的选的话,龚青云是真不想插手此事。
但没办法皇命难为啊!
这件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大皇子跟二皇子之间的争斗。
那几个小吏,包括国子监学正杨奇,都只不过是二人之间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二皇子自以为拿到了大皇子的把柄,没成想那几个小吏竟然在大殿上反咬一口。
说是二皇子逼迫他们收取学子食宿费,还要嫁祸给大皇子。
他们不肯,二皇子就拿他们家人作为要挟,他们这才不得不从。
这些小吏的供词倒没什么,最关键的还是杨奇留下的一封遗书。
上边详细记载了,二皇子如何克扣学子食宿,如何分赃,再如何嫁祸给大皇子。
全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就是因为记载的太清楚了,才引人怀疑。
大皇子自认为自己设计的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殊不知,没有破绽就是最大的破绽。
不管这事儿是不是大皇子干的,都绝对跟他脱不了干系。
这一点,不但龚青云能看出来,朝着的很多重臣都能看出来。
奉帝自然也能看出来。
可他偏偏安排了监察司彻查此事,奉帝此举何意?
龚青云可不管奉帝何意,他只知道。
奉帝让他彻查,那他就彻查,他只管把彻查的结果交上去。
至于其他的,那不是他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