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臣,提头来见!

作品:《开局被逐:归来紫袍压满门

    不是龚青云不想来,而是他不能来。


    监察司校检,当街送葬平民,这势必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不说。


    那些言官弹劾他的奏折,也会像雪花一般,飘进奉帝御书房。


    这送不送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


    龚青云相信,李毅也不注重这些。


    让白影跟黑煞替他上炷香,心意到了就行了。


    由于李毅的尸体还没找到,所以那棺材里放的是他生前的一些衣物,以及那根儿在悬崖边遗落的布条。


    这三天时间,李岩一直都被关在监察司。


    要说这李岩能混到吏部尚书,那还真不是一般的炮儿!


    他愣是硬生生的扛了三天,什么都没招。


    为了不打草惊蛇,龚青云只好下令将他给放了。


    李岩又不是蠢的,若是时间太长的话,他自然就能明白过味儿来。


    监察司的人是在炸他,青影根本就没在监察司手上。


    毕竟,以监察司的手段,三天时间足以将青影的老底都给翻出来了。


    怎么可能会连着三天都不动李岩?


    为了打消李岩的顾虑,摸清他背后的动机。


    龚青云还专门屈尊,跟李岩解释了一趟。


    说是天子脚下出了人命,他们监察司压力也很大。


    奉帝命他们尽快破案,可又没有线索。


    又只有你李岩嫌疑最大,所以就想着炸一炸你。


    现在他们监察司相信,李毅的死跟你李岩没有任何关系。


    这套说辞虽然勉强,但倒也说的过去。


    即便是李岩不信,也足以打消他的顾虑。


    当然了,龚青云也知道。


    此事过后,李岩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露出马脚了。


    但龚青云对此却毫不在意,只要他李岩有问题。


    那就一定会露出马脚。


    这一切不过是时间关系而已。


    李岩回到家中以后,李夏跟张倩二人似乎是觉得有愧于李岩。


    对李岩是格外的顺从,从未有过忤逆之举。


    时间匆匆飞逝,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李毅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人压在心底,很少有人提及。


    只有马叔一个人,有时候会坐在门房处发呆。


    这时候,他应该在想自家的少爷吧?


    李毅的死并未在京都掀起任何波澜,李毅的死就像是一粒碎石落入了宽广的湖面。


    只在小范围内掀起了丝丝涟漪,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


    这丝丝的涟漪也彻底消失不见。


    京都一切如此,除了天气愈发寒冷了之外,并未有任何变化。


    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刘胜依旧在街上拉着板车,而王露则是找了一份儿帮人浆洗衣物的活计。


    马叔偶尔会来看看他们。


    日子虽然苦点,倒还勉强过的去。


    而李毅这个名字就好像被人淡忘了一般,再也无人提及。


    只是街头小巷偶尔爆出的几句诗句,以及那些对“将军酒”的惋惜之意。


    才能证明李毅俩过的痕迹。


    只是可惜的是,这些人只知诗句,只知将军酒。


    却不知李毅。


    随着天气愈发的冷冽,街道上沿街乞讨的乞丐也越来越多了。


    众人都知道,大雪将至,寒冬就要来了!


    而每当这个时候,都是奉帝最为头疼的时候。


    现在这朝堂之上,讨论最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儿。


    一是赈灾,二是征兵。


    每逢寒冬,边境的鞑子必来进犯,大奉的子民必定受灾。


    可这鞑子是年年打,灾是年年赈。


    这鞑子却越打越多,灾民却是越赈越多。


    这让奉帝心里何其烦躁?!


    每次朝会,听到大臣们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那几样。


    边境广积粮,筑高墙。


    境内多发粮,设粥棚这一套。


    奉帝就气的脑瓜子疼。


    今天,看着堂下那出声进言的大臣。


    奉帝那是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意,直接爆喝出声。


    “都给朕住嘴!”


    看着突然爆起的奉帝,满朝文武皆是老老实实的站好。


    等着奉帝训话。


    众臣都知道,每逢寒冬,都是奉帝火气最大的时候。


    每年奉帝都要发上几句牢骚,嚎上那么几嗓子。


    众人都已经习惯了,只是今年,奉帝的火气。


    似乎格外的大啊?!


    就在众臣已经做好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时。


    奉帝的雷霆也到了。


    “说来说去!”


    “说来说去!”


    “每年都是这几样,能不能有点新意?!”


    “这灾是年年赈,年年赈,这灾民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国库每年几百万两的真金白银拨出去!”


    “这灾民为何越赈越多?!”


    “谁能告诉朕!”


    “朕的银子都花哪儿去了?!”


    “每一文钱,都发到灾民手里了吗?!”


    “你们当中是否有人中饱私囊?!”


    奉帝话音一落,满朝文武皆惊。


    他们赶忙跪地齐声道。


    “臣惶恐!”


    “龚青云!”奉帝爆喝一声。


    人群中的龚青云立马出列:“臣在。”


    奉帝冲着龚青云厉声道。


    “今年赈灾之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朕拨给你纹银一百万两!”


    “务必专款专用!”


    “保证每一文钱,都能真正的落在灾民手上!”


    “要是有那些不长眼的,敢在这上面动手脚的。”


    “不必禀朕,直接斩了!”


    “今年朕倒是要看看,这灾民还会不会越赈越多!”


    奉帝话音一落,人群中的几位大臣对视两眼。


    纷纷跳出来反对。


    “陛下!”


    “此事万万不可啊!”


    “灾情一事事关重大!”


    “而且灾情瞬息万变。”


    “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变啊!”


    “监察司的名声在民间本就不好。”


    “再加上龚校检之前从未有过赈灾的经验。”


    “若是此次灾情由龚校检负责的话。”


    “恐怕会引起民变啊!”


    “还望陛下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啊!”


    看着朝堂上跪下的半数以上的满朝文武,一股深深的无力感顿时涌上奉帝的心头。


    现在的奉帝真是恨不得拿把长刀,将这些狗官的脑袋全给砍了!


    龚青云则是上前两步,冲着奉帝恭声道。


    “陛下!”


    “请将赈灾事宜交于微臣!”


    “臣定将每一文钱,每一粒大米!”


    “送到灾民的手中!”


    “若有任何差错!”


    “臣,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