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气炸的秦寿

作品:《开局被逐:归来紫袍压满门

    若是让李毅知道,这秦寿这么怂的话。


    估计也会把肺气炸吧?!


    要是李毅早知道秦寿这么没出息的话,估计也就不用这么惨了。


    他之所以扮成难民,为的不就是逃出云溪镇吗?


    他怕的不就是秦寿那个姐夫县令吗?


    要是早知道秦寿连自己的姐夫都不敢找,他还犯得着着急忙慌的逃出云溪镇吗?


    他要是不着急逃出云溪镇,会被抓当壮丁吗?


    谁知道秦寿这么废物呢?!


    李毅他们但凡晚出城一天,都不会被杨雄直这个畜生抓了当民夫。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曹德就知道秦寿指望不上,他也没想过秦寿能抓到人。


    连龚青云都敢冒充的人,会是简单的货色?


    曹德回来以后,直接就把此事儿给上报了。


    现在估计,上边已经收到信儿了吧?


    曹德猜的不错一点不错。


    晋州知府白吉光,的确是已经收到了曹德的传信。


    这信上的内容,着实是让白吉光吃了一惊。


    他着实是没想到,这龚青云的名头都有人敢冒充?


    这让他在吃惊的同时,心头也生出一丝其他的想法。


    龚青云是谁?


    那可是大奉的特务头子,谁敢冒充?


    说不准这龚青云,就是真的!


    这个想法刚一冒头,瞬间就把白吉光惊出了一身冷汗。


    自从奉帝任命龚青云负责今年的镇灾事宜以后。


    京都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龚青云呢。


    可他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晋州地界儿?


    他甚至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这龚青云果真恐怖如斯。


    他来晋州做什么?


    是要拿我先开刀吗?


    不管这龚青云是真是假,对他白吉光来说。


    都不是一个很好信号。


    这着实是给他敲响了一记警钟,以往每到这个时候。


    他都会伙同当地的乡土豪绅,囤积大量粮食。


    以此来哄抬粮价,等到朝廷的赈灾款一下来。


    再用朝廷的赈灾款,高价买入掺了糠的糙米。


    如此一来,粮食和钱就全到了他们的口袋。


    朝廷的钱,三七分账,乡土豪绅的钱原路返还。


    可他们上报户部的账单,那可都是高价购入的精米。


    至于米的价格为什么会这么高,理由很简单。


    大量灾民涌入,粮食存量瞬间锐减,城中百姓恐慌。


    怕无米下锅,纷纷抢购粮食。


    如此一来,粮价自然飞速上涨。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官商勾结这件事儿,变的合理合法。


    这么多年,他白吉光都是这么干的。


    不仅是他如此,各地的官员大多都是如此。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今年赈灾的事儿,可是落在了龚青云的头上。


    白吉光知道,他们的这点伎俩,骗的过户部,却不一定能骗的过龚青云。


    所以,白吉光非常犹豫今年还要不要这样干?


    毕竟,今年可是龚青云坐镇。


    若是让他看出什么猫腻来,那他可是人头不保啊!


    就在白吉光犹豫之时,京都方面传来了消息。


    让他一切照旧。


    这让白吉光顿时放下心来,准备大干一场时。


    却收到了曹德的信。


    这让白吉光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


    他能当上知府,眼见自然是要比曹德这个县令要强的多。


    他看的自然是要比曹德深的。


    这看似是有人在假冒龚青云,又何尝不是龚青云放出来的烟雾弹呢?


    这让龚青云瞬间就打起了退堂鼓了。


    本来,明日他都以“寒冬已至,募集筹款为由。”


    宴请了当地的乡土豪绅,想要商量一下此次合作的具体事宜。


    可现在他却突然不想干了。


    白吉光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预感,今年若是再这么干的话。


    一定会出事儿的。


    不管这事儿干是不干,龚青云身为监察司之手首,却被人假冒性命。


    这可是大事儿。


    不管这这事儿是真是假,对他来说可都是烫手山芋。


    白吉光可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能耐。


    能够抓到冒充龚青云的人。


    他的想法跟曹德一样,敢冒充龚青云的人。


    有几个是简单的货色?!


    这事儿上报到他这儿,对他来说,那可就是烫手山芋。


    他必须要把这烫手山芋给丢出去。


    白吉光跟曹德一样,同样选择把此事上报。


    把这到手的烫手山芋给丢出去。


    白吉光在将此事上报的同时,也给京都传去消息。


    “龚青云身现京都,大事是否继续?”


    虽然龚青也被人冒充一事,给白吉光敲响了一记警钟。


    但那其中深厚的利润,还是让他忍不住心动。


    财帛动人心啊!


    有谁会嫌弃钱多呢?


    白吉光是既想铤而走险,又不想担这么大的风险。


    所以,白吉光准备问一问京都方面。


    若是京都传来消息,说此事能行的话。


    那就接着干。


    若是不行的话,他就老老实实的赈灾。


    这两份信息,虽然说全都是发往京都的。


    但是传递的渠道不同,传递的方向也不同。


    这两份信息,一份儿是走驿站,快马加鞭的送到京都。


    另一份则是通过飞鸽传书,发往京都。


    这飞鸽传书,自然是要比走驿站快的多少。


    从晋州到京都,千里之遥,飞鸽传书两日便达。


    可若是走驿站的话,最快也要5天时间。


    所以,龚青云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现身晋州呢。


    京都的各路权贵,差不多都已经知道龚青云现身晋州的消息了。


    这让监察司门前,原本就数不清的眼睛,变的跟更多了。


    可即便监察司的眼睛再多,又怎么能发现龚青云的踪迹?


    论起跟踪和探查,监察司可是鼻祖。


    而龚青云身为监察司之首,更是鼻祖中的鼻祖。


    哪怕他们派出再多的人,也不可能找到监察司的踪迹。


    自从那天奉帝宣布,让龚青云负责赈灾事宜以后。


    龚青云整个人都销声匿迹了,就连监察司的人。


    都不知道龚青云去了哪里。


    龚青云的所有指令,全都是通过密信发出的。


    所以这些人,即便是在整个京都布满眼线,都别想找到龚青云的踪迹。


    就在京都风起云涌的同时,李毅他们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


    终于是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