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和珅宝藏

作品:《四合院:我是搅屎棍,那你们是啥

    陈长川慢慢走到距离那道门前几十米的地方。


    那道特殊制造的青铜门上面雕刻着复杂的图案,中间有一道凹槽,一看就是机关。


    而门前约二十米的距离,两边的墙壁里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机关箭矢,上方还有一块巨石,看样子只要有人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打开青铜门,不被箭矢射死也会被巨石砸死!


    不过肯定不会包括陈长川,他先用精神力把箭矢和巨石收进空间,又仔细查探了一下没有遗漏,这才走到了青铜门前。


    青铜门上没有锁孔,只有凹槽,那处凹槽看起来像是玉佩的样子,只是陈长川手中只有藏宝图,没有玉佩,也就相当于没有钥匙。


    陈长川也不废话,直接暴力解决,把整扇门连同旁边的墙壁都收进了空间,露出了门后的通道。


    沿着通道又走了一段距离,陈长川突然眼前一亮,狭窄的通道一下子豁然开朗。


    只见一个天然溶洞改造成的藏宝殿豁然出现在眼前。


    满洞的金光就连陈长川都有些呼吸急促,只见这里穹顶高渝三丈,洞顶倒垂的钟乳石上镶嵌着数百颗夜明珠,把整个空间映照的宛如白昼。


    地面上则是直接由金砖铺就,中间一块由整块白玉铺成的道路直接通往深处的高台。


    而白玉通道两旁,十二座真人大小,由纯金铸成的罗汉像呈拱卫之势分立两旁,面容栩栩如生。


    陈长川走到为首的第一座罗汉像之前,发现罗汉像手持金算盘,算珠竟然还可以拨动,算盘上还刻着“乾隆四十五年,两淮盐稅”的字样!


    陈长川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大的一座纯金罗汉像,该不会是用贪污的两淮盐稅打造而成的吧?


    他又走到另外一座罗汉像前查看,这座罗汉像手持金龟,金龟的背壳上竟密密麻麻的刻满了官职和人名!


    看样子这座罗汉像是由各地官员贿赂的金钱打造而成。


    估计剩下的十座罗汉像,也是当年和珅通过各种渠道贪污受贿打造的。


    陈长川绕过十二座金罗汉像,三座由金丝楠木打造而成的多宝阁呈“品”字形出现在他面前。


    陈长川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座一米多高的血红珊瑚树,上面挂满了各种翡翠玛瑙珍珠等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足足十八串,每串上面的珍珠都足有龙眼大小的珍珠项链。


    这是东珠,当时只能皇帝用的贡品,没想到和珅竟然私藏了这么多!


    其他各色翡翠玛瑙宝石就更不用说了,哪一件拿到后世去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另外一座多宝阁上面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字画,陈长川随手拿起放在第一层的一幅字画打开一看,顿时一愣。


    《快雪时晴帖》?


    这幅被古人誉为“天下书法第一”的字帖,不应该是在岛上那个博物馆里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仔细一看,卷首确实有乾隆御题的“神乎其技”四个字,但是卷尾却多出来了一个“致斋珍玩”的印章。


    这可是和珅的私印啊,陈长川直呼好家伙,和珅这是直接掉了包,把真品给偷回来了!


    他小心翼翼的把《快雪时晴帖》放好,又打开了另外一幅字画。


    《清明上河图》摹本!


    而且在张择端的款识旁,还有一行小字:“臣和珅于养心殿西暖阁”!


    这竟然是和珅利用职务之便,偷偷摹下来的宫中秘宝!


    陈长川算是彻底见识到了和珅当年的胆大包天!


    他走向第三个多宝阁,这次上面摆放的都是一些西洋玩意,有鎏金珐琅怀表,有水晶镶金望远镜,还有铜鎏金彩绘珐琅自鸣钟,估计都是当时的西洋贡品,经和珅之手时被他昧下来的珍品。


    绕过多宝阁,映入陈长川眼帘的是通体由白玉雕刻而成的巨大水池,水池中满满的全都是乳白色液体,竟然还有水滴滴入水池之中,荡起一阵涟漪。


    陈长川抬头看去,发现是钟乳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天长地久之后竟攒下了这么大的一池水。


    他突然想起了藏宝图上面的四句诗:“西山龙骨卧,金银洞中藏,贪泉饮不得,玉佛照四方!”


    他绕着水池转了一圈,果然发现正中间刻了一个大大的“贪”字!


    这该不会就是贪泉吧?


    贪泉饮不得,也就是说这水不能喝?


    陈长川有些佩服和珅的心思缜密,这要是没有藏宝图,一般人走到这里,早就被眼前这些宝贝迷了眼。


    然后再看到这么大一池钟乳石滴下来的水,肯定会喝几口尝尝,这一尝可就出事了!


    绕过水池,终于来到了高台,陈长川并没有去看高台中央的那座一人多高的玉佛,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高台上的一张乌木案。


    乌木案上放着一个鎏金匣子,陈长川上前打开匣子,最上面放置着一本册子,羊皮烫金封面上面四个大字:“百官行述”!


    陈长川打开一看,原来这是本和珅受贿的记事账本啊,上面详细的描述着和珅当年收取贿赂的数量以及名字。


    “江南织造亏空......”


    “乾隆三十二年冰敬炭敬合计......”


    陈长川扔下册子,又看向下面,是厚厚的一沓书信。


    “粤海关年例八万两,可增至十万......若十五阿哥查问,则以‘台风损船’报之......”


    看样子这些都是当年和各地官员的通信,这要是交给后世的那些考古学家们,他们肯定会疯狂的吧?


    再下面就是些地契文书,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用了,跟那些书信一样,只剩下了点考古价值。


    看了眼没有其他东西,陈长川这才把目光投向了高台中间的玉佛上面。


    玉佛手捧一个纯金打造的匣子,眉眼微垂似笑非笑,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十分具有神韵。


    陈长川却并没有上前打开金匣,因为他用精神力查探到,金匣有机关,而且这个机关牵动着整个地下溶洞!


    如果不按正确的方式打开,恐怕整个地下溶洞瞬间就会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