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黑松林迷心 奎木狼宿缘

作品:《重生之白蛇劫起

    “去你娘的因果!”


    孙悟空不耐烦地打断,


    “少拿这些虚头巴脑的话搪塞俺老孙!


    滚!


    再让俺老孙看见你欺辱良善,定打上你的罗汉堂,拆了你的泥塑像!”


    伏魔罗汉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反驳。


    只得狠狠瞪了白骨仙姑和孙悟空一眼,灰溜溜地驾起佛光遁走了。


    白骨仙姑缓缓从空中落下,并未阻拦。


    她刚入太乙,境界还需稳固,实在不宜再启战端,能逼退对方已是最好结果。


    她先是施展神通,洒下大片蕴含生机的甘霖,赐福于方才受惊的百姓,


    引得万民叩谢,欢声雷动。


    随后,在白骨观弟子的引导安抚下,百姓们才渐渐散去,人人脸上带着喜悦与自豪。


    待百姓离去,白骨仙姑这才来到唐僧师徒面前,郑重一礼:


    “多谢圣僧与众位长老方才出言维护。


    更要谢过大圣仗义出手,否则贫道今日恐难逃此劫,更遑论证此道果。”


    唐僧连忙还礼:


    “娘娘客气了。


    贫僧并未做什么,反而是娘娘与这宝象国百姓,给贫僧上了深刻的一课。


    慈悲何在,善恶何分,贫僧……受益良多。”


    他话语诚恳,眼神清澈,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孙悟空摆手笑道:


    “嘿嘿,俺老孙最见不得这种仗势欺人的勾当!


    何况你还是玄珏兄弟点化的,也算是自家人,岂能看着你被欺负?”


    猪八戒也凑上来道贺:


    “恭喜仙子,贺喜仙子!


    如今证得太乙道果,可是真正得了长生逍遥了!”


    又寒暄几句,唐僧见天色不早,便提出告辞:


    “我等在此耽搁已久,还需前往国都倒换关文,继续西行。”


    白骨仙姑知他们使命在身,也不强留。


    亲自送他们出了白虎岭地界,并赠予了一些本地特有的灵果甘露以为路上之用。


    师徒四人告别白骨仙姑,继续西行。


    一路上,唐僧沉默了许多,时常陷入沉思,目光却比以往更加坚定。


    ……


    且说那伏魔罗汉,狼狈不堪地逃回灵山,面见观音菩萨。


    他自然不敢如实禀报,只得将过错全都推到了孙悟空和唐僧身上。


    “菩萨明鉴!


    那白骨妖孽极其狡诈,蛊惑了唐僧师徒!


    弟子本已要将那妖孽打得形神俱灭,奈何那孙悟空横加阻拦,甚至出言辱及我佛门!


    唐僧……唐僧也不知被灌了什么迷魂汤,竟也默许纵容!


    弟子独力难支,只好……只好回来复命!”


    他伏在地上,一副委屈愤懑的模样。


    观音菩萨端坐莲台,面无表情地听着。


    手指微微掐算,天机却显得有些混沌,似乎被一股庞大的人道气运干扰。


    但隐约间,她感知到唐僧师徒确实又度过了一难,气运甚至有所增长,这让她惊疑不定。


    “又是这样……每次插手,总会横生枝节。”


    观音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和深深的疑虑。


    她忽然觉得,或许放任不管,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选择?


    管的越多,纰漏越多,这似乎已成了一条诡异的定律。


    她疲惫地挥了挥手,懒得再去深究伏魔罗汉话语中的漏洞:


    “罢了,此事我已知晓。


    你且下去吧,此事暂且作罢。”


    伏魔罗汉如蒙大赦,连忙叩首退下,心中窃喜逃过一劫。


    ……


    唐僧师徒四人离了白虎岭,行了约莫半日路程。


    前方忽见一片黑压压的松林,遮天蔽日。


    林中透着一股子阴森寒气,与方才白虎岭的祥和景象截然不同。


    孙悟空跳上一块巨石,手搭凉棚望去,叫道:


    “师父,前面是片黑松林。


    看着路径复杂,气象森严,恐非善地,需小心些行走。”


    唐僧点头:


    “既如此,我等便谨慎些,快些穿过这林子才好。”


    四人于是加快了脚步,踏入黑松林中。


    但见林中古木参天,枝叶缠绕,将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


    四周寂静得可怕,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几声乌鸦啼叫,更添几分诡异。


    正行走间,忽然一阵腥风刮过,林中迷雾骤起,瞬间将四人分隔开来!


    “师父!”


    “猴哥!八戒!沙师弟!”


    惊呼声在迷雾中响起,却仿佛被什么东西吞噬了,传不出多远。


    唐僧只觉得眼前一花,便已孤身一人身处浓雾之中,


    四周景物模糊难辨,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寒意。


    连忙高声呼唤徒弟,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且说唐僧被那莫名浓雾包裹,顿时失了方向。


    只觉得眼前景物扭曲模糊,耳边竟隐隐传来梵唱与哭泣交织的幻音。


    心底压抑的恐惧、对前路的迷茫、对徒弟的担忧瞬间被放大。


    竟生出几分筋疲力尽、欲就此放弃的颓丧之感。


    “阿弥陀佛……”


    他强自镇定,盘膝坐下,默念《心经》。


    周身泛起微弱的佛光,勉强抵御着迷雾的侵蚀。


    这雾,竟能惑人心神!


    另一边,孙悟空一头撞进雾中,火眼金睛竟也一时难以穿透。


    只觉四周妖气森森,却又夹杂着一丝奇异的熟悉感。


    不由的烦躁起来,挥舞金箍棒四处乱打,喝骂连连:


    “哪个不开眼的孽障,敢戏弄你孙外公!


    出来受死!”


    棒风撕裂雾气,却转眼又弥合,仿佛打在空处。


    猪八戒最是不堪,迷雾中竟幻化出高老庄的景象,


    那高小姐正泪眼婆娑唤他“夫君”,又忽变成无数美食佳肴,


    引得他口水直流,心神动摇,挥舞钉耙乱打,哇哇大叫:


    “妖怪!休想迷惑你猪爷爷!”


    沙僧亦被迷雾笼罩,他谨守心神,试图寻找师父师兄,


    然而心底那压抑的魔念却因这诡异迷雾而蠢蠢欲动,那道冰冷的魔音再次响起:


    “看……佛门护不得你,师父师兄亦顾不得你……


    唯有力量……吞噬……方能自在……”


    沙僧额头沁出冷汗,咬牙抵抗,眼中黑气时隐时现。


    就在师徒四人皆被困于黑松林,情况渐趋危急之时。


    那隐匿于林深处的一座洞府内,一个身影却焦躁不安地踱步。


    此妖身穿金甲,面容依稀可见往昔英武,却带着浓重的妖气与愁绪,


    正是那原为天庭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


    真可谓:


    黑松林深起雾障,前尘旧梦惑心肠。


    本是天庭俸禄客,为何流落作妖王?


    他早已感知到唐僧师徒入林,亦布下了这“迷心雾阵”,但此刻他却犹豫不决。


    擒拿唐僧?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因果极大。


    更何况,他下界并非为了吃唐僧肉长生,而是为了一段抛舍不下的情缘——


    那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实乃与他相爱的披香殿玉女转世!


    “唉……”


    奎木狼长叹一声,


    “取经人……怎地偏偏到了我这里……”


    他既怕伤了唐僧惹来泼天大祸,又担心若不作为,日后被天庭乃至佛门问责。


    正是两难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