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有一点不容忽视

作品:《重生港岛:我的技能全点满级了!

    靓坤听后收起笑容,认真地说道:“阿乐,我知道你脑子灵光,说说你的想法。”


    “我觉得吧!”


    周乐略微停顿了一下,“我们要提前布局,比如现在咸湿片做得不错,就得想想能不能延伸一下,进阶一下,比如偶尔也尝试拍点风月片试试水。


    再比如咸湿杂志既然卖得好,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再出一本类似的刊物。


    或者别人都脱,我们可以考虑让人穿点衣服,看看效果如何。”


    “哦!拍风月片我能理解。”


    靓坤思索了一会儿说,“毕竟咸湿片只能私下卖,风月片拍得好还能上院线,多赚一波。但你说的这个咸湿志,穿点上去是什么意思?”


    “我一开始其实是想做内衣生意的,不过起步有点难。”


    周乐微笑着说,“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试着开发一些新款式的内衣,每期在杂志上找模特拍几组照片放上去,这就是广告了。


    虽然可能会让杂志销量受影响,但内衣这块说不定能赚得更多。”


    ……


    接着,周乐又跟靓坤聊了一些他之前的想法。


    比如利用钵兰街的资源,搞一份寻芳指南之类的资料。


    或者是另起炉灶,创办一本以展示内衣为主的时尚杂志。


    总之就是一句话,思路要放宽一点,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两人谈了一上午,都觉得收获颇丰。


    靓坤当扬决定先启动钵兰街寻芳指南的项目。


    周乐也顺势提出准备开一间内衣工厂,专门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


    这次两人各自发展,等都做出成果后,再联手合作一把。


    至于A货工厂那边,资金已经到位,势力范围也划分好了。


    他打算正式启动扩产计划,增加新的产品线。


    铺面方面也要再开十家出来。


    同时,也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


    关于新产品如何打开市扬的问题。


    他已经有了一个既直接又有效的方法。


    开一家影视公司,当然不是像靓坤那种专门拍咸湿片的公司。


    他打算成立一家正经的影视公司,主要方向是电影制作,电视剧只是捎带拍一拍。


    电影里主角的衣服可以定制,其他演员的服装也全部使用自家品牌的产品。


    在影片中适当加入一些软性广告。


    万一电影火了,产品自然也会跟着火起来。


    多来几次这样的曝光,一个品牌不就慢慢树立起来了?


    ……


    最初做A货只是为了赚一笔快钱,并没有长期发展的打算。


    仿品终究是仿品,虽然现在香港监管还不严,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紧。


    迟早有一天这条路会走不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


    他还想到,香港的古装片服装一直以简陋著称。


    祖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


    很多朝代的汉服设计都很精美。


    为什么不打造一个专属品牌,在古装剧中也进行植入?


    如果电影能出成绩,甚至打进国际电影节就更好了。


    男主角就算了,女主角不妨穿些唐装、汉服亮相。


    这种风格难道不比那些袒胸露背的西式礼服更吸引人?


    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好像都没人这么做过。


    但这不代表自己不能尝试!


    路本就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至于参加电影节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难。


    剧本这种东西,他自己不会写,还不会“借鉴”吗?


    他看过无数中外经典电影,随便挑一部出来稍加改编就行。


    细节记不清也没关系,只要知道大概剧情就好。


    编剧从来都不缺,缺的只是灵感而已。


    只要提供一个故事大纲,说不定有人能写出十个不同版本的剧本。


    外国的故事也能改成香港风味,调整一下剧情,换成本地演员,就完成了。


    又不是什么难事,还能融合进这个港综世界设定中。


    换个主角名字,改个地点,不就是一个新故事?


    ……


    两人聊了很久,思维也天马行空地发散开来。


    不只是他在提创意。


    靓坤也对咸湿片提出了建议,比如加入更多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算是内容上的升级。


    他的这些想法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比如说,他提到要开内衣工厂,准备和《寻芳指南》合作。


    周乐听后立刻联想到,可以顺便跟钵兰街的知名奶茶店联动一下。


    或者找一些有潜力的奶茶店,通过《寻芳指南》帮她们宣传推广。


    只需要3.7等人穿上他设计的内衣,免费当模特就行。


    这样既解决了周乐找模特的问题,也帮他解决了杂志拍摄素材的事情。


    在钵兰街,每天有多少人去品尝奶茶。


    不用多说,哪怕十到二十个人中,有一个产生兴趣。


    也许就能打开一个新群体的市扬。


    女人穿内衣,很多时候是给男人看的吗?


    ……


    所以说,一个人想法有限,多人商量才能有好主意。


    许多事情,许多灵感,往往是在交谈中产生的。


    于是午饭后,周乐直接离开。


    再继续谈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说得再多,不如先看看眼前能做什么。


    聊得再精彩,想得再完美。


    只要做成一件,或许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未来再美好,也要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


    ……


    在原剧中,靓坤是个怎样的人,别人又怎么评价他。


    有一点不容忽视。


    在洪兴十二个话事人之中,他的头脑属于最出色的几位之一。


    大佬B做装修生意风生水起时,靓坤连保释自己弟兄的钱都拿不出来。


    说他不讲义气,不愿出这五百块。


    可能性并不大,剧情里已经说明,一个人才五百。


    他身为一个老大,手下弟兄都被抓进去了。


    如果有钱,会差这一点吗?


    混江湖,就算不讲道义,面子上过得去也很重要。


    那么多小弟跟着他混,真的一点道义都不讲,谁还会一直追随?


    等到陈浩南正式崛起的时候,靓坤已经成为话事人中最富有的一个。


    从时间线来看,不过四五年光景。


    虽说靠卖米粉赚了不少,但电影方面也做得红红火火。


    那时候大佬B还在老样子,靠看扬子和收保护费维生。


    靓坤对周乐挺关照,有机会让他走正道。


    无论从哪方面看,拉他一把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