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白说我不如这位先生

作品:《抖音通古代!开局创死秦始皇嬴政

    沉沉一线穿南北,这个一线是当时的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不过现在已经接通了,叫京广铁路,所以是沉沉一线穿南北。】


    【先生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形式非常地不好,当时已经爆发了反动事件,正处在最危险的时候,伟大事业即将走向失败,前途一片阴霾,但是这个时候从先生的诗词里面就可以看出来,越是形式危急,他越是充满信心。】


    唐代。


    黄鹤楼。


    黄鹤楼的老板拍了一下旁边不会来事的店小二,骂道: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将这首《菩萨蛮》和刚才那首《沁园春》给抄写下来,到时候挂在崔颢写的《黄鹤楼》的旁边。”


    有崔颢的《黄鹤楼》和天幕上的《菩萨蛮》作为镇店之宝,他黄鹤楼的声望必定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吸引更加多的文人墨客前来。


    【先生读完这个崔颢的诗之后,他又去 PK 了一下曹操。】


    三国。


    曹魏。


    “嗯?这里面居然还有某的事情?”曹操好奇,“某倒是要看看这位先生又写了什么诗。”


    想着,曹操看向一边的曹植,笑道:“子建,要不你也来一首,和天幕上的这位先生打个擂台。”


    曹植看向自己的父亲,又看向天幕,眼中满是跃跃欲试,文人向来以文会友,方才听见了这位先生如此雄浑的诗才,曹植一时也技痒难耐。


    “父亲,那植就献丑了。”


    【曹操是不是在北戴河内有个碣石山,他在那里写了《观沧海》,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人性格霸气,写的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千多年以后,子任先生站在和曹操同一个位置,挥笔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魏武挥鞭说的就是曹操,子任先生当时站在同样一个位置,想到了曹操当年东临碣石有遗篇。


    曹操写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先生直接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季节,告诉他‘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魏武帝写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而这位先生直接回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直接将这魏武帝的已经给升华了,诗词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豪迈之情。”


    李白直接将刚才天幕上念的《浪淘沙》给抄写了下来,看着面前一字一句都大气磅礴的诗词,饶是颇负盛名的李白,也低下头来,心中折服。


    “吾不如这位先生远矣!”


    李白感觉自己不如这位先生并不是在遣词造句和文采上面,而是在一种精神和思想上面被其碾压。


    这位先生的思想和精神给他的感觉好像已经超脱了凡俗,他站在一个比古往今来所有人都高的位置在审视着这几千年来的发生的所有事情。


    嘶!李白顿时吸了一口凉气,好可怕的人,难怪他能做成那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三国。


    曹魏。


    曹操听着天幕上传出自己当年写的《观沧海》,心下颇为感叹。


    当年,他率军大败乌桓,直接稳固了整个北方,也为自己奠定了次年可以挥师南下,一统华夏的局势。


    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他路过碣石山,看见眼前壮观的美景,再联想着自己一统中原有望,顿时就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这首《观沧海》。


    “《浪淘沙》这首诗气魄宏伟,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写出这篇佳作的人是大手笔,大丈夫。与我的《观沧海》中所饱含的情感抱负有共鸣之处。”


    秦始皇时期。


    “好诗词,好文采,这两首诗词都气魄雄浑,豪迈奔放,很合朕的心意。”


    秦始皇就喜欢这种用词如此大气,气势如此雄浑的诗词歌赋,真男人就该听这样的诗词。


    【还有那个宋朝的大才子陆游写了一首《咏梅》,先生读完之后说这陆游的诗词哭哭啼啼。


    你看这陆游把梅花写成:“意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把梅花写的凄凄惨惨戚戚,在陆游眼中,那梅花惨的不得了。


    但是在人家先生同样写了一首叫《咏梅》。先生写诗就是你叫啥,我就叫啥,看在先生的眼中的梅花是啥样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里那梅所在的地方,天气恶劣,环境恶劣,生长的环境又非常艰苦,但是人家犹有花枝俏,人家争芳斗艳,开放的非常美丽。


    人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大家都幸福了,他只是幸福中的一员。】


    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觉得陆游的那首咏梅其实很没有新意,主要是他看过也听过太多的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们都是这么写诗的了。


    先找一个象征着高洁的喻体,一般都是梅兰竹菊这四个都被用烂了的喻体,然后整体写一些这个喻体周围的凄凄惨惨、充满攻奸的黑暗环境,然后再写即使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依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在再点一下题,其实是在写自己。


    一个两个如此写还算是新奇,可是个个都如此,形成一种套路模版,看得人真的很厌烦。


    “这首陆游的《咏梅》不过是和以往的那些文人墨客写的一样,都是些自怨自艾的矫情小调,过于强调自己的悲苦,整体格调悲观。”


    李隆基复又看向第二首子任先生写的《咏梅》,顿时眼前一亮,这首《咏梅》一反那些传统文人写梅花的套路,彻底抛弃了寒梅孤独、寂寞的基调,而是写得非常积极,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