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明朱高煦:我和老爹“父慈子孝”(2)

作品:《抖音通古代!开局创死秦始皇嬴政

    朱棣直接略过赵王朱高燧,质问太孙朱瞻基:“太孙,是你吗?”


    朱瞻基也是被朱棣这举动吓的出了一身冷汗,但是他还是冷静道:“爷爷,我觉得这庙号不可能是我爹,二叔,三叔甚至是我改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爷爷希望自己千秋万代以后的庙号是太宗,我们又怎么可能违背爷爷的意愿呢?”


    “或许是在我们之后的大明哪一代皇帝由于不知道的原因改了您的庙号。”


    朱棣其实也不是真的想砍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他只是需要一个出气的口子。


    “这群不孝子孙!”


    朱棣挥剑砍在一旁的案桌和椅子上,一些旁边摆着的文房四宝、名贵瓷器玉器等也跟着遭了殃。


    原本跪着的四人见朱棣气的开始拆家,连忙跪着往一旁的角落里挪动,希望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我说,你们真的没有给老爷子改庙号的想法?”


    见朱棣注意不到他们,朱高炽悄咪咪地问一旁的二弟和三弟还有自己儿子朱瞻基。


    “老大,你是不是有病?”朱高燧说。


    “老大,你问这个,难不成是你自己动了这心思?在老爷子之后上位的肯定是你和你儿子,我看就是你改的。”朱高煦怼他。


    “哎哎哎,二弟,慎言!慎言!”


    明太宗改为明成祖,朱高炽心里叹息,也难怪老爷子这么生气。


    庙号的评定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来进行。


    大部分情况下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祖”,正统的庙号要么是太祖,要么是高祖或者世祖。


    而开国皇帝之后的皇帝大部分都上“宗”的庙号,除非这位后来的皇帝功劳很大,大的能和开国皇帝并驾齐驱的那种,也会给予“祖”的庙号。


    但是,放眼历史不管是哪一个朝代都没有出现两个祖的,毕竟功劳再大也要讲究个孝道。


    将老爷子的庙号改叫成祖不仅是对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极大的不敬,更是直接坐实了老爷子谋反起家才能坐天下的罪名。


    这可是老爷子后半辈子拼命想洗脱的污名,现在这“成祖”庙号一出,这谋反篡位的名声是别想洗掉了。


    但是,踏马的到底是谁改的啊,天幕倒是快点说啊,省的心里不痛快的老爷子拿他们几个撒气。朱高炽心里呐喊。


    【气氛紧张,突然朱棣一挥手,将桌面上放着的一大沓奏折全部扫到地上,滚落在跪着的朱高煦面前和身上。


    “为什么《永乐大典》的钱停了?”朱棣质问。


    “河南旱灾,山东旱灾,还有福建倭患,你看看你折子上写的是什么,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


    朱高煦犹豫了一会儿,才回答:“儿臣,儿臣批的是让他们等户部筹借银两。”


    “户部筹借了吗?”


    “户部没有银子啊!”朱高煦理直气壮。


    朱棣简直是气笑了,“那怎么办?那就让老百姓们饿肚子?那你怎么不饿死去啊!”


    “哦,我知道了,你是诚心想把这摊子事搅乱,反正这个国家不是你的,是吧?”


    “陛下,国家一年就只有七千五百万两收入,单修《永乐大典》一项就一千五百万,还要修顺天城,通运河,打仗,连个像样的预算都没有啊!这账我真算不过来。”汉王朱高煦抱怨道。


    “算不过来你监什么国?把《永乐大典》停了,你让我在地下怎么见祖宗?永乐这一朝就养了你们这么些个臭丘八吗?”


    朱棣越说越气,甚至开始对朱高煦人身攻击起来,


    “你看看你哪一点比得了你大哥,你大哥监国二十年,你看他伸过一回手吗?你呢?大把撒钱,朝野上下谁没有领过你汉王的金豆子?”


    “看看你,尖嘴猴腮,再看看你大哥,照照镜子,你哪有一点帝王的气象?”


    “刚让你监国,就绣了一身的蟒袍穿上,看把你给得意的。你干脆派兵,把鸡鸣寺一围,把挡路的老头杀了,关上门当皇帝岂不是更好?”


    “大明的社稷毁在了你的手上,咱们爷们连宗庙都进不去,干脆就让建文这一支找个后人,咱们把江山还了,接着回顺天打猎去。”】


    天幕底下看视频的各朝各代古人们看到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扬面,顿时一脸的懵逼。


    啊?不是说父慈子孝吗?


    不过大家都是精通人情世故的人,随即他们就明白过来,何着这父慈子孝是这么个父慈子孝啊。


    天幕真是会用成语,瞅这阴阳怪气的。


    虽然但是,知道是怎么个事儿之后,他们观看的欲望却更加高涨了,他们真的很想看看这父慈子孝是怎么慈又是怎么孝的。


    应该不会比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的差吧?


    宋朝。


    某勾栏瓦舍中,老板又将之前抄写的先生们请了回来。


    “大家卖力干,只要将天幕演绎中的话一字不错地抄写下来,每人五十钱。”


    唐贞观三年。


    李世民看见原来这朱棣和朱高煦是这么个父慈子孝的扬面,瞬间就不难受了。


    不但不难受,他甚至还兴致勃勃地看起了老朱家的笑话。


    果然笑话这东西还是别人家的最好看。


    明洪武年间。


    “朱棣,看看你这好儿子,就他这样你还给他监国?你是生怕我大明不亡。”


    说到这个话题,朱元璋又想起来那个出征瓦剌还被俘虏的皇帝朱祁镇,顿时一股火气又蹿了上来。


    “朱棣,瞅瞅你这一脉的子孙,这个朱高煦监国监的到处出篓子,后面还有一个亲征瓦剌被俘虏的朱祁镇,大明版的钦徽二帝,真是天亡我大明啊!”


    “朱棣,咱今儿个就打扁你。”


    少年朱棣见状不妙,转身就跑,朱元璋就在后面拿着棍子在追,他追他逃,他逃他追。


    朱标:“……”


    算了,看他爹这架势也就雷声大雨点小,随他们闹去吧!


    【听到朱棣这般近乎羞辱的辱骂后,朱高煦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委屈和怒火,猛然起身,直接就将身上的红色蟒袍解了,用力甩在地上,指着他老子朱棣的鼻子就毫无顾忌地怼了起来。


    “爹,你少他娘地给我来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