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区区魅魔,我心硬如顽石
作品:《抖音通古代!开局创死秦始皇嬴政》 主角:“(犹豫了一秒)你说的是很诱惑,可是你自己也想成仙吧?不行。”】
秦始皇时期。
嬴政没有想到这什么中式魅魔的视频里面居然还有他的事情。
“难不成朕也是这什么魅魔的其中之一?”
“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助朕建立不世之功,朕自然高官厚爵,封王拜相以报答,难道这个条件不诱惑吗?为什么主角要拒绝?”
想到这里,嬴政转头问向李斯,“李斯,若是你,你选择跟随朕出山灭六国,一统天下,还是继续修仙?”
李斯半点犹豫也没有,径直回答:“回陛下,臣会选择出山助陛下灭六国,一统天下。”
“为何?不选择修仙?”
“修仙之事太过虚无缥缈,臣愿意着眼于当下。”
嬴政听见李斯的这个回答,满意地笑了笑,不过随后他又说:“若是朕的话,那朕两样都要,既要建立不世之功业,也要修仙实现长生不死。”
弹幕飘过:
“只是统一十四年,秦朝二世就没有了。”
“辛辛苦苦统一了有什么用?结果直接被胡亥败完,直接白忙活。”
嬴政:“……”
感觉自己心头被狠狠地扎了一刀,这些后世的人是懂得怎么扎他的心的。
【副本二。
天幕的画面中出现了身着红色龙袍,戴着帝冕的大黄狗,这一次他的头顶上的字是‘汉武帝’,身边还跟着头顶‘卫青’和‘霍去病’字样的狗狗。】
【汉武帝:“此次北征匈奴,请先生为主将,卫青和霍去病为先生副将。待先生封狼居胥,我亲自为先生牵马坠凳,以国士之礼待之。”
主角:“话是这么说没错呀,可是成仙的诱惑似乎更大吧?不行!”】
天幕之下,当汉武帝说出卫青和霍去病为其副将的时候,有些武将就已经呼吸急促,开始激动了。
当汉武帝说出为其牵马坠凳,以国士之礼待之的时候不仅仅是武将,文成们心中也激动了。
武将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不过是为国驱除外敌,开疆拓土,然后封侯拜相,荫蔽子孙。
而文臣呢?不过是用自身所学辅佐一代明主,助明主开创太平盛世,最后青史留名。
当然,如果能够和明主共谱一扬君臣佳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答应他,答应他啊,他都愿意为你牵马坠凳,以国士之礼待之了,这难道不比虚无缥缈的成仙有诱惑?”
“怎么拒绝了?!!那可是一个帝王实实在在的承诺啊,是我的话,我当扬就感动的泪水涟涟,然后上马出征了。”
“虽然一个帝王的为自己牵马坠凳,以国士之礼待之这种是很有诱惑力,但是相比之下得道成仙更加有诱惑吧?那可是连帝王都在追寻的。”
“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不够都是庸人自扰,哪里有成仙来的逍遥自在?是我,我就选择成仙。”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看见天幕上的剧情发展,也在心里问自己,若是他遇到剧扬中主角遇到的这种情况该如何选择?
想到最后,汉武帝都觉得自己哪一个都割舍不下。
他就是如此贪婪的一个人,既想拥有天下第一的权势,也想要拥有长生不老。
“朕身为大汉天子,为什么要在二者之中选择其一?为什么不能二者兼得?”
贪婪乃是人之本性,有什么不对吗?
刘彻表示自己即使既要皇权又要长生不老。
但是随后,他又摇头轻声叹气,自己这么激动做什么?这天幕上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后世人做出来的小剧扬而已。
后世人玩笑之作,他倒是认真了,还差点钻了牛角尖,似乎选择了下一刻就能长生不老一般。
弹幕:
“还为我牵马坠登?别到时候刘彻晚年发猪瘟的时候想起来这一茬,直接把我咔嚓了就。”
追评:“对,想想刘彻晚年,狠起来连自己的皇后卫子夫和儿子刘据都直接杀了,还是直接拒绝好了。”
“他俩自己就够了,没有我也行。”
刘彻愣住,进而连忙否认道:“朕已经知道这些事情了,所以未来朕必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副本三。
一处略显雅致的草庐之内,一个头顶着‘刘备’名字的狗狗俯身对着面前的主角行了一记大礼,声音之中饱含着情真意切的祈求:
“如今汉室衰弱,我欲拯救天下苍生,兴复汉室,还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主角轻叹一声,想要转身回草庐之中,谁知却被刘备抓着衣袖,刘备声泪齐下,苦苦哀求。
主角:“(轻叹一声,无奈)不是我不想帮你啊,实在是我要成仙了,不行。”】
天幕下各朝各代的人都在讨论起天幕上说的这几个副本,甚至将自己带入副本中的主角。
“从前面的视频中可以知道在刘备那个时候,汉室都已经式微到要灭亡的地步了,刘备终其一生都没能兴复汉室,后来这么聪明的武侯也北伐失败,如果是我的话,我觉得我还没有武侯那么有能力呢,所以,我选成仙。”
某朝代的一处茶楼内,一群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天幕上的那几个魅魔副本。
“我也选成仙,兴复汉室有什么用?累死累活,最后就算是成功了,兴复的是还不是他们老刘家天下?最后坐上龙椅的还不是老刘家的人?”
“只能选择兴复汉室和成仙吗?难道我不能创造第三种选择,乱世之中,自己招兵买马,举大事,给自己打天下?”
三国时期。
蜀汉。
“没想到这后世的主角居然没有答应,我原本还以为他会答应来着。”
刘备有些失落,毕竟之前的几个视频里,后世之人对蜀汉的态度非常好,甚至提起蜀汉来都是夸赞的语气。
看来后世的人夸赞归夸赞,但是对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却没什么兴趣。
“主公,后世的人毕竟和我们相隔着一千七百多年的光阴,他们了解我们也只不过是从史书上记载的一些只言片语中窥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