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作品:《污蔑我谋反,我镇压了整个朝堂!

    “想来赵大人认为户部能力不足,平抑粮价应该困难重重!”


    “没想到户部仅用半日,粮价便平稳下来。”


    “这下让赵大人没了用武之地,我等……”


    “实在惭愧啊!”


    二人闻声转身,是一个身穿户部官服的侍郎抱着笏板一脸讥讽。


    “以后在陛下面前,赵大人多给我们户部提提意见,别总觉得我们吃干饭!”


    赵歇闻言语气淡漠:“吃干饭是你自己说的,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那人瞬间装不下去了,怒骂道:“赵歇,别以为自己有三分本事,就想着干七分活儿!”


    “我们干得再差劲,也轮不到你这外行来指挥!”


    一旁的封定边看不下去了,瞪圆了眼睛怒道:“说什么呢!”


    “汴京多少百姓现在还饿着,你们户部真以为自己干得好?”


    “粮价事关靖朝发展,尔等早就该有所行动,不是等到现在!”


    “更何况,粮价是否平定的依据,也不是粮商所出示价格。”


    “而是百姓将粮食买到手中的价格!”


    那人冷笑道:“要按照封大人话来说,现在的粮价是假的,我户部还得看着百姓将粮食买到手中?”


    “这么说的话,那刑部怎么不管,粮商强买粮食的问题?”


    “倘若这一环节彻底解决,我户部也不用每年都为粮价问题发愁!”


    “陛下也能少操心!”


    “哼,市场交易本就是你情我愿,失衡本就是户部的活儿,却厚颜无耻推脱到刑部身上,令人发笑!”


    “倘若按照你说的,商贾是因为强买强卖,才导致市场失衡,那百姓不卖粮食,粮价也不见得能压下来!”


    到底是官位在那摆着,那侍郎气急,却不敢再跟封定边争论下去。


    人家官职足足高自己一截,还是刑部一把手,跟他争论自己讨不到好处。


    恶心一下赵歇就差不多了,谁叫这小子最近跳得厉害!


    “行,咱们走着瞧!”


    那人深吸一口气扶正帽子,快步进入瑶光殿。


    “老尚书,不必跟这种人生气。”


    赵歇语气平淡:“忽视百姓真正需求的,迟早免不了……”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


    “你……你说什么!”


    封定边手上笏板吧嗒一声掉在地上,这哪是宗亲能说出来的话?


    如果不是赵歇手里头还拿着笏板,他甚至怀疑反贼杀进了皇宫。


    赵歇弯腰捡起笏板,笑眯眯地交给封定边。


    “老尚书,我们进宫吧!”


    封定边面色复杂接过笏板,脑海里回荡的全是赵歇这句话。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


    希望粮价这事儿,赶紧过去吧!


    其实管制强买粮食这事儿听起来容易。


    只要把强买百姓粮食的粮商抓起来就行,谁敢强买就抓谁!


    问题就出在这里,秋收后百姓除了要上交粮税,还得准备过冬。


    而卖粮是唯一的经济来源。


    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柴和炭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物资。


    更别说布匹、盐、铁这些再生产的工具。


    守着粮食不卖,是撑不到开春的。


    这不是刑部管不管的问题,而是根本管不住。


    哪怕百姓知道秋收后粮价低贱,也必须要卖。


    ……


    朝会流程照旧,不出意外,女帝过问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粮价问题。


    贾樾立刻站出来道:“陛下,经过户部上下协同,粮价于昨日下午平定!”


    “臣经过考察,现坊市中秫米一斛只需纹银一两!”


    半两一斛才是正常价格,考虑到现在是特殊时期,这个价格也能够接受。


    群臣闻言心中也松了口气,粮价压下去他们压力也能小一点。


    就是今年的粮价平稳起来,好像太简单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女帝闻言同样疑惑,按照往年的经验,粮价是最棘手的事情。


    必须要刑部以血腥手段镇压才能缓解,这次居然不声不响地解决了?


    她每日在宫中,对事务具体细节并不清楚,既然已经平定下去,那自然是好。


    “切莫放松懈怠,不要让粮价回升!”


    “臣遵旨!”


    贾樾说完恭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眼睛斜着瞥了赵歇一眼。


    他仿佛看到周通和李知秋惨死样貌,满门都被抄斩。


    自打他上任郎中令那一刻,二人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


    哪怕不是为了氏族利益,也绝不能让赵歇在郎中令位置安稳呆下去!


    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影响到了贾氏声望。


    随即他使了个眼色,吏部立刻站出来一人。


    “陛下,主客司主事一职空缺!”


    “臣以为,赵大人政务繁琐,应有精明臣子辅助!”


    “且主客司主官只有一人,容易养成独断专权,行欺瞒之事!”


    赵歇低头听着,内心冷笑。


    这是要给自己安插一个绊脚石,好让自己做事没那么顺畅。


    还精明臣子,意思就是说他是个蠢蛋呗?


    女帝同样猜到了这人想法,赵歇能力她很清楚。


    当初做大皇子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死心塌地跟着他。


    虽然有薛青在他身旁,但难免会有漏洞,这样的人最好还是盯紧一点。


    不过不是现在,人选上也需要用自己的人!


    “嗯,主客司主事一职诸位可有推荐!”


    女帝话音落下,那人立刻说出了一个自己早就选定好的人,同时其它派系也跟着举荐。


    这个职位虽然不肥,但蚊子再小也是块肉啊!


    举荐了半天,这些人都被女帝一一否定。


    “众卿举荐才能不足,此事明日再议!”


    事发突然,除了贾氏早有预谋外,其他派系举荐的人都不符合女帝预期。


    其实也并非能力不符合,只是利益不符合。


    赵歇其实也有想要举荐人才的心思。


    之前在国子监任博士的时候,说话结结巴巴的谷砚很有想法,把他拉上来能帮自己不少。


    只是现在不行,自己势力还不足够。


    拉他上来反倒暴露自己意图,而且主事这屁大点职位不解渴。


    也不值当!


    粮价这事儿一过,剩下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账,没什么营养。


    早朝就在一片看似祥和的氛围中落幕,大家说说笑笑开始准备当值。


    主客司日常事务赵歇不过问,自会有人打理,他也不需要每天都去。


    一把火给上下烧了个通透,哪有不开眼的敢这时候触霉头。


    省出了时间,也可以开始着手发展自己的势力。


    当天在宫里头吃过早饭,赵歇上了马车直接打道回府。


    赶到家中后,小六子已经上街买颜料,赵夏等人指挥着工匠检查修补屋檐。


    炼制白糖的事儿其实在赵歇脑海中已经过了好几遍。


    前些时候因为忙着朝堂争斗,加上人手资金问题一直没能展开。


    现在有了时间,倒是可以先从这里开始。


    按照汴京寻常时节的物价,一斤红糖半两银子。


    物价大概是秫米六十倍,而且还有价无市。


    更何况现在物价通胀,其中利润可想而知。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炼制出来的大多都是红糖,成色还不好。


    白糖很有潜力,也很有市场。


    赵歇的打算很简单,先从红糖开始铺路。


    建立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从原料开始到成品销售,全部都由自己人掌控。


    有了红糖,还可以利用红糖制作附加产业,比如白糖和冰糖。


    这些附加产业也不能放过,都是一笔不小的利润。


    等这条销路成熟,玻璃和肥皂这些东西就可以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