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分家2

作品:《穿书六零娇娇女,小叔给我暖被窝

    宋母突然“嗷”了一嗓子,哭嚎起来,声音又尖又利:“怪我!都怪我!是我改嫁了,是我对不起你亲爹,可我能怎么办?啊?”


    她猛地拍着桌子,眼泪鼻涕糊了一脸:“那年你爹没了,你才一岁多,我一个妇道人家,抱着个奶娃娃,地里刨不出食,娘家也帮不上,眼看着就要饿死冻死,我不找个依靠,我们娘俩活路在哪?!”


    她指着宋父,手指抖得厉害:“我相看了好几户,不是瘸了腿断了胳膊的,就是脑子不清楚的,还有那能当我爹的老鳏夫,人家还要我把你送人,只有你爹……”


    她看向宋父,眼神复杂:“他比我大不了几岁,身强力壮,肯干活,家里是青砖房。最重要的是,他点头答应把你当亲儿子养!”


    “这些年我容易吗?”宋母哭得几乎背过气去,瘫坐在凳子上,捶着自己的胸口。


    “为了报答你爹收留我们娘俩的恩情,我在这个家里,当牛做马,他说东我不敢往西!我事事都顺着他,就怕他觉得我们娘俩是累赘,就怕他对你不好!我连大气都不敢喘啊!我忍了多少委屈,咽了多少苦水……”


    虞听悦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那是因为宋父很少开口决定什么,可一旦他开了口,那语气那眼神,谁敢反驳?宋母不过是把宋父的沉默寡言当成了默许。


    “结果呢?结果我的亲儿子,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亲儿子,到头来怪我,要跟我分家,你这是拿刀子剜我的心啊砚河!”


    她猛地看向虞听悦,眼神几乎要喷出火来:“都是你!都是你这个扫把星!自从你进了门,砚河就变了,他以前最是孝顺,最是顾家,最是疼他弟弟妹妹的,现在呢?连我这个亲娘都不要了!”


    宋光伟吓得脸更白了,他第一次听说这些往事,只能紧紧抱着宋小弟,恨不能缩成一团。


    宋砚河始终平静,安抚道:“姆妈,您别哭,也别这么说我媳妇,她一向都听我的。我刚开始告诉她要分家的时候,她还极力劝阻我,只不过我主意已定。”


    虞听悦悄悄捏捏他的手,意思是“你挺会睁眼说瞎话的嘛”。


    宋砚河轻咳一声,像是才意识到他一直握着虞听悦的手,忙收回来。


    他看着宋母泪痕斑驳的脸,眼神温和:“姆妈,我从来没有怪过您改嫁。您说的那些难处,我都懂。您拉扯我长大,这份恩情,儿子记在心里,刻在骨头上。分家,不是不要您,不是不认您这个娘。我还是您的儿子,您永远是我亲娘。”


    “分出去,我们还在一个村,几步路就到了。您想我了,随时过来。”


    “分家,是儿子成家了,想立个门户,想凭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的小家,不是要撇开这个家,更不是要撇开爹娘。”


    宋父一直闷头抽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表情。


    宋母的哭声变成了压抑的抽噎。


    她知道这个儿子,今天把话说到这份上,是铁了心了。


    “好!好!好!”宋母连说三个“好”字,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气,“你翅膀硬了!你大了!我管不了你了!你亲爹那点破烂玩意儿,我早就想扔了,你稀罕?都给你,你自己留着当宝贝去吧!”


    她抹了把脸,吼道:“你以为他给你留了什么金山银山?一个穷教书匠,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死要面子,有点钱粮就接济那些没爹没娘的野孩子,家里几次揭不开锅,就剩下半箱子发了霉的旧书,你想要?全拿去!省得你姆妈我贪了你那点传家宝!”


    宋砚河神色不变:“姆妈,这值不值钱,都是爹留下的。”


    宋母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沉默下来。


    宋父见状,在桌沿重重磕了磕烟灰,无奈道:“既然老大你主意已定,你姆妈也这么说,那……那就分吧。强扭的瓜不甜。一家人,闹成这样,没意思。”


    他拍板道:“明天我就去请宋大队长过来。让他做个见证,该分的分,该算的算。按老规矩办了。”


    他知道宋大队长去了镇上。


    宋家三兄妹弟,都大气不敢出一个。


    宋父:“行了,菜都冷了,赶紧吃吧。”


    饭桌上的凝固的气氛终于破开一条缝隙。


    宋父那句“赶紧吃吧”干巴巴地落下,众人纷纷动筷。


    谁也不敢说要去厨房热一下。


    虞听悦放下碗。


    这场争吵主角在宋砚河,不在她,所以她刚刚吃得心安理得,就算宋砚河一直握着她的右手,也不妨碍她干粥。


    分家,终于成了定局。


    她松一口气,这是她和宋砚河都期望的结果,能远离这偏心到没边儿的家庭,以后耳朵旁边也能清净许多。


    虞听悦想,又得麻烦宋大队长了。


    她穿书过来才多久?前前后后,桩桩件件,好像都离不开这位宋大队长。


    虞听悦心里升起感激。虽说中间产生了观念上的分歧。


    但平心而论,人家作为一个大队干部,对她这个外来户媳妇,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帮了天大的忙了。


    没有宋大队长的支持和认可,她的木炭想法不可能落地,更不可能在村里站稳脚跟,甚至可能早就在宋家被磋磨得不成样子了。


    她甚至有点心虚地想,宋大队长会不会觉得她就是个事儿精?三天两头找他解决麻烦?


    要不送个礼?


    但送什么都有点生分了。


    看来得赶紧把妇女勤俭互助组提上日程。


    这一旦搞起来,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在这个年代,一个能切实改善社员生活,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可能被其他生产队效仿的新模式,绝对是大功一件。


    宋大队长有了这份亮眼的成绩,往上走的机会就大多了。


    就算时运不济,暂时升不上去,这份政绩也足以让他在公社、在县里都挂上号,地位更加稳固。


    宋大队长帮了自己这么多,自己投桃报李,帮他铺一条更宽的仕途。


    分家是结束,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