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姊妹作诗

作品:《红楼之天命在孤

    她考的不是才华,而是人情世故,皇帝让她回家探亲,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德。


    那她自然也要给皇帝交卷,所以主动给弟弟妹妹们布置作业。


    借这个机会,来告诉皇帝,大家都感受到了皇恩浩荡。


    迎春性格温和,因为从小贾琮经常为她做主,所以这一世有些呆呆的,竟没想那么多,直接写道。


    《旷性怡情》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大概意思就是园子很漂亮,娘娘让我写诗,那我就写景色很绝美,来这里玩很开心。


    紧接着,探春写的是《万象争辉》,惜春写的是《文章造化》,这俩人也没领悟到元春的深意,写的都是贾府如何繁华。


    元春看完三姐妹的诗,眼前一黑,这怎么让皇帝看?


    不过稍微让她欣慰的是,李纨倒是领悟了一点点,写的是《文采风流》。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最后一句,勉强切题,不止写园子美景,还写了皇家的威严。


    宝钗写的《凝晖钟瑞》,全文上下都在夸赞贵妃元春,这也很符合她的性格,喜欢迎合人。


    元春看完后,面不改色地点点头,紧接着,黛玉的诗倒是让她内心大喜。


    《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元春称赞了一番,笑着说道:“到底还是薛、林二位妹妹的作品与众不同,不是我这些愚笨的姐妹能相提并论的。”


    最后,宝玉也磨磨叽叽地写完了,这一世没有宝钗黛玉帮他,所以写的很慢。


    但元春看完后,依旧很高兴,笑道:“果然有进步了!”


    然后又命探春用彩色的信笺把刚才一共十几首诗誊录出来,让太监传令送到外面。


    贾政等人看了,纷纷称赞不已。


    “琮儿,你看看宝玉他们作的诗如何?”


    贾琮接过信笺,大眼一扫,不在意道:“还不错。”


    当他听到元春要姐妹们作诗时,就明白了她的深意。


    不过他认为这纯属多此一举,有他表态就够了,没必要写诗来拐弯抹角地夸赞。


    贾政听了贾琮的话,内心十分高兴,毕竟能得到他这个状元的称赞,看来宝玉是真有长进了。


    接着,元春又下令把琼酥金脍等食物,赏赐给宝玉和贾兰。


    贾兰年幼,不懂这些事,只是跟着李纨行礼。


    贾环更是直接被元春给忽视,甚至王夫人都没让他来。


    但他也不当回事,在他看来,有贾琮带他混就够了,也不稀罕元春这个贵妃。


    外面,贾蔷带着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在楼下正等得不耐烦。


    只见一个太监飞奔过来说:“诗都作完了,快把戏目拿过来!”


    贾蔷急忙把精美的戏目册子呈上去,还有十二个女孩子的花名册。


    过了一会儿,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是《豪宴》,第二出是《乞巧》,第三出是《仙缘》,第四出是《离魂》。


    贾蔷赶忙张罗着开始表演,这些女孩的歌声比裂石声还要动人,舞姿如同天魔般美妙。


    虽然是装扮表演出来的样子,却把悲欢离合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刚演完,一个太监端着一个金盘子,里面装着糕点之类的东西进来,问道:“谁是龄官?”


    贾蔷知道这是赏赐给龄官的东西,高兴地连忙接过来,让龄官叩头谢恩。


    太监又说道:“贵妃有旨意,说龄官非常好,再表演两出戏,随便哪两出都行。”


    贾蔷赶忙答应了,于是让龄官表演《游园》《惊梦》两出戏。


    龄官认为这两出戏原本不是自己擅长的角色,坚持不演,一定要演《相约》《相骂》两出戏。


    贾蔷拗不过她,只好依着她演了。


    元春非常高兴,下令不要为难这个女孩子,要好好地教导她。


    还额外赏赐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以及金银锞子、食物之类的东西。


    然后撤去宴席,又去游览了还没去过的地方。


    忽然看见远处一潭溪水和一座房屋连接,元春好奇地问道:“那是何处?”


    贾母在旁边笑着回道:“那是琮儿的书房。”


    元春默默看了许久,贾琮,这一代贾家家主兼任族长,宁府主人。


    她在后宫能有如今这待遇,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他。


    最后,元春看了看赏赐的物品清单,检查无误后,就下令让太监发放。


    赏赐给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杖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子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子十锭。


    邢夫人、王夫人的两份,只是少了如意、拐杖、念珠这四样东西。


    贾琮、贾赦、贾政等人,每人一份御制新书两部,宝墨两匣,金、银爵各两只,其他的礼品和前面一样。


    宝钗、黛玉等姐妹,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式的金银锞子两对。


    贾琏、宝玉等人,都是表礼一份,金锞子一双。


    贾兰则是金银项圈两个,金银锞子两对。


    尤氏、李纨、王熙凤等人,都是金银锞子四锭,表礼四端。


    另外还有表礼二十四端,清钱一百串,是赏赐给贾母、王夫人以及各位姐妹房中的奶娘和众丫鬟的。


    其余的彩缎百匹,金银千两,御酒和丰盛的筵席,是赏赐给东西两府所有在园子里管理工程、陈设、听候吩咐以及唱戏、掌灯等各类人员的。


    另外还有清钱五百串,是赏赐给厨役、唱戏的艺人、各种杂耍艺人等人员的。


    众人谢恩完毕后,执事太监启奏道:“时间已经到了丑正三刻,请贵妃起驾回宫。”


    贾妃听了,勉强挤出笑容,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舍不得放开,叮嘱道:“不要挂念我,好好保养自己。”


    “如果明年皇上还恩准我归省,千万不能再这么奢华浪费了。”


    贾母等人哭得哽咽,说不出话。


    元春虽然不忍心离别,无奈皇家的规矩不能违背,只好忍心上轿子走了。


    她回到宫中,第二天去见皇帝谢恩,并回奏了归省的事情。


    景平帝很高兴,又拿出内库的彩缎、金银等物品,赏赐给贾政以及各位后妃的亲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