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这究竟为何?

作品:《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末将不敢!”


    黄盖拱手,目光坚定地看向孙权:“末将只是担心,主公亲近外人疏远旧臣,长此以往,先主所创江东基业,即便不被曹操夺取,恐怕也会落入刘备之手。”


    “放肆!”


    孙权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踢翻案几,转身抽出凌统的佩剑,怒瞪黄盖:“你是在质疑我的能力吗?”


    “主公息怒。”


    众人见状急忙上前劝阻。


    周瑜也站出来,向孙权行礼:“主公,黄盖目无法度,以下犯上,冒犯主公,按律当斩!”


    众人闻言皆惊。


    怎会如此?周瑜竟要斩杀黄盖?


    此景甚是离奇。


    刘备亦感惊愕。


    战幕未启,已失一员猛将,实为战局之患。


    他正欲起身制止,却被诸葛亮轻扯衣袖:“主公稍安,且观局势之变。”


    诸葛亮轻声言罢。


    刘备疑惑地望向诸葛亮,终是选择了信赖,复坐原位,缄口不言。


    “来人,带下去斩首。”


    孙权冷冷扫视周瑜,挥手示意,数名士兵即刻入内,擒住黄盖。


    “你欲杀我,吾言未尽。”


    “我江东基业,恐将亡于庸君之手。”


    “庸君!庸君呐!”


    “还有你周瑜,我随先主公多年,而你初出茅庐,欲夺我兵权直说便是,何必如此。”


    “我黄盖一死何足挂齿,可恨的是庸君与奸佞。”


    “我心不甘!至死不从!”


    孙权与周瑜面色骤变,铁青一片。


    周瑜抢在孙权之前怒喝:“即刻斩首,人头悬于军营,不得有误。”


    “遵命。”


    士兵未待孙权回应,便拖拽黄盖而去。


    “主公,大都督,黄老将军战功赫赫,望此次开恩,饶其一命。”


    “诚然,若处死黄老将军,军心必乱,百姓亦会非议。”


    众臣武将纷纷为黄盖求情。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孙权神色渐缓。


    正欲言语。


    周瑜再度抢先:“死罪可赦,活罪难饶,重责八十军棍,而后令其归乡养老。”


    “遵命!”


    几名士卒拖拽着仍在怒骂的黄盖离去。


    自始至终,周瑜未向孙权征询半句。


    直至殿内归于沉寂,众臣面露哀色,孙权方缓缓步至周瑜面前。


    他凝视周瑜,只见周瑜从容不迫地问道:“主公,有何指示?”


    “公瑾,我尚未言语,你已替我决断。”


    “我就想弄明白,江东,究竟是你周瑜说了算,还是我孙权做主?”


    孙权怒视周瑜。


    周瑜一愣,苦笑回应:“江东自然是主公做主。”


    “我越权了,甘愿受罚。”周瑜拱手行礼。


    “那就交出兵符,回府反思,想通了,我自会派人来请你。”孙权转身离去。


    “遵命。”


    周瑜摘下虎符,双手奉上,递给孙权近侍,随后大步离开。


    “这……”


    “大都督!”


    “主公,江东不能无大都督,如何与曹操对抗?”


    “望主公收回成命。”


    武将们纷纷跪下求情。


    孙权眼中的平静被怒火短暂打破,但又迅速恢复。


    “不必再提,没了周瑜,我们就不能打仗了吗?”


    “我父兄能拿下江东,我也能!”孙权傲然说道。


    众将齐声叹息,满心忧虑。


    黄盖受杖刑,周瑜被撤职,兵符被收。


    江东究竟怎么了?


    刘备满心疑惑,不明白孙权此举何意。


    没了周瑜,仗该如何打?


    想到孙权领兵,刘备心生疑虑。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他的能力,或许还不如自己。


    刘备看向诸葛亮,眼神询问:军师,我们是否该出面了?


    诸葛亮摇头,神色淡定,嘴角含笑。


    刘备见此,心安不少。


    军师必有计较,那就静观其变吧。


    “继续商讨抗曹大计。”孙权挥手示意众人落座。


    直至会议结束,孙权都未提鄂城之事,这让刘备苦恼不已,却又不敢询问。


    “主公,孙昭请求觐见。”


    孙权正欲散会,一传令兵入内禀报。


    霎时,孙权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地望向门口。


    其余文武官员亦心存疑惑。


    自孙昭失踪以来,杳无音讯,此番怎会突然现身?


    着实令人不解!


    “速请他入内。”


    孙权短暂愣怔后,连忙对传令兵吩咐。


    不久,消失多时的孙昭,依旧神采奕奕,步入大殿。


    “孙昭拜见叔父及各位前辈。”


    他拱手行礼,先向孙权致敬,再恭敬地向张昭、程普等老臣施礼,显得极为懂事。


    张昭等人含笑点头,赞许其知礼。


    孙权见状,眼皮微动,仍含笑招手:“子绍侄儿,来我身边坐。”


    “君臣有别,我虽为吴侯亲侄,终为江东之臣,礼数不可废。”孙昭拱手推辞。


    群臣闻言,皆是一愣。


    孙昭自称臣子?


    如此看来,他似乎已放弃江东之位的争夺!


    无论文臣张昭,还是武将程普,皆不愿江东陷入内乱。


    若孙昭真能迷途知返,自然是幸事一件。


    但孙权深知事情恐非表面这般简单。


    他望着孙昭,微笑道:“你我之间,无须客气。”


    言罢,竟主动上前,执孙昭之手,带他归座,令其坐于身旁。


    大臣们见状,皆展笑颜。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先前因黄盖、周瑜之事而生的不快,似乎也有所消散。


    “子绍侄儿,这些时日你去了何处?叔父好一番寻找。”孙权略带责备地说。


    “侄儿不过是四处游历。”


    孙昭望向孙权,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叔父,您可知道江东百姓现状如何?”


    孙权心中一紧。


    坏了。


    他早知孙昭此行定有蹊跷。


    孙昭未待其叔父开口阻拦,继续说道:“百姓衣不蔽体,食难果腹,沿途饿死之人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为求生计,互易子女为食。”


    “叔父,这究竟为何?”


    “我父亲辛苦创立的江东基业,何以至此?”


    孙昭之言,震撼人心。


    他年仅十余,却已目睹民间疾苦,遍地哀鸿。


    其神情显露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令人暗想,若先主仍在,孙昭或可成为一代明君。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