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此策之过,在我

作品:《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未及五十招,甘宁一刀击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上,关羽踉跄后退,几欲落水。


    关羽凝视甘宁,眉头紧锁,叹道:"船上相斗,吾不及你。"


    关羽此言,足显其对甘宁之认可。


    甘宁大笑,"多谢关将军谬赞。"心知自己胜在地利。


    "即便陆地,吾亦非关将军敌手。"


    关羽点头,忽向甘宁道:"汝亦是英勇之士,何必助纣为虐?何不随我投奔兄长,共扶汉室,解救苍生?"


    甘宁苦笑,"关将军勿言大道,吾受军师之恩,此生誓不离,将军不必多费唇舌。"


    "贵军谋士何人?何故藏头露尾?"关羽眼神深邃,对曹操背后智谋之士充满好奇。


    甘宁摇头,"此事难以奉告。"续道,"关将军请回,诸葛亮断不会被将军带走。"


    关羽誓言要带诸葛亮归,言罢,哨声响起,周围草船水贼纷至。


    关羽面色凝重。


    张飞亦自另一船跃至,"大哥,我来助你。"


    甘宁面色大变。


    虽借水船之利,尚能与关羽周旋,但面对关张联手,胜算全无。


    张飞性情急躁,一到便挥丈八蛇矛猛攻。


    关羽旁观,未出手,不屑以众凌寡。


    甘宁既要抵挡张飞,又要提防关羽,顿感力不从心。


    其余水贼在船上,焦急万分,却无能为力。


    草船空间有限,难承多人。


    刘备军的战舰近在咫尺,士兵弦满待发,步兵紧握兵刃,随时准备冲锋。


    水贼们无能为力,只能旁观甘宁困境。


    轰然一声,甘宁遭张飞长矛击刀,手掌瞬间麻痹。


    张飞之力,超越关羽,加之其粗暴战法,甘宁深知硬撼无益,稍作抵抗即遁入船舱。


    关羽、张飞紧追不舍。


    舱内,甘宁持刀立于诸葛亮与鲁肃前。


    “军师。”


    “鲁肃先生!”


    关羽眉宇紧锁。


    诸葛亮面颊绯红,满心羞愧。


    计策败露,反累关羽、张飞救援。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张飞向甘宁咆哮:“有种放开诸葛亮,与我一战!”


    关羽语气沉稳却威严:“甘宁,我敬你英勇,不愿结仇。”


    言罢,目光转寒,“但你若以孔明为人质,休怪我无情。”


    诸葛亮恢复冷静,凝视甘宁:“将军此举有失身份。


    若此事传扬,恐遭天下英雄耻笑。”


    “算了,你为我至此,放了鲁肃,我自会随你。”


    诸葛亮道。


    甘宁冷笑,岂会如此简单,关张二人岂会轻易让步?他心中暗忖,有关张阻拦,孔明脱身无望。


    念及军师嘱咐,甘宁不愿硬碰硬。


    既如此,唯有另谋出路。


    还好,有鲁肃在。


    虽不及孔明,但对付曹操之人应绰绰有余。


    主意既定,甘宁昂首,令诸葛亮与鲁肃:“随我来船尾。”


    刀剑威胁之下,二人无奈随甘宁至船尾。


    江风凛冽,寒意袭人。


    诸葛亮与鲁肃,两位文人,在寒风中咳喘不止。


    “孔明兄,抱歉至极。”鲁肃先声道歉。


    “无奈之举,请勿见怪。”诸葛亮亦连连致歉。


    甘宁狡黠一笑,趁诸葛亮困惑之际,猛然揽腰一抛,将其投入冰冷的江中。


    卧龙诸葛亮,未经防备,挣扎几下后,缓缓沉入水底。


    关羽大惊,与张飞速回战船,急令手下救援。


    此时,甘宁携鲁肃入舱,啸声起,水贼归船,挥桨离去。


    甘宁将鲁肃转至另一草船,令部下分批撤向曹营。


    三十艘草船隐入迷雾,消失无踪。


    另一边,刘备军中水性勇士迅速救起诸葛亮,催吐后点燃火盆,使其苏醒。


    “快……救回子敬。”诸葛亮狼狈道。


    关羽面色微变,沉默以对。


    张飞不满抱怨:“怎么救?前面就是曹营,你想害我们送命?”


    他对诸葛亮本就诸多不满,如今计策屡败,鲁肃又被俘,预感回江东将遭冷遇,皆因诸葛亮之失,怒气难平。


    诸葛亮呆望张飞,起身恍惚望向远去的草船,见它们分散返回,自己仅剩关羽、张飞之船,鲁肃已无望寻回。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此役,他彻底败北。


    “孔明先生,先回营,与大哥商议吧。”关羽无奈道,失望之下,已不称其为军师。


    诸葛亮之智,即刻自细微之变洞悉其态。


    心间一痛,他无奈地摆手:“归去吧。”


    未几,艨艟返回。


    刘备满怀喜悦,欲迎诸葛亮凯旋并庆功,却突闻关羽、张飞言,非但三十艘草船被夺,鲁肃亦遭俘,脚下一滑,几近跌倒。


    孙权、周瑜等人之目光,如巴掌般落在他们脸上,响亮且刺耳,令人羞愧难当。


    刘备城府虽深,此刻亦觉面上灼热,无颜以对江东众人,唯将目光投向诸葛亮。


    孙权、周瑜亦紧盯诸葛亮。


    此刻,孙权怒不可遏。


    鲁肃乃其至信之人,江东之最忠者,心腹中的心腹。


    有鲁肃在,他方能缓和与周瑜关系,压制文臣武将,抵御曹操。


    然,鲁肃竟被曹操掳去。


    他岂能接受?


    周瑜亦情绪低落。


    他与鲁肃情同手足,虽政见不合,常有争执,但私下情谊未减。


    对周瑜而言,鲁肃既是挚友亦是导师。


    而今却因诸葛亮陷入曹营!


    周瑜拔剑,怒容满面。


    “诸葛亮,你还有何言?”


    诸葛亮胸闷难当,身形不稳。


    刘备大惊,忙扶之。


    “军师,安好否?”


    诚然,诸葛亮之计败矣。


    所幸,损失不大。


    鲁肃虽被掳,毕竟不是自家人。


    刘备此刻,正是此念。


    “主公,我无事。”


    诸葛亮定神,挣开刘备之手,转身向孙权、周瑜深拜。


    “此策之过,在我。”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子敬因我而被曹贼掳去,我愿受罚。”


    “吴侯、大都督若要处置,我绝无怨言!”


    目睹诸葛亮诚挚致歉,周瑜轻嗤一声,收剑入鞘,冷峻目光依旧不离诸葛亮。


    “若子敬有个万一,我绝不轻饶。”


    孙权心中亦有除诸葛亮之意,但此举恐将断送孙刘联盟之基。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