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混淆视听

作品:《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江东的大部分兵马由周瑜统率,其功绩之大,令主公孙权心生不快也在情理之中。


    鲁肃连忙为周瑜辩解:“主公,周瑜如此作为,定有其道理。


    我返回时,还有人传言我北上投诚曹操,这都是因为民心未稳、军纪不严。”


    “周瑜此举实为江东的未来考虑,也是为主公着想。”


    孙权看了鲁肃一眼,脸色稍有缓和。


    “子敬,我并非要责怪周瑜,只是江东此刻离不开他。”


    随后对在扬的文武官员说:“暂且不谈战事,等周瑜回来再做定夺。


    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遵命离开,孙权带着鲁肃进入内室。


    “子敬,刘备那边的局势怎样?”


    孙权虽拒绝诸葛亮入内,但那只是为了做给张昭等人看。


    此刻无人,便无需遮掩。


    “主公,刘备与刘琦驻守江陵,兵力超过五万,其中水军三万。”


    “更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相助,加上刘备的声望和诸葛亮的智谋,主公若能得刘备相助,对抗曹操将如虎添翼。”


    鲁肃说完,孙权点头赞同:“联合刘备抗曹本无忧,但我担心的是江东流传的谣言。”


    “子敬可知?江东多位大臣私下与曹操互通消息。”


    “如今吏治混乱,民心不稳,大臣们生怕曹操打来,这显然是曹操的离间之计。”


    孙权面色凝重地说:


    “子敬,我听说诸葛亮提及,此计是曹操身边的一位隐秘谋士策划的,连诸葛亮都多次败给他,我们必须尽早准备。”


    鲁肃想起诸葛亮的话,连忙提醒:


    “主公,曹操已有荀彧、程昱、贾诩等智囊,现在又添一人,连‘卧龙’都不是其对手。”


    孙权立刻神色严峻:


    “这扬仗,棘手得很。”


    “子敬,你快去请诸葛亮来,我要与他商议应对离间之计。”


    鲁肃立刻拱手回答:“属下明白,主公,我马上去请孔明。”


    “化解江东之危不难,我有一良策,可保安泰。”


    见诸葛亮成竹在胸,孙权面露笑容。


    “孔明请赐教。”孙权道。


    “核心在于抉择。”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


    孙权皱眉思索,鲁肃见状,立刻代问:“孔明,何为抉择?”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诸葛亮微笑品茶,随手拿起几枚棋子。


    “明公为江东之主,这五枚棋子便象征明公。”


    “张昭、周瑜乃文臣武将之首,三枚棋子代表他们。”


    “江东群臣、世家、太守、将领,则以两枚棋子象征。”


    “其余众人,不过一枚或半枚棋子,甚至微不足道。”


    “明公需做的是,将关键棋子纳入麾下,确保掌控。


    至于其余,不过是乌合之众,无关紧要,明公可先置一旁,待击退曹操后再议。”


    诸葛亮言罢,笑望孙权。


    他确信,孙权定能领悟。


    “先生真乃荆襄俊杰,听君一席话,如拨云见日。”


    孙权眉头舒展,先前的焦虑随诸葛亮之语烟消云散。


    他只需紧握军政大权,江东自会安稳。


    即便有人心怀异志,也不敢轻举妄动。


    人数虽多,却如一盘散沙,难成大患。


    击败曹操后,这些异心者自会收敛。


    如此,他又何必担忧?“其实,明公心中早有计较,只是未言明罢了。”诸葛亮轻摇羽扇,谦逊一笑。


    孙权听后,对诸葛亮好感倍增。


    刘备能有此智者相助,真是福泽深厚。


    忽念一事,孙权问:“闻水镜先生有四大弟子,除孔明外还有三人。”


    “如今孔明助刘备,徐庶投曹。”


    “庞统之外,还有何人?”


    孙权一时忘却第四人,望向鲁肃。


    “主公,臣亦不知第四人是谁,世间鲜有其传闻。”


    鲁肃摇头回应。


    他久居江东,对北方名士了解有限。


    “主公,另一位名为苏晨,曾在水镜山庄学习多时,后被逐出。”


    “近闻他也已北上投靠曹操。”


    诸葛亮淡然摇头。


    “他在曹营多年无所作为,恐已泯然众人矣。”


    孙权点头,不再提及苏晨,转而问:“孔明可知庞统现状?”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士元游历四方,我已久未见他。”


    诸葛亮答,即便知情也不会告知孙权。


    孙权轻叹:“曹操真是幸运,先有诸多谋士,今又得隐秘智者,仅凭离间计便搅得江东不宁。”


    “此人究竟是谁?”


    孙权怒拍桌案。


    “我有一计,或可使其现身。”


    诸葛亮道,孙权与鲁肃皆看向他。


    “孔明速说。”


    鲁肃急问。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诸葛亮笑道,“此人隐藏曹营,我多次派探子也未得消息,想必他幕后操纵全局,不愿露面。


    我们可设一计,混淆视听。”


    “让曹操手下官员替我们寻他?”


    孙权与鲁肃闻言,皆觉此计甚妙。


    曹操阵营非铁板一块,若知背后有高人,大臣们定会竭力寻找。


    “好计,就按孔明说的办。”


    孙权看向鲁肃,鲁肃连忙起身拱手:“主公,我马上去安排。”


    孙权点头,再看诸葛亮。


    “孔明,等公瑾回来,我们再议破曹之策。”


    “今日先退下吧。”


    诸葛亮起身。


    “那我便告辞了。”


    随即转身离去。


    孙权笑容转瞬即逝。


    “此人智谋超群,近乎无所不能,只可惜不能为我效力。子敬,待公瑾归来,你需将今日之事告知于他,也好让他对这卧龙先生有所了解。”


    言罢,孙权眸中闪过一丝冷光。


    “遵命。”


    鲁肃闻言,轻叹一声。


    他深知周瑜性格,遇到诸葛亮这等奇才,定会心生较量之意。


    他隐约感觉主公或许在静观其变,但身为臣子,岂敢轻易质疑主上策略?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襄阳城。


    苏晨近日颇为悠闲,除累积了些“咸鱼积分”,还意外掌握了汉纸改良之法,心中甚是满意。


    正午时分,他正欲院中晒太阳,不料被曹操与许褚的突然到访打乱计划。


    “丞相今日亲临,可是有何要事?”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