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狗腿子,见缝插针讨好领导。
作品:《重生八零当寡妇,带拖油瓶再高嫁》 许西自然知道,会有一些影响,可远没何丽说的那么夸张。
但为了震慑老太婆,避免惹出更大祸端,她点了点头。
吓得刘翠花立马凑到何丽身边,双手握住她的手臂:
“丽丽,大家都街坊四邻,就一小事,没必要闹大。
再说,婶子就是帮你婆婆一忙,是她求着我。
我还劝她,没必要,像你这种善良、勤快的儿媳,还是城里人,别说大灯笼,就是厂里的大白灯也找不到。”
听刘翠花这么说,埋头的马桂芳立马抬起头,惊讶盯着她:
“翠花妹子,你咋这样说,明明是你……”
没说完,被刘翠花打断:
“桂芳嫂,你和丽丽一家人,她不会怪你,闹开了被外人误会,街坊指指点点可不好。”
言下之意,这事你顶了,不然,我这张嘴就到处传播你坏话。
气的马桂芳红了眼,真想撕烂她的嘴,但碍于自己刚来不久,没有刘翠花的群众基础好。
只能闷声不反驳。
她俩的较量,何丽全看在眼里,心里冷笑:两只斗鸡互掐,有趣!
她本也没想把事闹大,只想借机让她们有所忌惮,少惹事。
目标达成,何丽甩开刘翠花的手:
“这次就算了,还有下次……”
刘翠花勾着背,笑容谄媚:“绝没有,肯定不会了。”
得到满意答复,何丽转身离开。
没了外人,许西指了指娃娃:
“妈,这个还留着?”
“留着干嘛,你把她烧了。”
许西瞪大了眼,食指触向鼻尖:“我?”
刘翠花给了“你有意见?”的眼神,离开。
许西心不甘情不愿地站着,看了看门口,心里念着:还是何丽有办法,我什么时候也能像她一样,让刘翠花认怂!
话说何丽闹这一出,果然为自己获得一段舒心日子。
可能出于心虚,马桂芳对她愈加谄媚。
每天一大早,都要询问她,晚上想吃什么,给她做。
就连她的房间,打扫前也会向她报备。
活脱脱把她当成少奶奶伺候,毫无前世作威作福模样。
这样的重生,何丽很满意。
几天后,何丽经过厂公告栏,一大群人围观。
出于好奇,她快步走过去,布告栏贴着新通知。
大意:下月的工资,将由厂里的布匹代替发放。
盯着公告栏,何丽思绪回到上世。
当她抱布匹回家,还被马桂芳直戳太阳穴骂:
“丧门星,克人又克财,一堆破布管屁用。
谁家要这烂东西,给钱。”
仿佛不交钱,马桂芳眼神就能杀死她。
何丽垂眸,嘴里嗫喏:“布也能换钱的。”
被耳尖的马桂芳听见,声音提高8度:
“还换,别人都是拿钱回家,谁像你!
这布能填饱肚子?哼!
我知道粮店只认人民币。
不该死的死了,该死的不去死!”
说完,双手抱布进了房间。
马桂芳上世和这世的何丽一样,单独拥有一间房。
当时的何丽又被马桂芳最后一句狠狠拿捏,陷入愧疚,把杨田的死归咎于自己。
经回忆,何丽断定,前世的马桂芳肯定把布换了钱,还得到不菲的价格。
因为那之后不久,她为杨穗购置一套流行衣裤,作为相亲的着装。
要是把布做成成衣,利润不是更可观?
正思索下一步怎么做时,何丽的注意被现场的讨论声拉回:
“厂里怎么想的?用布代工资,谁出这缺德主意!”
“就是,还让不让人活,布又不能吃。”
“要是个把月还成,以后都这样,这班还怎么上,哎!”
众人都吐槽厂里决策,一个不同声音却出来了:
“大家身为厂里一份子,现在正是需要共渡难关之时,就不要抱怨了。
快回工位,该上班了。”
何丽循声望去,说话竟是刘云。
正纳闷时,眼角瞥见厂长秘书站在不远处。
狗腿子,见缝插针讨好领导。
下午,何丽又找到李主任。
见是她,李建国眉尾下耷,本就短窄的眉毛更显喜剧:
“何同志,厂里决定让你继续在车间工作,还没通知你吗?”
“谢谢主任,组长已经通知我了,今天是为别的事来找你。”何丽不卑不亢地表达。
李建国抬眸,让她坐下。
何丽照做,直说来意:
“今天看到厂里公告,要以布代发工资,请问是以成本价还是市场价?”
毕竟成本和市场价有所出入,对她后续利润有影响,这是关键问题,必须先得到主任答复。
李建国没想到,何丽找他竟是因为这个,原以为会是厂里几个爱闹事的首当其冲。
从她的问话,似乎对布代薪没异议。
“厂里发给员工,当然以成本价,这也算一种福利。”李建国说得轻松。
体现领导对员工的关心。
何丽微微点头:
“那我能多要一些?超出我工资的部分可以适当高出成本价。”
“多些……你要多少?”
眼看有戏,何丽盘算自己的能力,再加上贾珠,大概沽出:“20匹。”
听到数字,李建国心里一跳,惊讶她要的数量,又好奇缘由:
“这可不少,你拿去做什么?”
何丽会心一笑:
“当然有我的用处,主任放心,绝对是正当用处,我保证。”
李建国好像看到自己女儿一般,呵呵两声: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搞神秘,那好,按你的要求办。
你先找财政小王,把钱交了,等几天我让他们把货给你。”
沉浸喜悦的何丽,突然听到先交钱,眉间皮肤褶皱凸显,为难开口:
“主任,您也知道,我们小老百姓一时拿不出这一大笔钱。
您看,能不能?”
李建国眼眸上扬:“难不成你还想空手套白狼?直接拿走。”
何丽立马双手挥舞:
“不不不,怎么可能,我想的是先付定金,剩下的半年付完。”
见李建国沉思,何丽补充:
“主任,我也是厂里老职工,并没有拖欠别人债务的前科。
我知道,布钱不是一笔小数目,我先付百分之10,剩下的打欠条,保证半年付清。
再说,厂里的布匹堆积太多,放在那里也没用,被虫蛀了岂不可惜。
我们合作好了,也为厂里创造效益,说不定以后还有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