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贾张氏回村,粮食真没了!

作品:《四合院:我过我的日子,别烦我!

    “这是利国为民的好事,大家不要拖后腿!散了吧!都准备准备!”


    大伙回家准备去了。


    在这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来六年的年代,哪家也有点破铜烂铁。划拉划拉都没问题。只不过是有的没在轧钢厂上班的,比如说王桂莲,闫埠贵这样的,所在单位也让上交一斤废铁,还有上学的,学校也让上交1斤废铁。


    在效果叠加的暴击下,有的家庭出的有点多。比如闫埠贵家。


    “老闫,咱家6口人,街道需要交6斤,你们学校要你上交一斤,解放学校要上交一斤,这总共就是8斤。需要上交那么多呀!!”杨瑞华跟闫埠贵回家之后就在那盘算!越盘算越觉得亏得慌。


    “亏大了,我前阵子捡的那点说卖,后来一来二去的也忘了,先划拉划拉看看大概有多少再说!”俩人把之前攒的废铁烂铜划拉出来,也有不少呢!


    “差不多了,分出来两份大概一斤重的明天我跟解放拿走,剩下的你送到街道办吧!”闫埠贵心疼坏了,废铁5分钱一斤,这点能卖4毛钱呢!就这样白白送出去了,跟谁说理去!但是闫埠贵知道,这是政策,即使在不愿意也得交,要不然,,,,,,


    对面李家。


    “妈,明天早起我骑车子送到街道去,你们厂里让上交的那些您自己提溜着吧,用个草绳提留那半拉炉箅子就够了!”


    “志勇,你这半年没事溜达捡的这点废铁倒是派上用扬了!刚才我听好几个邻居念叨,把废铁都卖了,不知道去哪凑呢!”


    “我也是犯了懒,前阵子就说送到素芬他们站上卖了,一直懒得往外拿,这不就到现在了,还有那俩破炉子,我还以为能用呢,回来试了试,根本不行了,先留着吧,到时候也当废铁处理了!看这意思后边还不知道要几回呢!”


    四合院只是一个缩影,整个四九城,或者说全华夏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在绕世界划拉废铁,有的地方原材料本来就少,调运也调不及,早就开始收集民间的废铁了。


    四九城因为有钢厂,所以原料储备还算充足,成了20多天才开始收集民间废铁,但是按照前世的记忆,大炼钢要持续到11月份呢,后边肯定还会要,要不然后边四合院为啥形成了一个不锁门的规矩。


    就是因为连门栓门钉门锁都特么上交了!要不然怎么会形成那么个奇葩的规矩!这才九月下旬还有俩月呢!当然后边就没有现在这么疯狂了,到了11月份一个礼拜可能就两三天的事了。


    第二天一早,大院的邻居们就都起来了,拎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破烂往街道办走。破锅,破铲子,破水壶,还有那是一串马蹄铁?谁家还有这物件呢!


    出门的人都拎着东西呢,贾张氏除外,贾张氏胳膊上挎着个包袱,穿的干净的,还围着个头巾出门了。也不搭理人。一脸焦急的样子,大家也不知道咋了!


    李志勇来到街道办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街道办旁边口地上画了个范围,有几个工作人员在那接收人们上交的废铁,大概齐的掂量一下,差不多就行了,往哪大堆里面一扔,往本子上写上那个院子谁家!就算完活。


    交了废铁,骑车子来到纱络胡同,跟林素芬约好了今天如果都没事就去逛公园。自打大炼钢开始就没怎么一起逛了。


    老远就看到了胡同口口的林素芬。


    “小林同志,今天有活不?”


    “没有,站里今天也休息,我们站眼前攒下的废铁,除了我们自己用的,被首钢拉走了很多,然后前天其实就没有原料了。”


    “昨天领导跟上级协调,也没信,今天就都休息了,站里有姚大爷在呢!”


    “走,划船去,这个季节划船最舒服,再过一阵子冷了就不行了!”


    初秋的北海公园,别有一番味道。虽说空地上立着很多高炉,烧的乌烟瘴气的,也,,,真特么影响心情!


    俩人看着乱七八糟的码头,也就绝了划船的念头。


    “志勇,走吧,这乱七八糟的,你看看岸边水面上都是煤烟子!”


    “走吧小林同志,不能划船,咱们去看电影吧。好不容易歇一天,怎么也不能浪费了不是。”


    李志勇和林素芬卿卿我我的时候,贾张氏终于赶到老家了,昌平张家村。刚到村口就发现有背着枪站岗的。


    “站住,你去哪,从哪来!”站岗的民兵拦住贾张氏问,


    “你这娃子,我是张家的张小花,还我去哪,我回娘家!张大栓是我大弟!”贾张氏没好气的说。


    “原来是张家大姑呀,嫁到城里那个?行,进去吧,都在打谷扬炼铁呢!”


    贾张氏看着路两边已经快成熟的庄稼,神情不明。一路来到打谷扬,两排12座高炉,都在冒烟呢。干活的一个个熏得乌漆嘛黑的,分不出来谁是谁。


    “大栓子,大栓子!”


    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抬头看过来了。


    “队长,队长,我大姐回来了,我去看看!”


    请好假,小跑过来的张大栓看着干干净净的贾张氏眼里都是羡慕。心里想:“还是城里好呀,你看看我大姐这穿的一个补丁没有,而且一看吃的就好,胖乎乎的。”


    “大姐,咋有空回来了!”


    “大栓子,走,家去,姐回来是有事问你!”


    “行,走,家去!”


    一路到家,全是土坯房,除了村委大院,剩下的都是土坯房,张家村以前连地主都没有!


    “大弟,姐问你,说是成立了什么公社,然后所有粮食牲口都不是自己的了?”


    “大姐,你要是不回来,过阵子我也得给你捎信,前阵子成立了公社,成立了民兵连。然后就把所有土地粮食牲口啥的变成了集体的,集体上工,集体吃饭,各家各户的锅碗瓢盆菜刀啥的都上交了。”


    “大食堂吃的可好了,可比以前各家自己做饭吃的好多了!”


    “我不关心这个,我是问,秋收以后该分给我的粮食,到时候我跟谁去要去?”


    “大姐,成立公社,所有的一切都是集体的,不在集体里劳动就没有粮食!您住在城里,不在村里,就没有粮食了!所有粮食都交给集体了!”


    “以后都没了?那我的地呢?我的户口可是还在村里呢!”


    “大姐,这个跟户口没关系,您户口在这,您随时可以回来参加集体劳动,到时候集体就管饭,生病啥的都是集体管,但是您如果住在城里,不参加劳动就啥都没有了!”


    贾张氏身形晃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