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聋老太太杀青

作品:《四合院:我过我的日子,别烦我!

    家里没有婆婆的好处体现出来了。两口子日上三竿了还没起呢。傻柱子昨晚上一晚上的经历,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什么特么易中海,聋老太,现在纪金凤说煤球是白的,傻柱都点头承认。


    傻柱如何甜蜜那是他的事了。


    不过傻柱这个人谁对她好他还是知道的。当天晚上去了易中海家。


    “一大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好么打样的,老太太怎么就被带走了?昨天结婚,没来得及问您。今您给我说说。”傻柱问易中海。


    “哎,柱子,这事是李志勇干的。李志勇应该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老太太以前的过往,把老太太举报了。”


    “然后老太太就被带走了?”傻柱子不太相信。


    “老太太一个老人能有啥过往?”


    “这个小畜生,等着吧,我一定要他好看。”傻柱狠狠地说。


    易中海这时候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傻柱,还是那个傻柱。


    “柱子,现在我们拿李志勇没办法,那天来的人里有个公安的大干部,跟李志勇认识,而且看着关系不错。”


    “隐约听到,李志勇在天津应该是干了啥事,有嘉奖已经到了。只是还没到厂里,或者火还没有公开。”


    “现在老太太也让他弄走了,谁想到他能这么狠呀。”易中海说。


    “那天还真以为给他赔了礼道了歉就没事了,没想到他直接把老太太送进去了。”


    “这个畜生。”易中海也很恨得荒。


    “”以后在慢慢想办法收拾他吧。现在我们拿他没辙。”易中海看着傻柱说。


    “行吧,那就先这样。我回去了一大爷。”


    傻柱子回了家。纪金凤正收拾屋呢。


    “当家的,今天在院子里听他们说,那个老太太可能是特务。你可注意点。”


    “以前你和那个一大爷一直照顾她,别让咱们吃了挂落。”


    “金凤,怎么可能,老太太打我记事就在这个院住着,不可能是特务。这里边肯定有误会。”傻柱解释。


    “那我不管,反正我告诉你,离他们远点,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你出了事我可咋办?”


    “行行,放心吧,金凤,我心里有数。”


    傻柱子在屋里卿卿我我,甜甜蜜蜜。


    分局里面的聋老太,日子有点不好过。


    你说他岁数大吧,60多岁。也不是太大。所以大记忆恢复术还是有些能用的。


    聋老太太,原来是一个贝勒的外室,扬州瘦马没培养成功,但是也有些功底。贝勒爷从南方买来的。铁杆庄稼倒了的时候,贝勒爷去了关外。没带她走。同时没带走的还有那个参加了新军的儿子。


    再后来岁月轮转,世事变迁,新军变国军,国军变匪军。然后新中国成立。为了掩人耳目,趁着那几年乱,把最后的院子就留下了后院正房三间。其他的都租,送出去了。


    对那几个人的恩情也不复杂,解放前的地下工作者,要么帮助躲藏过,要么给提供了一点方便。


    没有什么复杂的背景。


    查抄那个箱子,并没有当着聋老太太的面打开。审讯和清点肯定分开进行。


    出岔头了。别的物品都对得上,包括黄金首饰啥的。但是老太太说的黄鱼,那里头是一根都没有。老太太说有,但是真没有。


    所以怀疑老太太还有其他据点,反复的问。老太太外头是真没有啥啥据点。所以也说不清楚箱子里为啥没有那些黄金。


    连续各种回忆进行了2天。审讯的人一商量,要么是没有黄金,要么就是还有什么地方,但是老太太死活不说,可能还打算等儿子回来留给儿子呢。


    最后结论就是拒不配合。


    然后本来可以在京郊农扬集中居住集中改造的聋老太,就被发往张北大塘湾劳教农扬了。京郊农扬,你就是个成分复杂的人,需要集中管理。自由啥的都有。大塘湾劳教农扬,那就是劳改队了。没有自由,啥都讲规矩。


    基本上按照老聋子的岁数,和未来三四年的年景,她应该回不到四九城了。


    公安问聋老太:“杨宛如,还有什么要见的人或者要说的话吗?”


    “我可以见见易中海和柱子吗?”


    “柱子是谁?”公安看着聋老太太。


    “我们住一个院子的,易中海,何雨柱。”


    “可以,我们会通知他们来见你的。三天后的车去张北。”


    傻柱婚假结束上班第一天,正在后厨摸鱼呢,保卫科通知让去一趟,说是有公安人员找。


    到了保卫科的会客室,有两个公安人员。易中海也在。


    “易中海,何雨柱,我们是分局的。杨宛如的处理结果出来了,遣往张北大塘湾改造。她想在走之前见你们一面。还有就是他的粮本在易中海家,对吧?那个需要给我们,我们把他的粮食关系转走。”


    “谁?什么宛如?”傻柱问。


    “就是老太太。”易中海回了一句,然后看着公安。


    “行,同志,那我们啥时候去?”


    “三天后的车,你们自己安排时间吧。需要带点啥也可以一起拿过去。”


    “好的谢谢同志,我们明天一早去。”


    转天,傻柱和易中海早起坐车去了区公安局。因为聋老太太算不上犯罪分子,不送看守所。在公安局有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的留置室。一直到九十年代才不这样处理。


    在专门的会客室见了面。


    “中海,柱子,你们来了。”


    “老太太,这是给您带的饭盒。您吃点好的,做的红烧肉,白面馒头。”傻柱递上饭盒。


    “嗯,吃点吧,柱子一早起来炖的。”易中海解释一句。


    “中海,柱子。这次一走,咱们以后再见几乎就不可能了。本来还打算等我百年之后把那个房子,和我的那点家当留给你们。现在,啥都没了。他们就给我留下了衣服被褥。其他的都充公了。”


    “中海,以后没有十二分的把握,别再招惹李家小子。那个小畜生有点邪性。这次的事情肯定就是他点的炮。但是这几天我怎么也想不通,连你们都不知道的那些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这次杨厂长也受了处分。我估计工级那事也不把稳了。你看看再想想办法吧。”


    转头看傻柱。


    “柱子,你现在成亲了,就好好过日子。生几个娃。好好地。把你那脾气改改,要不然以后会吃大亏的。”


    “老太太我这一走咱们是今生不相逢啊。”


    说着流下了两行浊泪。


    会面时间到了。


    “中海,柱子,就此别过吧。老太太就走了。”聋老太太走了。


    “老太太,,,,,,”傻柱看着,嘴里呢喃。


    回去的路上两个人脸色都不是很好。易中海对以后的日子都无言了。怎么自打招惹了李志勇哪哪都不顺呢?


    聋老太,57年十月底到的张北。张北已经上冻了。自己生火,自己做饭,自己捡柴火。啥都要自己干。自己担水。这还是农闲。开春以后还要种地。


    老聋子哪受过这个罪呀。


    1958年冬。腊月二十四。下大雪。半个月前聋老太出去担水,摔了一跤,把脚崴了。走道不利索,有十来天没出去捡柴火了。昨天柴就烧完了,也没人管他。


    腊月二十六,旁边窝棚的人发现好几天这老太太没音,也没烧火。报告了农扬管理处。管理处的人来了,都硬了。冻得邦邦硬。


    找车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