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指桑骂槐

作品:《七零年代:顺风顺水好日子

    赵曼琴就挨着隔壁桌坐,被吵得一哆嗦,把辛苦好久才夹起来的鱼肉给掉了回去。小嘴一撇,回头看向隔壁。


    欸,俩都是熟人。


    赵曼琴手肘推推她姐。


    赵曼仪正吃得欢呢,又不得不分出心思撇头跟着妹妹的视线看过去。


    正巧和人眼神对上。


    孔雁梅脚步一滞。


    赵家其他人也注意到了,纷纷好奇转过来一看。


    “哎呦,巧了,你们一家都改善伙食来了?”李婶子也看到赵家人,笑着打了个招呼,眼睛扫了眼人家桌上一大桌好几个鸡鸭肉的,心里赞了句这伙食可真好。


    柳芹回了句:“是啊,你这是和人约在饭馆啊?”


    “对,我这边带两孩子见见,你们继续吃。”


    声音洪亮的那位同志积极地站起身帮忙拉出凳子,“几位同志先坐,我去把菜端来,大家正好边吃边聊。”


    很快端来一道冬笋炒肉丝,一道土豆片,一道鱼头,几碗米饭


    如果没有看过赵家的菜色,李婶子对能白吃这些肯定很满意,现在,心里总觉得差了些。


    “这位就是孔同志吧?”


    “对,这是孔雁梅,这是雁梅两嫂子。”李婶子打起精神,指着人互相介绍道:“小梅啊,这位就是赵启坤同志。”


    “大家聊,想了解什么问什么,多熟悉熟悉。”


    挺巧,本家呀,赵家人默默吃瓜。


    赵曼仪觉得国营饭店真是个风水宝地,不仅有她心心念念的美食,还能有听八卦下饭。


    装模作样地小小地谴责了一下偷听别人聊天内容的不道德行为,下一秒耳朵继续高高竖起。


    既然来了饭店这种公共扬所,估计对方也不介意被别人围观的吧?是吧?


    何况那位男同志的声音真的是与生俱来的洪亮,声音自动就进了他们的耳朵,她们也总不能捂着耳朵吃饭呀。


    没见对面那桌、隔壁的隔壁那桌,人家说话声音明显降了下来,都搁那儿听着呢。


    “孔同志你好,两位嫂子好。”


    孔家大嫂看两个年轻人都矜持着,她先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小赵啊,听李婶说你在粮站上班?”


    “对,就在我们区的粮站,两位嫂子我看着眼熟,平时应该有见过。”


    “嘿,那是好工作啊,不愁没饭吃。”孔大嫂很满意这份工作,要是小姑子嫁过去了,家里以后买粮食干什么都方便很多,所以积极夸道:“我们家小梅在化肥厂上班,高中毕业,正式工,到时候要是结婚了,双职工家庭的日子好过着呢。”


    赵启坤同志点点头应声附和,他们家就是看中这个条件。


    孔二嫂更实际点,问道:“你们家里几口人?住的房子多大?”


    “我爷奶还健在,爸妈,底下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住的房子是爸妈单位分的房子,四十五平。”


    这相当于嫁过去要十口人挤四十五平的空间。就是不知道三个妹妹什么时候能嫁出去,嫁出去了能宽敞很多。


    比孔家的情况好多了,孔家住着化肥厂分的房子,因为只有孔家孔爸是厂里的普通工人,分房时家里才孔雁梅加两个哥哥共三个孩子,分到的房子就二十五平。


    开始还好,能隔出独立空间。


    随着两个哥哥结婚生子,现在孔雁梅和四个小的侄子侄女挤着一个小房间,每天光是睡觉就耗费很多心力。


    听到这,她自然是忍不住心动,且对方的样貌确实如李婶儿嘴里说的那样,五官端正,个子高大,在普通人里算出彩了。


    但她今天来就是做个摆设,见见脸,很多问题她作为女方第一次见面也不好问出口,桌子下的腿抻了抻左边的大嫂。


    孔大嫂嘴里刚塞满肉丝笋片和大白米饭,腾不出嘴来,又往左踢了踢弟妹。


    孔二嫂看着大嫂那个气啊,来之前说话一人轮着问一个问题,让另一个空出时间来吃饭。


    “你家有几个职工?这结婚后是分出小家还是得一起上交工资呢?”


    结婚分家在化肥厂似乎已经成为小年轻谈婚论嫁时一定会谈的一件事,但这股风到底还没吹出厂子外面去。


    赵启坤听到这个问题,心里觉得莫名,嘴上还是老实回答:“我家我爸妈都有工作。结婚后的话,肯定是和父母在一起,我是家里长子,以后得顾着爷奶爸妈,这肯定不能分家。”


    孔家两个嫂子作为主力又陆陆续续问了好几个问题,把该问的都过问一遍,接着轮到男方这边发力。


    “李婶子说孔同志最是贤惠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对待长辈孝顺,带孩子也细心。”


    这是孔家两个嫂子对小姑子最满意的点,两人笑得得意,孔二嫂:“不是我们当嫂子的自夸,我们小梅真是样样好,学业好工作好不说,上对老人、下对侄子侄女,哪哪都周到,只要在家眼里就有活,家里家庭收拾得妥妥帖帖。”


    孔大嫂:“是啊,不像我们隔壁的小姑子,尽是表面自己光鲜,啥都不干,光是嘴巴甜,还把自己当孩子呢,这种人娶回去……”


    赵曼仪反应过来,面无表情地转头,盯着对方,赵曼琴和她姐同一战线,横眉冷对着对方,说谁呢说谁呢这孔家嫂子真是大嘴巴没礼貌。


    孔大嫂说着,不自觉地对上赵曼仪的视线,糟了,她这是平时背地里说顺嘴了,一时忘了隔壁当事人就坐在这儿呢,即将说出口的话猛地拐了大弯,“……也是好命。”差点一口气没接上来。


    她讪笑了两下,不敢对视,心虚地低下头。


    嗯哼,赵曼仪转身大声夸两个嫂子道:“大哥二哥,你们眼光可真好,娶的嫂子都好,不像这有的隔壁啊,净是一些周扒皮,当嫂子的都快把小姑子榨干了,逼着人天天跟老黄牛一样没白天没黑夜地干,白天干活晚上带孩子,自己倒落得一身轻松。”


    孔大嫂眼睛冒火,她逼谁了,都是小梅自己自愿的,差点就想瞪回去了,念着到底自己理亏,只低着头大口吃饭。


    董琳和古秀清也上道,都提高了声音,“一一你这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现在都新社会了哪里还有人会那么狠地压榨小姑子哦,有也是丧了良心的。”


    古秀清:“就是,祝那种人生儿子没屁眼,走在路上摔断腿,躺在床上砸断手,吃饭磕掉牙,喝水呛到,后半辈子儿女不孝赶出门,穷困潦倒成叫花子才好。”


    孔二嫂脸上的笑勉强得差点挂不住,咬碎牙齿硬撑着,明知隔壁在指桑骂槐,就差怼着脸骂了,还不能回嘴,都怪这不争气的大嫂,怎么就没把住嘴一秃噜啥都说出来。


    赵家人骂完心里好歹顺了点,李婶子专注吃饭假装啥都没听到,孔家三人气的气,尴尬的尴尬,只剩下赵启坤同志心大不知内情,嘴里还在不断输出。


    “我妈说我们家最缺孔同志这样的媳妇,等嫁过来,家里可以都给孔同志管,相信孔同志肯定能把我们家照顾得好。”


    “到时候有孩子了,我大妹可以帮忙上班,我二妹小妹能帮忙照顾,以后孩子你亲自带大和我们也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