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重生——东南大捷黛玉产女
作品:《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黛玉与萧霆钧在福建一待就是一年半。
在这段日子里,萧霆钧在水师中迅速成长,不仅熟悉了水战的各项要领,更在实战演练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黛玉也早已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与夫人们相处融洽,甚至学会了骑马,身子骨也比从前健朗了许多。
春末夏初,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准备和情报收集,左清老将军和乔雨山等将领,在得到京城旨意后,终于商议决定,是时候对东南的岛国发起进攻了。
战事异常艰苦,东南岛国凭借熟悉海域和顽强抵抗,给朝廷水师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然而,将士们在左清老将军和乔雨山的指挥下,将士们奋勇拼搏,浴血奋战。
就在战事进行到第四日,前线捷报频传,后方也传来喜讯——黛玉顺利产下一个女婴!
萧霆钧听了喜滋滋的,就连左清老将军都忍不住笑道:“郡王妃生了个小福星,咱们这一仗,肯定能赢。”
老将军想到自己的孙女儿,巴不得尽快赢下回京。
五日艰苦作战后,凭借着绝对的实力和将士们的英勇,朝廷终于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
东南岛国彻底俯首称臣,海上贸易航线得以确保,海疆也因此得以稳固。
赢了自然要有盛大的庆功宴,将士们推杯换盏,欢呼雀跃,左清老将军和乔雨山等主将都被团团围住,接受着众人的敬酒。
然而,他们遍寻萧霆钧,却不见其踪影。
有眼尖的将士笑呵呵地打趣道:“郡王爷这是怕被咱们灌酒,所以提前溜了不成?”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可不是!咱们郡王爷新添了小郡主,自然是归心似箭,哪里还有心思跟咱们这群粗人喝酒!”
众人闻言,皆善意地哄笑起来。
萧霆钧当然归心似箭,他不仅没有参加庆功宴,甚至连军营都未多做停留,便策马疾驰,直接回家——他和黛玉在这边,临时租了个很不错的院子。
连日来的激战让他身心俱疲,但一想到黛玉和刚刚降生的小生命,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期盼。
当萧霆钧进门,看到烛光下黛玉温柔的脸庞,以及她怀中襁褓里熟睡的婴孩时,所有的豪情壮志、刀光剑影都在这一刻化为绕指柔。
他大步上前,轻轻坐在床边,颤抖着手抚摸黛玉的额头,嗓音低沉而沙哑:“玉儿,辛苦你了。”
黛玉见他一身风尘仆仆,却双眼炯炯有神,并未受伤,心中大石落地。她微微一笑:“殿下平安归来便好。”她将怀中的女儿递给他,眼中尽是母性的温柔,“看,这是我们的女儿。”
萧霆钧小心翼翼地接过女儿,看着那张粉嫩的小脸,小小的拳头紧握着,仿佛在向他宣示着生命的力量。
这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幸福。他亲了亲女儿的小脸,又抬头看向黛玉,目光中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爱意。
东南大捷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京城,当皇帝得知闽浙水师大胜,东南岛国俯首称臣时,龙颜大悦,喜不自胜。
这可是先帝在世想完成的,也是皇帝即位以来的第一场战役,就是个大胜,皇帝自然满意的不行。
皇帝当即下旨,召集六部尚书及军机大臣,在紫宸殿上商议此次大捷的赏赐事宜。这次会议,太子萧霆锐和瑞郡王萧霆锴都在场。
“老臣拙见,左清老将军统帅有方,功勋卓著,可为一等公;乔雨山大人作为副帅,表现出色,可为三等公。”吏部尚书徐冰第一个提出意见。
众人都觉得徐大人的提议很好,皇帝也点头:“徐爱卿说的有理,那么,怡郡王呢,众爱卿觉得如何才好?”
六个尚书们心底都是一颤——论理,怡郡王此番有了军功,该晋封亲王。可太子也在,这些话,他们似乎不宜说出口。
就连萧霆锴也忍不住去看太子——老三这下风光了,他倒要看看,太子还能不能坐的住。
然而,令萧霆锴吃惊的事儿来了。
因为他看见太子萧霆锐主动站了出来,并且奏道:“父皇,三弟此次随军出征,深入水师,历练一年有余,又在战事中表现英勇,足见其才干。儿臣以为,当册封三弟为亲王,以彰皇恩,亦可激励宗室子弟。”
太子的提议一出,几个尚书自然纷纷附和。毕竟,萧霆钧此次功劳不小,且太子主动提出,也显得兄弟和睦。
发愣的萧霆锴就慢了一步。
然而,皇帝听了太子的提议,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忧愁。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瑞郡王萧霆锴,心中盘算起来。
“老二如今还是个郡王,”皇帝心中暗忖,“若是老三直接封了亲王,岂不是太子和老三之间容易敌对上?太子虽说相信老三,但日后朝堂之上,难免会有有心之人挑拨离间,徒生事端。”
可要是不封亲王,萧霆钧此次功劳确实不小,好像又有些对不起老三。
皇帝思来想去,最终倒是想了个折中的主意——既然老三家不是刚生了个姑娘吗?不如直接从这个小郡主身上做文章。
“三皇子此次功劳甚大,朕心甚慰。”皇帝沉吟片刻,缓缓开口,“然亲王之封,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不过,朕倒是想到一个法子,既能表彰三皇子之功,又能彰显皇室对宗室子嗣的厚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太子和瑞郡王身上,微笑道:“老三家不是刚生了个姑娘吗?不如直接赐名封县主,赐名萧嘉悦,封福康郡主。”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直接册封皇孙女为郡主,且赐以“福康”之号,这在皇室中也是极为少见的殊荣。
毕竟瑞郡王家的小姑娘,出生后三个月才赐名,而且也只是县主。
太子和瑞郡王闻言,心中各有所思。太子自然明白父皇的深意,而瑞郡王虽然心中仍有不平,但也不敢多言。
当然,所有人都嘉奖了一年俸禄,下头的军士也多有升级。
左老将军年纪大了,于是便先带着部分人马班师回朝。
乔雨山则直接留下,做了闽浙总督,主管一方。
萧霆钧特意请旨,等着黛玉出了月子还过了两个月,才一家子高高兴兴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