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能量需要有一个去处
作品:《说好的修仙你让我造核聚变反应堆》 2017年,杨教授回国。
李慧清第一时间带着李夏前去拜访。
没有了生活压力,甚至名下资产也变成了一串串枯燥乏味的数字,让李慧清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理工科学术领域。
从原本的投资公司负责人变成了一个在京城大学信息学院任职的教师。
她们一家也从远海天著搬了出去,搬到了一个宋宁也不知道的地方。
浩大的京城内,两者之间似乎除了夏宁科技上的利益纠葛外,都和宋宁没有了一丝关系。
关系清理的干干净净。
“老师,为什么以我现在的学术成就。
我想要根据自己想法开展实验都不行?”
“那是因为你没有发挥出你真正的影响力。”
“嗯?”
“科学是为了人类的生存服务,反过来也需要群体提供帮助。
群体是盲目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前沿科学是怎么服务于人类群体的。
所以当一件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但又能切身感受到自身利益被侵犯的行为发生时,他们会下意识产生抵触情绪。”
李夏闻言眉头一皱。
“有钱也不行么?”
“资金是整个社会每个人的能力时间所标定的等价物。
但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时候你就算有了这些等价物,在不能切身影响每个人的时候,他们也会拒绝交换。”
回过头,杨教授看着李夏轻轻笑了笑。
显然对于自己在晚年,能收下这么一个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不下于自己成就的关门弟子感到满意。
“我看过你写的实验规划,天马行空,甚至于没有一丝现有的物理学基础。
作为假想上的假想,需要这么多钱去验证它。
在加上你现在的年龄,当然会引起所有人的反感。”
“那我应该怎么做?”
“一定要去研究么?
最起码从你规划的实验来看,就算论证了你的假想,它在短时间内也不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太多的益处。
反而会产生很大的反抗情绪。”
“我觉得它很重要!”
沉吟片刻后,杨教授轻声道:
“需要鸡蛋并不需要自己从鸡开始养。
并且作为物理前沿的技术验证,也不需要一上来就搞个大新闻。
你完全可以参考施特恩—格拉赫实验,进行微观上的验证,积累你在量子力学上的影响力。
等这些影响力足够庞大,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到时候就算你不出手,也会有人忍不住出手的。”
杨教授的话让一旁的李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影响力?那老师你能帮我么?”
杨教授闻言看着李夏哈哈一笑。
“看来你知道怎么发挥你的影响力了。”
国家脉冲强磁场研究中心。
等李夏在杨教授帮助和指导下,布置好了实验模拟流程,打算进行第一次微观验证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眼前导线交错的实验室,这一刻她好像没有了一开始的坚持。
“不准备开始么?”
听着控制中心传来的自检正常的消息,李夏目光挣扎的看着实验装置。
这是一个能级达到极高真空的真空腔,腔体的外围被布置上了强脉冲磁场生成装置。
当真空腔内的真空环境达到预设值后,强脉冲会进一步扰乱腔体内部的时空。
在同一时间,会有信号发送装置向腔体内部发出电脉冲信号。
而在相隔百米外,另外一个同样布置的实验室内,也有相同的装置。
只是信号发送装置变成了信号接收装置,如果真有信号能够被量子泡沫传输过去,到时候接收装置上的绿灯就会亮起。
高静空与环境距离的隔离,让两个实验室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
“电脉冲的能级这么大,能够穿过量子泡沫么?”
一旁翻看着自检记录的杨教授看着听着李夏的疑问哑然失笑。
“人类不管是思想,还是物质,都是承载在电磁相互作用力之上。
如果你的假设为真。
人的意思信息,在人类大脑微观状态下的神经化电信号,能够无意识突破时空的阻隔,见证过去未来。
那只有一种可能,是光子的纠缠传递了一切。
毕竟在真实世界内,信息也需要物质的载体。
这个时候只要麦克斯韦方程和对称电场进行计算,就可以算出它的功率。
虽然人脑信号能级很低,但是在单一电脉冲信号上,国内的实验室精度虽然比较差。
但也能对单一光子进行调整,来传递信息。”
杨教授的话让李夏通红着小脸,半天没敢抬起头。
没有过度的打击李夏,毕竟术业专攻,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在数学领域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杨教授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问到:
“你觉得会发送什么?
光子纠缠突破时空阻隔后,让接收端接收到脉冲信号?”
“我觉的突破的不仅仅是空间隔离,还有时间隔离。”
一旁总控室内的研究员闻言好奇道:
“是光子纠缠的瞬时超距的强关联性么?
这么奇怪的量子纠缠实验,我们还从来没有做过。”
“有了脉冲电场对狄拉克之海的扰动,激发更多的量子泡沫,如果实验成功。
接收端会在我们实验开始前接收到信号。”
李夏稚嫩的声音让控制中心内的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下意识看向了杨教授。
如果不是杨教授发挥了他的影响了,这么一个动用众多人力物力,实验目标又这么离谱的实验,肯定没有人愿意相信。
“这可能么?”
虽然整个实验是自己一手调整的,但最后的结果杨教授也有点拿不准。
毕竟现在的人类观察收到,还没办法直观的对真实世界底层的狄拉克之海进行观察。
甚至这个强度电场能不能扰动它都不知道。一切全靠猜。
“你觉得除了参与弱相互作用力的轻子能够有微观上的时间反演现象外。
这种现象也能在宏观世界复现?”
抬头望了自己的老师一眼,李夏轻轻摇了摇头。
“真实世界与镜子里世界并不对称。
能量需要有一个去处。
不是量子纠缠,是量子隧穿。”
李夏的话让杨教授有些哑然。
“有意思的说法。
能量通过了量子隧穿,在过去和未来发生了衰变。
所以在“如今”时空下的我们眼中。
宇称不守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