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我还以为是本科幻小说来着

作品:《说好的修仙你让我造核聚变反应堆

    十年的发展下来。


    高级绿色科技有限公司的规模比李夏想象中要大的多。


    他们这边五个股东代表,持有了整个公司93%的份额。


    但是另外5%,却分散在了数百位专家学者身上。


    从公司的股权透视图向下去看,密密麻麻盘枝错节的股权交叉,就像是蜘蛛网一样,盘踞在能源领域,军工领域以及信息领域。


    只是等李夏看着这份股权透视图的时候,不一会就发现了不对。


    “为什么没有一家属于公司完全控股的公司?


    每个研究所及围绕专利产生的科技服务公司,科技公司上百家,最多的也就是下面这个高能磁场研究所。


    就这还只是占据了45%?”


    李夏的问话让许巍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思量半天,才组织好了语言。


    “李董,你既然是理论物理学博士毕业,想来也应该知道一个能够完美对高能等离子体进行约束磁场装置对于全国,对于整个人类能源史来说代表着什么。


    自从13年,装置经过了科学院验收后,国家这十年来就在不断调整全国产业结构。


    包括我们公司本身也是结构性调整的一环。


    经过十年的验证,精细化电磁场域控制系统已经赢得了所有人信赖。


    最多三年,国内第一座商业实验堆就会落成。


    国内预计在35年左右,我们东大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全世界的电力价格压低在0.1元没度。


    而与之配套的,就是在无尽能源到来后,整个社会结构调整的问题。


    涉及到整个东大十几亿人的生活,甚至全球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变更。


    受限于国情,在咱们东大。


    个人,是不能完全拥有这项技术的。


    只要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领域,都不行。”


    沉寂片刻后,李夏幽幽道;


    “那为什么上面还保留着属于我们李家个人这么多的股份份额?”


    许巍闻言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们李家为了这项技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


    于情于理于法,这里面也必须要有你们的存在。


    这些股份与其说是财富证明,更不如说是你们李家对东大作出的贡献证明。


    你就当它是一份丹书铁券就好。


    咱们公司的现在的估值不管是百亿也好,十万亿也罢。


    在这样的天文数字下,多个零少个零没有任何意义。


    关键就是在于依托现有商业规则于社会共识下,掌控这些数字附带来的权利拥有者,能不能将他们发挥在正确的位置上。”


    “什么才是正确的位置?”


    许巍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严亮遗留的这间办公室内,挂着的一幅字。


    “为东大之崛起而奋斗。”


    看着李夏脸上的神情也不断变幻,许巍悄悄的退出了这间办公室。


    7天后。


    就在他们公司所属的科技城办公园区附带的一间会场内。


    许巍带着李夏站在大厅内,不断对全国各地不断赶来参加股东会议代表相互介绍着对方。


    合影留念,幕墙签名。


    一套流程下来。李霞夏脸上的笑容都快笑僵的时候,整个公司分散在全国的股东代表才全部到齐。


    带着李夏走向主席台,熙熙攘攘的会堂内,和赶来参加会议的学者名头,才让李夏真正了解一家估值十万亿人民币的公司背后的底蕴。


    “目前领有公司期权的相关学者中,有院士二十三名,一级教授六十四名,二三及教授一百六十二名。


    主要集中在电力系统,军工系统,信息系统,以及新兴的物质合成领域。


    而附属的科技公司,都是这些年投资参股的研究所,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商业化应用催生的。”


    “感觉有点奇怪。”


    主席台上,根据许巍的介绍,李夏翻看着手上的资料眉头紧锁。


    “感觉我们公司不像公司,更像是。。”


    许巍闻言眉头一挑。


    “一个超大型研究机构?”


    李夏闻言点了点头。


    “这是严总当初的规划。


    咱们公司来钱太快,也太简单了,基本上都没什么成本可言。


    这些钱如果投向民生领域,很容易对现有的经济结构造成冲击。


    所以这些年来,严总一直保持着国家战略规划的步伐,全部投向了科研领域。


    并且依托于公司的混合所有制这种特殊结构,稀释了所有股权方的股份,建立的期权池。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一心研究,但是对自己商业化应用比较陌生学者,能够不被外事打搅。


    按照严总的话说。


    既然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些能够不断做大蛋糕,提升国内科研实力的学者先富起来,更能符合国家未来战略。


    事实上,严总的安排也的确对国内的科研体系,有了很大的促进。


    有着公司天价期权,和高额奖金的刺激下。


    很多专家学者的主观能动性比单纯拿国家科研拨款要高效的多。


    十年来公司向这些领域差不多投入了上万亿。


    但是从产出来开,现在已经是投入的好几倍了。


    严总也是因为他的这番安排让上面看到了成果,最后才决定永久授权给了严总8%的股权。”


    李夏翻看着手上厚厚一叠的研究成果报告,对许巍的解释,还是感觉有些奇怪。


    “为什么感觉咱们公司投资的项目,成果更容易出来?


    就是因为钱给的够多?”


    “不止。”


    许巍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所有的研究成果想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都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


    但是咱们公司不需要。


    我们公司投资的很多项目,都是立足十年后,能源无限充足的前提下,设立的研究项目。


    没了能源方面的限制。


    很多现在看来没有任何前景的项目,十年后对国家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产业。”


    “就是这些二氧化碳合成项目?”


    “是的。”


    “军工领域投的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资料?”


    “太过先进,保密等级太高。


    很多军工项目我们只能从兵工集团结到款项,看不到具体的项目内容。


    不过之前听严总说过一嘴,说是立足核聚变电池下的新型装备研发。


    都是些光菱坦克,超音速潜艇,机甲和宇宙战机之类的。


    公司严总办公室里总装部送来的框架资料,叫“南天门计划”。


    李董如果有兴趣可以回去看看。”


    “南天门??”


    看着李夏意外的神情,许巍眉头一挑。


    “你看过了?”


    “我还以为是本科幻小说来着。”


    许巍见状附耳在李夏身旁小声道:


    “听说最近军方正在打算组织一场军演。


    公司不少专家也被请了过去。


    目的就是立足南天门计划下产生的成果, 展开一场和外星人的实战对抗的演习。


    别传出去了。


    不然容易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