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一个没有没有实际动手制造能力数学天才

作品:《说好的修仙你让我造核聚变反应堆

    实验室内,赵广生的话语落下,专家组的人扭头就将实验室的电源打开了。


    只是等计算机组通电后,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和一整面逐渐亮起来的显示屏,让原本看着有些凌乱的实验室,瞬间科技感十足。


    作为随行的专家组一员,秦云打开了机组的管理系统,看着后台的机组管理程序,忍不住眉头紧锁。


    “分布式并联管理系统?


    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随着秦云打开了管理系统的底层代码,看着里面的执行函数的时候,丁院士忽然恍然道;


    “是哈希函数!


    难道他们用的是区块链计算,将一个单一的计算量进行了分割?”


    “不可能吧?”


    一旁的李慧清闻言惊奇道;


    “谷歌2006年提出分布式服务机组云计算的概念后,前后花费了几十亿美元,动用了上百名程序员进行开发。


    到08年区块链计算被提出后,才完善推出。


    现在国内有研究这个的么?”


    秦云闻言恍然道;


    “我说怎么这么眼熟。


    前段时间国内的阿里推出了他们的云计算服务。


    听说是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完善了他们的飞天系统。


    当时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那这个?”


    “不是飞天,并且也没听说有那个系统,能够统一对多种不同芯片进行组合调用的能力。


    我刚刚看了一下,这个计算机组里面用了五百多个不同种类的芯片。”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飞天系统是王教授带队,前后花了几十亿人民币,用了五年的时间才搞出来。


    然后这里又冒出了一个?”


    赵广生看着面容惊奇的众人小声问道:


    “这个很了不起?”


    “当初王教授研发飞天系统,就是为了打破国外的垄断。


    不说这些年耗费的心血,单单这个系统的价值就不小于百亿!


    后续的经济效益更是难以估量!”


    “那电脑上有李教授遗留的研究资料么?”


    “没有除了一个能源控制程序外,什么都没有。”


    “没道理呀,这个系统是哪来的?”


    赵广生扭头望着一个个紧锁的眉头,继续小声道;


    “你们看,李教授以前就是搞信息的,说不定这个系统就是他搞的呢?”


    “你想啥呢?


    不说一个分布式系统研发需要的时间,单单这个4G大小,保守估计接近五千万行的代码,你说需要一个人敲多久?”


    “不是还有一个助理么?”


    秦云闻言有些没好气的瞥了赵广生一眼。


    “别说两个人,就是系统所有的代码被写出来,让人敲进计算机,都需要一百多人好几年的时间!


    怎么可能无声无息间就能蹦出来?”


    赵广生闻言有些痛苦的拍了拍额头。


    核聚变的事没着落,扭头蹦出来一个“光学黑洞”。


    光学黑洞没着落,扭头又蹦出来一个价值百亿的系统。


    都他妈是啥事呀!


    一旁的丁院士好像想到了什么,扭头看向李慧清。


    “国内铁路系统那边,因为售票软件每年春运的时候都要崩溃几次,现在铁了心打算将系统升级,一劳永逸,开发自己的分布式管理系统。


    现在他们对外开价开到了十亿,一直没有公司敢接手。


    我们带的团队中,有人在负责他们自研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工作。


    既然这个系统是李教授的遗留,要不要我给你牵个线?”


    李慧清闻言有些意外的看了赵广生一眼。


    “国家不直接拿走?”


    李慧清的话,让赵广生哑然失笑。


    “李女士,我知道你在国外待久了,受国外舆论影响,对东大有些偏见。


    其实单单核聚变的事,如果不是李教授遇害,我们也只会负责李教授的安全问题,经济价值的部分一律会交给市扬运作。


    包括这间实验室内的所有东西,法律意义上也是属于你们个人所有。


    我们只是为了查找关于李教授与李主任遇害一事的线索,只是这里面涉及了国家安全的问题,才安排专家组过来。


    从来没有想过剥夺属于你们的经济利益。”


    李慧清闻言低头看了看一旁还有些懵懂的女儿,对着丁院士点了点头。


    “那就麻烦丁院士了!”


    “好说,好说。


    这次李教授遗留下来的多项技术,对咱们东大的科技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能让你们生活的更好一些,也是我们东大的责任。”


    前后检查了半天,没有在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后,一群人又转道李广元位于滨海大学的附属小区。


    密不透风的房间内,似乎还遗留着当初李教授生活的痕迹。


    地面上铺满了一层混乱的草稿。


    丁院士一张张捡起来过目,没一会就有些嫌弃的丢在了一边。


    他看着屋内白板上一直都没有被擦掉的方程组摇了摇头。


    “基本可以确定,这个方程组不是李教授的杰作。


    这些草稿就是李教授为了拆解方程进行的计算。


    可惜,开头的切入点就错了,没有一点价值。”


    赵广生闻言有些茫然的看了白板一眼。


    “既然方程不是李教授写的,那会是谁写的?”


    “是宋宁!”


    紧急抽调来的笔迹鉴定专家,一只手拿着放大镜,一只手拿着一个笔记本。


    等他仔细观摩了李教授和宋宁两人的笔迹后,指着笔记本上,写着打算去西省检铀矿回来造核反应堆的笔迹,确定道;


    “虽然白板上的字符主要以数字与特定的数学符号组成。


    但是因为书写习惯带来的肌肉记忆影响,就算不用显微镜,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上面的字和这个笔记本上是一致的!”


    众人闻言有些惊奇。


    “这都不是字,你怎么看出来的?”


    “在笔迹的全部观察中,字迹倾斜的角度;字体的大小;整齐和间断上都能一眼看出来!


    非常好认!”


    一番调查下来,好像找到的线索很多,可是产生的问题就更多了。


    坐在返回滨海国宾馆的路上。


    胡教授和丁教授拿着从计算机组内拷贝下来的资料如获至宝。


    谁能想到最后在计算机中,一开始都没在意的能源控制系统的底层代码中,能找到拆解方程组的痕迹?


    一旁赵队长也是满意的拿着李慧清的邮箱中拷贝下来的邮件,算是能交了部分的差事。


    只是对比收获满满的几人,李慧清的表情一直都很沉闷。


    “赵队长,我爹和我哥的死是不是跟宋宁有关?”


    李慧清的话让赵广生一愣。


    “一开始我们也有过怀疑,只是证据,动机,理由都不成立。”


    李慧清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一个能写出可控核聚变关键数论技术的数学天才,但是没有实际动手制造能力。


    等有人完善了这一切后,为了独占这份成果。


    那份协议和这个笔迹鉴定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李慧清的话让赵广生脸上微变。


    只是还没等他细想,一阵猛然的撞击,让他下意识向李慧清扑去。


    “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