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 章 摆脱困境
作品:《抗战之两界贸易商》 田中坐下后,给郭兴倒了杯茶。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郭兴瞥了一眼,也没喝茶,首接递上了一张纸。
田中双手接过纸张,打开看了起来。上面也没写啥,就是一些海鲜名录。比如什么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帝王蟹、龙虾鲍鱼等等。当然,上面除了海鲜名录,郭兴还附上了价目表。价格不高,也就比这时代的海鲜市价,高个一成。
“藤田先生,这些海鲜,您要长期收购吗?” 看过海鲜名录,田中试探着问。
郭兴微微一笑,竖起一根手指,说道:“我至少,要买一亿倭元的海鲜。”。
“什么?!一亿倭元!”
听到这个数字,田中首接从椅子上,出溜到地上。
郭兴对于田中的反应,并不意外。这时代的倭元,不像后世的倭元,面额成千上万的。这时期,倭元的最大面值,也就一百元,还是挺值钱的。
“藤田先生,您说的,是真的?” 田中抬头看着郭兴,吞了囗唾沫,愣愣地问道。
“你以为,我会拿一亿倭元,跟你开玩笑吗?” 郭兴学着抗战剧里的鬼子军官,面无表情地说道。
“不敢!不敢!”
田中讪笑着,连连摆手,说着抱歉的话。
“好了,我没太多时间,在这里耽搁。这是十万倭元的定金,你拿着去收购海鲜和租冷库。”
说话间,郭兴从手提包里,拿出十沓倭元,放到桌上。
田中看到钞票,眼睛亮到发绿,露出狼一样的光芒。
“很好,只有像这种贪财的人,才会想办法,服务好他的金主。”
看到田中的表情反应,郭兴满意地笑了。
一周之后,清晨,郭兴再次来到大阪鱼市。
“田中,我要的海鲜,收了多少?”
再次来到田中一郎的店铺,郭兴开门见山地问。
“呦,藤田先生,您来了。”
田中看到郭兴过来,连忙迎接。
他请郭兴坐下后,双手送上一张单子。
“藤田先生,这是这一周收的海鲜。”
郭兴接过单子,看了起来。
“蓝鳍金枪鱼十吨,共三十条;黄鳍金枪鱼六吨,共三十条:帝王蟹三百只;鲍鱼……”
看过之后,郭兴点点头。他收起单子,说道:“东西在哪儿?带我去看看。”。
“是!藤田先生,我现在就带您过去。”
田中说着,还九十度弯腰,伸手做个“请”的手势,示意郭兴先出店铺。
不得不说,倭国人在虚伪的客套方面,造诣还是挺高的。郭兴摇摇头,迈步走出店门。
港城,下午一点多,郭兴回到现代。他把海鲜,放到租好的冷库,然后给孟宽,去了电话。
“喂!孟叔,忙着呢?”
“哦?是小郭呀。怎么,给我打电话,是山货到了吗?”
“山货没到,不过,我收购了一些海鲜,你要不要?”
“哦?海鲜?”
听到海鲜,孟宽来了兴趣,他笑呵呵地问道:“都有什么海鲜啊?”。
“也没有什么,就是一些蓝鳍金枪鱼啊、帝王蟹啊、龙虾鲍鱼什么的。”
“什么?!小郭,你说什么?蓝鳍金枪鱼、帝王蟹?!小郭,你说真的?没开玩笑?”
“孟叔,我是个老实人,您又不是不知道。”
“嗯,第一眼,我就看你小子不错。”
孟宽打趣一句,接着问道:“小郭,你在哪儿?我带人过去。”。
“哦,我现在把定位发给您。”
半小时后,孟宽的车子,来到冷库。
“嗨!孟叔,这边。”
看到孟宽和一个青年人下车,郭兴立刻从车里出来,打着招呼。
“孟叔,这位是?”
两人汇合后,郭兴看看孟宽身后,跟着的青年。这人手里,还抱着一些东西,郭兴不认识,便问向孟宽。
“哦,这是小王,王兴文,是我酒楼里的检测员。他手里的仪器,是用来检测,海鲜体内的残留物的。”
说到这儿,孟宽怕郭兴以为,检测海鲜,是对他的不信任。于是,他又赶紧解释道:“小郭,检测海鲜,是必要的流程,你不要介意呀。”。
郭兴闻言,摆手笑道:“我明白,咱们一起进冷库吧。”。
说话间,三人穿上棉服,进入冷库。
“嘶……”
刚走进冷库,孟宽和王兴文,就齐齐倒吸口凉气。这不是被冻到了,是被惊到了。
好家伙呀,三米多长的金枪鱼,炒锅大的帝王蟹。看那蟹腿,要是竖起来,跟篮球明星的个头,有得一比。还有成人小臂长的龙虾、成筐堆放的大鲍鱼、海参等等。
都是好东西呀,这些个头的海鲜,孟宽己经好些年,没见到了。现在看到了,孟宽此刻,非常兴奋。有了这些极品海鲜,他的酒楼,就能摆脱困境了。不过,东西虽好,不知道海鲜体内的,各种残留物,是否达标。
想到这儿,孟
宽收起笑容,推了推愣神的王兴文。
“小王,开始工作吧。”
“哦,好的,老板。”
愣神的王兴文,回过神来,立刻拿着仪器检测。
王兴文花了近一小时的时间,对各种海鲜,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出来,王兴文又愣住了。
“小王,结果怎么样?”
孟宽在王兴文,愣愣不说话,便出口询问。
听到老板询问,王兴文回神之后,兴奋道:“老板,这些海鲜品质,实在太好了。有的没有任何残留,有的虽然有残留,但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啊。”。
说罢,王兴文又摇摇头,不可思议道:“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啊。现在各种污染,这么严重,这些海鲜体内的抗生素、农药、重金属等各种残留,居然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
郭兴心说,那是当然,这可都是从西十年代,运过来的海鲜。那个时候,虽然也有工业污染,但与现代相比,还是好太多了。
听到检测结果,孟宽也很高兴。有了这种极品海鲜,酒楼不止可以,摆脱困境,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啊。不过,就是不知道,郭兴能不能,稳定长期地供货?
皱眉想了一下,孟宽问道:“小郭呀,这种海鲜,你能长期提供吗?”。
“嗯,当然!”
郭兴没有迟疑,点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哦?那太好了。”
得到肯定的结果,孟宽由衷地笑了。笑过之后,孟宽走到,摆放金枪鱼的架子前。他抚摸一下鱼身,然后回头看向郭兴,问道:“小郭,这些金枪鱼,你打算怎么处理?”。
“嗯?怎么处理?”
郭兴看看孟宽,又看看金枪鱼,笑道:“当然是卖给孟叔您喽。”。
“这个……”
孟宽沉吟一下,说道:“小郭呀,这些海鲜,我都收下了。但这个蓝鳍金枪鱼,我打算收一半儿。剩下一半儿,我想帮你,送到倭国的鱼市拍卖行,你看怎么样?”。
郭兴摆摆手,说道:“孟叔,海鲜,我是全交给您了。不管您是转卖,还是在自己酒楼里出售,我都无所谓的。”。
“那好吧,东西都看过了,咱们都出去吧。”
孟宽说着,招呼郭兴和王兴文出去。
“老孟,听说你这儿,来了一批扱品蓝鳍金枪鱼,给我来个金枪鱼刺身。”
“好的,赵总,您先进包厢,菜一会儿就上。”
“老孟,听说你这儿,来了批顶级的帝王蟹,待会儿给我来一个。另外,再来点鲍鱼龙虾,我招待客户。”
“行,没问题。徐总,这就给您安排上。”
晚上,孟宽站在酒楼门囗,迎接着一位位,富豪贵客,嘴都笑歪了。
郭兴、孟瑶、李风、赵云溪西人,在酒楼吃饭时,看到这一幕,也很高兴。不过,高兴之余,郭兴又皱起眉头。
“现在有了名贵海鲜供应,不知道孟叔,还收不收山货了?”
“收啊,当然收了。”
晚上回家后,郭兴问起山货时,孟宽给了肯定的回答。
“你那些山珍,我请老朋友尝过。他们纷纷夸赞,说是最顶级的山珍。有这样的好东西,我当然要了。”
“小郭,你不仅要收,还要多多地收。”
孟宽拍着郭兴肩膀说道。
“收就好,省得我再找下家了。”
心里想着,郭兴点点头,笑道:“嗯,我知道了,我会多收山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