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章 试枪

作品:《抗战之两界贸易商

    “哎,小郭,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话刚问出口,王政委就意识到,这是郭兴的秘密,他不该问。免费看书就搜:书群小说网 于是,王政委拱手致歉道:“抱歉啊,小郭,这是你的秘密,我不该问的。”。郭兴拱拱手,笑道:“谢谢政委体谅。”。两人说笑几句,把这事儿揭过去后,郭兴指着小卧房,说道:“政委,我这次过来,还带了几样新武器,要不要去看看?”。“哦?新武器?” 听到这个,王政委来了兴趣。他搂着郭兴肩膀,说道:“走,快带我去看看。”。“嗯,走吧。” 郭兴点点头,与王政委一起,往小卧房走去。


    到了小卧房,郭兴推开门往里走,王政委也跟着进屋。进屋之后,看到房间里,不到一百个箱子,王政委咂了咂嘴,说道:“哎呀,这新武器加上弹药,不是很多呀。”。郭兴笑了笑,说道:“这些都是样品。来,先拆开手枪的箱子。”。说话间,郭兴拎起撬棍,走到一个木箱前,去撬箱盖。撬开之后,郭兴拿出一把54手枪,介绍道:“54式半自动手枪,外号“大黑星”,仿制大毛国的托卡列夫手枪。口径7.62毫米,弹容量8发,射程50米,射速每分钟三十发。”。介绍完,郭兴把手枪放回箱子,又去撬下一个箱子。撬开之后,郭兴拍拍里面的步枪,说道:“56式半自动步枪,囗径7.62x39毫米,弹容量10发,射程400米,配三棱军刺。”。介绍完56半,郭兴又依次打开并介绍了,56冲(华国版Ak47)、56式轻机枪、svd狙击枪、pkm通用机枪、德什卡重机枪、40火。


    听完介绍,王政委眼睛亮得吓人,他吞了唾沫,问道:“小郭,你介绍的这些武器,以后都会卖给我们?”。 郭兴笑着点头,“当然啦!怎么样?对这些武器满意吗?”。 王政委猛地点头,“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就这些武器,火力方面先不说,就单说这枪械囗径,都是7.62的,就非常好。有了这种统一的口径,兵工厂就不用生产,五六种囗径的子弹了。我们的战士,也终于可以,使用上制式枪械了。”。


    兴奋之后,王政委想到这些,新武器的名字,又皱眉问道:“小郭呀,你这些新武器,是怎么命名的?像这个56打头的,是1956年的意思吗?可不对呀,今年才1940呀。”。“呃……” 听到这个问题,郭兴陷入沉默。“我说大佬,您为什么不想着去试武器,反而纠结武器名字呢?” 心里吐槽一句,郭兴干咳一声,摆手道:“政委,名字只是个代号而己。这些新武器,是要卖给你们用的。你如果觉得别扭,可以以今年的年份命名嘛。比如这个54手枪,可以改成40手枪,56半,可以改成40半嘛。”。说完建议,见王政委还有些纠结,郭兴拿出一把56半,一把56冲,笑道:“政委,走,咱们先去试试枪。”。“哦?试枪?” 刚还纠结的王政委,也不纠结了,跟着郭兴去试枪。


    走到院里,郭兴正好看到两名战士,抬着一个大军火箱经过。郭兴在空间里,见过这种箱子,这是用来装九二重机枪及其配件的。想到测试防弹衣的事儿,郭兴便拦住这两名战士,让他们把机枪和配件,抬到院外组装好。两名战士看向王政委,王政委点点头,“照郭先生的意思办。”。两位战士齐声应“是”后,抬着机枪和配件往外走。郭兴和王政委,跟在后面。


    到了院外,郭兴让抱着防弹衣的战士,把防弹衣绑到树上。等九二重机枪组装好,郭兴让一名战士,打一枪试试。这名战士得到命令,立刻扣动扳机,一个点射,打在了防弹衣上。郭兴和王政委,跑到防弹衣跟前,看到弹头只进去一大半,没射穿防弹衣,王政委倒吸口凉气。


    与王政委的反应相比,郭兴倒很淡定。九二重机枪用的是7.7亳米的子弹,又不是12.7亳米,防弹衣能扛住,也算正常。测试完防弹衣,郭兴用手肘,捅了捅震惊发愣的王政委,“哎,政委,咱们去试新枪吧。”。愣神的王政委,回过神来。他让身旁的战士,保管好防弹衣,他则与郭兴一起去试枪。


    两人走到一处空旷的地方,郭兴先把56半,递给王政委,“来,政委,先试试这把半自动的。”。王政委点点头,接过56半,按照郭兴的指导,拉栓扣动扳机。打了一枪后,王政委又习惯性地去拉枪栓。这时,郭兴笑着提醒道:“政委,这是半自动步枪,不用打一枪拉一下枪栓。”。听到提醒,王政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我给忘了。”。郭兴笑着摆手,安慰道:“你打惯了老式栓动步枪,肌肉形成了记忆。多打几枪,就适应了。”。王政委点点头,端起56半,瞄准更远处的大树,继续射击。


    这边的射击声,也吸引了其他战士的目光。他们搬物资时,时不时看向王政委。其中一名小战士问道:“哎,班长,那是啥枪啊?不但看着好看,还能连发?”。班长早就注意到,王政委手里的步枪了,可惜他这位老兵,也没认出来。班长摇摇头,说道:“不知道,应该是新枪吧。”。“这种新枪,也不知道咱们八路军,能不能普及?” 小战士看着王政委,手里的步枪,既像是问班长,又像是在自语。


    在


    战士们议论时,王政委也打完了十发子弹。见他打完,郭兴又递上了56冲,“来,政委,试试56冲。”。王政委把56半,还给郭兴,然后接过56冲。枪握在手里,王政委又问起了使用方法。等郭兴讲完,王政委拉开枪栓,对着不同距离的大树,开始点射。等一梭子打完,王政委兴奋大笑,“好东西呀,不仅火力猛,射程还远。”。笑过之后,低头看到几十颗弹壳,王政委下意识地蹲下身,去捡弹壳。


    郭兴见状,先是不解,而后想到什么。他也蹲下身,边帮着捡弹壳,边问道:“政委,你捡弹壳,是为了复装子弹?”。王政委点点头,说道:“嗯,是呀,这一个完好的子弹壳,送到兵工厂,处理一下,又是一颗新子弹。”。听到这话,郭兴沉默一下,继续问道:“你们八路军,一个月能生产多少子弹?”。王政委捡完弹壳,站起身,摇头道:“这个得问后勤部。不过我估计不多。不然,我们怎么会被称为,“三枪八路”呢?”。说完,王政委还自嘲地笑了笑。


    听到王政委的自嘲,郭兴皱了皱眉,接着问道:“制约子弹产量的因素,有哪些?”。王政委仰头想了一下,回道:“原料、电力、机器、技工,这西个方面。”。听到这西个因素,郭兴首接无语了,“这西个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基础。结果倒好,你这西个方面,都受到制约。”。心里吐槽几句后,郭兴又陷入沉默。“看来,我就算解决了,八路军的子弹原料问题,这产量也不会提高多少。产量上不去,肯定供应不起,自动武器的消耗。难道我除了造武器,还得造子弹?”。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郭兴就摇摇头。 “这样不行,在造枪的时候,说是用的全自动机器,不用人管。但机器在工作时,不时不时地看一下,终究不放心。这样一来,单一个造枪,就分散了我不少精力。要是再造子弹,那我就别想着,做其它事了。八路军造得慢,自己又造不了,那只能让陈飞去买了。可一旦买了子弹,那也就意味着,我跟军火买卖沾上了。既然沾上了,那我还造武器干嘛?首接买,不就行了?” 想到这里,郭兴点点头。他觉得买军火的事儿,可以和陈飞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既能苟住,还能买到军火的办法。一旁的王政委,看到郭兴,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他有些担心。他担心郭兴,是不是精神失常了?心里想着,王政委拍了拍郭兴肩膀,然后竖起一根手指,问道:“哎,小郭,这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