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依计行事
作品:《极品权宦》 夜雨初歇,天边尚未透明,齐国京城外城北隅,一处漕运口岸静谧无声。破旧船坊边,几名身着便衣的锦衣卫悄然伏在暗处,耳中唯有江水拍岸与远方鸟鸣。
“王大人,这地方就是张令宪和宋玉昨晚密会之所。”一名小旗官低声回禀。
王耀威点了点头,抬眼望去,只见远处船坊残木斜斜,一艘灰布遮盖的官船悄无声息泊在码头。他目光沉了沉,挥手令左右隐匿。
“你们去吧,我亲自听。”
他轻功一跃,翻上了船顶。
片刻后,船上亮起一盏幽黄灯火,随后便传来低语。
“张大人放心,此次我自会安排得妥帖。那萧狗虽机巧,终究只是个不入流的宫奴出身。”是宋玉的声音,阴沉带讥。
“话不能说得太早。”张令宪声音低哑,“他先前查我兵粮事,又从容度过火烧粮车一役,手段不俗,运粮之事解决后,他已得天子宠信。”
宋玉冷笑,“宠信?那是表面。他身为魏人,又是东厂出身,陛下怎会真把心掏出来?只不过是把他当狗使罢了,若真的宠信,咱家的监军之位,该是他的。”
张令宪沉默片刻,忽而一笑,“也罢。这狗太乖巧,该打的时候就得打。我已在给前线安排差遣,待他一入军中,便是他的死期,毕竟现在是战时,给他网罗个罪名还不是轻而易举。”
王耀威眉头一紧,正要离开,忽听张令宪又道:
“陛下马上就是五十岁的生日了,我的十船贺礼有五箱从夏国运过来的,足够安抚圣心。”
宋玉惊讶,“张大人你这么早就准备好了?”
张令宪淡淡道:“既要建功,自要前后无漏。你只需安排好朝中言官,多多给我请功便是。”
“这个张大人放心,绝对安排妥当!”
话音落下,二人转入船舱,语声渐远。
王耀威面色铁青,转身疾行,消失在夜色中。
……
半日后,萧府。
雨后阳光斜照入屋,萧珣坐于案前,双手拈着一封新近传来的密信,目光森然。
王耀威单膝跪地,“属下听得清楚,张令宪这次是动了真杀心。”
萧珣将信轻轻置于烛台边,“又是旧招。他们总以为一场边军的意外,就能埋了我。”
他闭了闭眼,语气却出奇冷静:“张令宪愿意设局,我便借他这局反打回去。”
王耀威迟疑了一瞬,“大人……那寿礼一事?”
“那十船是他给圣上的寿礼。”萧珣目光落在远处庭树,“但若这些礼,途中被贼寇劫掠,他的小心思就泡汤了吧,朝廷不会追责,他只能自认倒霉。”
王耀威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大人要劫他的船?”
萧珣轻轻一笑,“咱们不是收编了一只海军吗?这次就让他们重操旧业了。”
他站起身,缓步走向窗前,声音低沉如刀锋刮过。
“张令宪这是帮我筹款发财啊!”
王耀威目光一动,“那我现在就去准备!”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不着急。”萧珣叫住了他,“咱们还有一船货没拿回来呢。”
“您是说……王承恩的船?”
萧珣点头,“商船被扣在夏国外港,虽是齐商,但那批货物来头不小。若我能以张令宪的作战部署作为‘礼’,送给夏人……他们自然愿意换。”
“可是……”王耀威皱眉,“若将作战部署给了夏国,真打起来,咱们溃败得太快,岂不是让大人当监军掌控军队的事情就泡汤了?”
“只要张令宪败,就够了。”萧珣语气极轻,“夏国未必全信,我也未必全给……不过他们若真以此为据行兵,张令宪这一战必输。”
他顿了顿,眼神如铁,“我会准备第二套计划。一旦他败阵,我就请求天子将我调往边军为监军。”
王耀威低声道:“大人……这一步太险。”
“险吗?”萧珣露出一丝冷笑,“张令宪与宋玉以为布好了死局,我偏要从他们布的死局里,摘出一块生地。”
他回头看向王耀威,“海盗那边,你走一趟,我写信给海老大,他可是欠我一条命的。”
王耀威点了点头。
京中此时,朝堂另一场暗战已悄然拉开。
宫中帷幕徐徐,宋玉跪于殿下,身着朝服,神色肃然。他手中捧着一封折子,封面钤有御史台私印。
齐帝倚坐龙椅,身着绛纹道袍,眼中浮着几分倦意。他近日为筹备寿诞之礼,烦杂纷至;而前线又有风声传来,夏军蠢蠢欲动,令他多有不安。
“宋卿家,此番进奏,又为何事?”
宋玉伏地叩首,语气恭敬:“回陛下,是为近日军需调运之事。东厂提督萧珣曾于前次运粮中立功,如今前线兵需繁重,微臣愚以为,仍可遣其前往,督办调运,庶可保稳。”
齐帝眉头微挑。
“哦?”他缓缓放下手中玉盏,眼神却变得锐利,“你是说,让那个魏人……再次插手军中事务?”
宋玉立刻低头:“陛下明察,臣并非偏袒,只是考虑到其办事利落,调度有方,又掌东厂,对兵道、后勤都有所助益。况且……”他顿了顿,“前日张尚书也有此意,愿将边军后勤交由萧提督调度。”
“张令宪?”齐帝目光微闪,沉吟一瞬,冷笑一声,“他倒是会做人。”
宋玉不敢多言。
齐帝起身,负手踱步至御案后,俯视大殿,“这萧珣……近来风头太盛,朝中议论纷纷,说他独揽东厂与内卫,又频频得朕召见,是不是该打压一下。”
宋玉赶紧道:“陛下,正因如此,臣才建议将其派去军中。若功成,自可加赏;若有失,亦可借题发落,实乃进退两便之策。”
齐帝目光幽深地望了他一眼,未言语,只轻轻将那封折子置于一旁。
“让兵部再拟一道军令,若边事紧急,即由萧珣协办调运,不得迟延。”
宋玉低首谢恩,心中却已明白——这一纸令下,萧珣虽未立刻被逐出京城,却也再次踏入了他们布下的深渊之中。
萧珣知道后冷笑,“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张令宪真是疯了,竟然敢把自己的背后交给我,即使能杀了我,可要是军粮出了问题,恐怕不止军队哗变这么简单吧。”
齐国京东,运河水面波光粼粼,夏国边境。
数日后,一封加密书信由信鸽送达了夏国边境港口。落款处只有一枚血红印痕:一字“箴”。
王耀威已乔装过境,在夏国沿海小镇落脚,此地名为赤渊港,夹于两座海山之间,潮汐汹涌,不适货船泊靠,但却是走私与密使最常利用的隐港。
暮色苍茫,他带着一只长箱,登上一座废弃高台。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不久,便有一人缓步而来,身着淡灰布袍,五官普通,目光却锐利如鹰。
“夏国暗阁第七座‘观云台’密使,林赜。”那人报出名号,“王大人,你好大的手笔啊。”
王耀威将信递出:“这是张令宪亲拟作战计划副本,含北线部署、军粮调动与前锋指令,只求以此换回一艘商船。”
林赜接过,扫了一眼,眉头不动,“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不重要。”王耀威冷冷道,“你们夏国军方若不信,可以慢慢试探——但齐军若依此败阵,你们便知此信为真,时间不多了,你们自己想清楚。”
林赜沉默片刻,开口:“王承恩的船,我们查过,并无军械,只是一些……金属、药品与奇异工坊器械。”
王耀威淡然:“正因为没问题,所以才该放人。你们若真想合作,可以不交人,只交货。人我们自己会接回。”
林赜点头:“可以。”
双方达成协议,林赜当场下令释放船只,并附带一句:“告诉萧珣,我们夏国不信任何人,但会观察他下一步的诚意。”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