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武装巡游

作品:《唐末:从百倍熟练到涤荡天下

    一望无际的中原。


    广袤平原上不见半点勾壑起伏。


    抛荒不久的田地上挤出大片半高杂草。


    不远处的村落重新燃起点点炊烟,而后围绕这些村落,是被不断割除,重新整理出来的广袤田地。


    远离官道的泥径中,也不时能够看见三五成群,从汴州返回家乡的百姓。


    他们看着两边还不算太高的杂草,脸上流露出一股庆幸。


    还好汴州之战结束的够快,大伙只需要回去后花费一点时间,便能重新将这些田地整理起来。


    若是动作够快,赶在入冬前地里说不定还能多少种些东西。


    百姓们兴高采烈,而在更远的平原深处,一些人迹绝迹许久的洼地或者沼泽间,一群慌乱奔跑的汉子间则弥漫着一股末日到来的绝望。


    头领长得五大三粗,不仅身上披了件不算太旧的两档扎甲,手中更是直接握着军用横刀。


    身边紧跟着的手下也都是穿着各类两档,眼神中满是彪悍。


    这与后面几乎没有什么甲胄,手中武器也千奇百怪的人群比起来,有着明显差别。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两边来源并不相同。


    前面是不知哪里打溃来的溃兵,后面则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土匪。


    两边既是合作,又是上下级。


    土匪头子,也是溃兵头子,此刻脸上已经全然没有了之前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桀骜。


    眼下完全是带着满脸惊恐,不要命在平原上奔跑。


    而在他们后面不远处,则是不时飞过的一发箭矢,穿过漫长平原,将他们其中一人给射倒在地。


    随后沉重的马蹄声与军卒大笑,隐隐传来。


    “莫要戏耍了,据说圣人已经南下,小心这些土匪冲撞了圣人。”


    看着头顶日头,唐军精骑队长对身边追杀戏耍土匪的唐军下达了命令。


    而好不容易抓住一伙土匪的精骑,则是带着一点可惜,随后终于是一夹马肚,冲上去七八骑。


    只是随着精骑冲上去,前面的土匪,却已经愣在原地,呆呆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以及平原上一条从北往南的大运河。


    而精骑下意识跟着看去,随后却是双眸一缩,紧跟着是一脸紧张,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的戏耍,而是直直冲向了这群土匪。


    因为就在远处的运河上,巨大龙舟浩荡向前,而在舟船两侧,则是密密麻麻,高悬唐旗的无边大军。


    此时龙舟上,平整宽阔的露天平台,李晔坐在一张长桌,下面两边是李克用、崔胤带头的文武核心,而更下面则是刘隐、马殷等各路小节度使。


    甚至这些小节度使的规模较之以往还要更多,因为当汴州攻破,李晔领着十万唐军正式武装南巡,任谁也看明白了。


    要么你自己过来配合交权,要么李晔过去帮你交权。


    一群人目光微微看着远处精骑绞杀土匪的一幕,随后是所有人都带着一点感慨收回了眼神。


    如此大张旗鼓的清剿土匪,这真是要准备长治久安了……


    “各镇的裁军都已经开始,为了保证军卒尽可能安稳回家,各地都按照最丰厚的报酬进行的裁撤。”


    “尤其是湖南、岭南两道,裁军的动作最为彻底迅速。”


    崔胤瞟一眼远方就收回眼神继续着他们方才的正事。


    虽然是武装巡游,但沿途藩镇几乎再无反抗,以至于李晔日常的工作居然不是作战,而是继续处理政务。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毫无疑问是对天下藩镇进行完全彻底的裁军。


    同时吸纳精华,大张旗鼓的扩编中央唐军。


    “另外中央唐军的二十万人已经满额,但臣整理税收和物产,觉得朝廷足养得起三十万。”


    “另外各地需要重新驻军,裁撤的军队中申请进入中央唐军的请求也过多,所以臣认为可以将军额从二十万提升到三十万。”


    看着连一向在意国力的崔胤都主动提议再扩十万军额,李晔没有丝毫犹豫或者对于自己计划被推翻的不满,而是直接点头:


    “就以崔使相之言。”


    裁军是大事,李晔可不敢微操。


    毕竟就算自己扩了十万,可对于裁撤掉的军队数量来说,也简直是九牛一毛。


    残唐因为混战,各路节度使都已经完全陷入到了扩军的疯狂中。


    再加上李晔伐梁,更加导致各路藩镇在这一两年中疯狂扩军。


    当各路藩镇统计的军卒数量汇总上来后,这个数字也让李晔觉得有些瞠目结舌。


    整个大唐各路藩镇,几乎供养了近两百万大军。


    而且这个两百万还并非藩镇的极限,完全是大唐人口的极限!


    虽然大多是些连甲也没有的民兵,但哪怕就是这个数目的民兵,对于人口稀少的残唐来说,无疑也是一项极为恐怖的负担。


    所以李晔必然要撤军,并将兵额大幅缩小后,将原本的追求数量,改为重新追求质量。


    虽然唐军只准备保留三十万,可这三十万全员穿戴甲胄,手中精良兵器的募兵。


    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远非那些被裁撤的藩镇军可比。


    而且裁军后,不仅可以节约下来大量军费,被裁掉的一百多万可都是壮劳力,当他们带着丰厚裁军费返回家乡,将直接带起一波消费潮和生产潮。


    这无疑会极大刺激百废待兴的大唐经济,不仅商业会得到迅猛发展,一百万壮劳力还会极大扩充大唐田亩。


    而且有了充足的物资基础和安稳环境,这些正当年的人口,也会疯狂的诞生下一代,连带引来一波人口潮。


    所以裁军无论从那个方向来看,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举措。


    这也是李晔明明已经击败了朱温,剩下的节度使大可传檄而定,可自己依然要坚持武装南巡的原因。


    不仅仅是亲眼监督者各路藩镇‘裁军撤镇’,也只务必保证遣散军卒能够带着足够丰厚的报酬返回家乡。


    节度使们或许还没有太大感觉,但在崔胤和敬翔、甚至李振眼中,李晔居然是在借着裁军,重新进行了一次财产再分配。


    那些世家大族数百年积累在被武人夺走后,李晔又从这些武人手中,借着裁军发报酬的举措,重新分给了百姓。


    而就算那些没有被领到裁军费的寻常百姓,在如此大环境下,自然而然也会受到连带影响,生活水平即将迎来突飞猛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