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练兵

作品:《唐末:从百倍熟练到涤荡天下

    随着不断入春,来自祁连山的雪山融水,开始越来越多的流淌到河西大地。


    受到优质水源灌溉,刚刚才完全收复的河西,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凉州城。


    身着彩袍的河西军站在砖石掉落,裸露出墙内夯土的老旧城墙上。


    唐旗在河风吹拂下烈烈炸响,李巨川与卢枳两个谋士,忙完上午的百般杂务后,借着午后小憩,漫步在城头。


    面前是把守的河西军,他们除了鲜明的彩袍和混杂了大量各族面容外,装备上与神策军并无二致。


    腰后别着箭壶,右手持矛,左手挎刀,每隔二十米,便站立着一个河西军卒。


    李巨川与卢枳慢步从这些河西兵身后走过,目光却牢牢放在城外,眼底有些见怪不怪的麻木。


    城外,是一面龙纛突兀的耸立在田埂中,而后在龙纛周围,上万百姓密密麻麻聚集一块,跟着最前面一个人影,疯狂耕地。


    此刻李巨川两人站在墙上登高看去,已经能够看见凉州城外的广袤大地上,在这上万人的卖力下,已经开垦出来快要望不到边的田地。


    “这速度...不知道的还以为凉州农夫,有数万之众。”


    见惯了乱世残破,凉州城外的热火朝天,让李巨川忍不住有些感慨。


    卢枳略微落后李巨川半步,毕竟来的晚,又是晚辈,至少明面上卢枳展现出了对李巨川的尊敬。


    声音小些,卢枳也默默开口:


    “为了恢复生产,圣人甚至将神策军的劣马和驴骡都全部留下了,还花钱从商人那里大力购买耕牛。”


    两人说着看向城外,果然在农夫中看见了大量帮忙耕种的牲畜。


    有了牲畜帮忙,又有李晔带领疯狂提升农夫技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在凉州城外开垦出了如此广袤的田地。


    略微收回眼神,李巨川忽然又看向卢枳:


    “圣人吩咐的那个什么...磷矿...找的怎么样了?”


    毕竟是传说中能让田亩增产的矿石,李巨川也格外感兴趣。


    卢枳闻言摆摆手,脸色略有轻松:


    “幸不辱命,派了上万人寻找,几天前终于有了回应,找了十几种类似矿石,已经磨成粉后混水放入田地,只需观察生长速度,便可知具体是那种矿石了。”


    看着磷肥也到了实际落地阶段,李巨川心底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更加好奇。


    如果真有这样的矿石,对于天下而言,将是一扬翻天覆地的变化。


    略微停顿,李巨川忽然看向卢枳:


    “寻矿的人...知道这些矿拿来何用吗?”


    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但卢枳看着李巨川询问,却也露出一点笑,摇了摇头:


    “不知道。”


    “不仅采矿的人不知道、就连磨矿、下肥的人,都不知道。”


    看着卢枳也深知其中厉害,李巨川万年不变的扑克脸上,终于也露出了一点笑容。


    不再前行,而是站在原地望着城外无边田野,李巨川背对卢枳,面容虽然不显,但言语却多了一份激动:


    “若是此矿真有神效,这消息传出去,天下将会是何等震动?”


    李巨川的呼吸有些剧烈,说完这句话居然有些意犹未尽,顿了半天后又继续开口:


    “圣人才复河西,第一年河西不仅丰收,而且亩产远超过往,就是说成神迹也毫不为过。”


    “届时不说二十万河西民养出四万甲士,便是天下民心,何人不向着圣人?何人不向着大唐?”


    李晔前脚夺回河西,后脚就亩产爆炸...


    李晔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也就是李晔相对‘文明’些,这要换做李巨川,甚至是卢枳,这些参与者,这辈子活着跟死了也没什么区别了。


    李巨川的话里话卢枳门清,甚至在李巨川背对自己感慨时,面上也流露出满满的认可。


    甚至就连看向城外那些运送磷肥的民夫,眼底也不带半点亲和,只有满满的提防与狠厉。


    只是他们的注视很快被远处一片欢呼打断,两人看向田地,是李晔的龙纛离开了田地,向着凉州而来。


    李巨川与卢枳连忙收起对磷肥的关注,转而整理了一下衣袍,转身向着城楼走去。


    午休小憩结束,李晔要回城训练新兵。


    “圣人诸事繁忙,你我二人也不能稍有懈怠,长安又送来了不少奏折,咱们得在圣人入睡前准备好,好让圣人批红。”


    李巨川恢复扑克脸,卢枳的脸上也恢复了和善仁厚。


    两人看着龙纛返回凉州,脚下步伐不停,快步望着凉州的吐蕃王殿走去。


    李晔繁忙,上午带着农民种地,下午带着军卒操练,晚上还要带伤兵识字,以此弥补河西巨大的官吏缺口。


    河西与关中的奏折,只能是李晔忙完后,在入睡前让李巨川和卢枳先做好拟定,最后让李晔决断即可。


    很快,龙纛返回凉州。


    只是几刻的进食休息,凉州的军营中,又马不停蹄传来军卒震天的喊杀。


    而至于刚刚迁移来的军器监,虽然李晔实在没空管理,但也在之前的带动下,其中匠人热火朝天的疯狂熔炼铁水,打造兵甲。


    随后甲片汇聚,最终成为一件件扎甲,送入到河西军的军营。


    此时的凉州...


    军卒多过百姓。


    军营中。


    李晔换回两档,在校扬的最前方领着四万河西军训练。


    为了能够容纳如此巨大的人数,李晔甚至下令将军营周围的建筑全部拆除,尽可能扩大校扬。


    此时此刻四万人整齐划一,随着李晔在前拿着长矛捅刺,他们也在后面跟着远处李晔那渺小的身影,一起动作。


    喊杀不停,捅刺不断。


    在前带队的李晔,眼底只有紧迫。


    虽然让符道昭务必给自己六个月,但李晔需要培养的各类人员实在太多。


    紧迫的局势,并不能让李晔真的奢侈到把这六个月都拿来练兵。


    所以他只能抓住每一点时间,这样才能勉强保证,河西军和农民之间能够每边分到三个月。


    也就是说哪怕李晔如此繁忙,六个月后等着正式离开河西,他手中的河西军,也只能是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岁,却只训练了二十五年的...


    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