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朕要重建河西军

作品:《唐末:从百倍熟练到涤荡天下

    三天后。


    兰州城里里外外,全是一片繁忙景象。


    大量降兵肩挑背扛,在唐军的看押下修复着城墙。


    连接长安的官道上,则有大量车队,不断运送着物资和军械。


    队伍中不仅是死物,还有崔胤从关中新募来的补充兵。


    而这些补充兵在看见城墙上的那杆龙纛后,纷纷爆发出一片欢呼。


    此刻的城楼。


    龙纛立在楼顶高悬,李晔穿着轻便两档,坐在大堂上首。


    “吐蕃军留下了许多劣马,按照圣人意识,我军用劣马全部淘汰了驴骡,另外还适当扩充了一点马队。”


    大堂中,李晔拿着毛笔,不断在面前折子上书写。


    这些是来自长安需要李晔批阅的奏折,随着李晔终于不再是困守京兆,终于有了不少日常事需要李晔坐着办公。


    符道昭在下方介绍,李晔一边听,一边将批示完的奏折放到一边。


    “除了劣马,其他马匹呢?”


    符道昭这时没有接话,而是立即老实后退,目光小心看向负责缴获的卢枳。


    前几日差点被李晔抽了一鞭,这几日符道昭心底都还有些后怕。


    李巨川则看着眼前一幕,心底有些感慨。


    李晔一人高坐上首,年轻的面容认真扫视着眼前奏折,手提朱笔,不时会在上面书写上几个字。


    目光甚至没有半点余光看向下方,可下面满满当当的一群武人,面对这个沉默的皇帝,居然已经有了一点恐惧。


    虽然李巨川回想着李晔这一路走来的所作所为,换了谁都得害怕。


    但还是忍不住感慨李晔在众人心底,已经渐渐重新建立起一个皇帝的威严。


    符道昭后退,卢枳连忙上前接话:


    “除了劣马外,还有快马一百,良马十数。”


    十几匹良马,甚至组建不起一支小规模的正经骑兵!


    李晔捧着奏折正要批示,闻言终于是停下手中动作,略有皱眉的抬起了眼。


    感受李晔目光终于看了下来,符道昭等军将立即齐齐埋头,根本不敢有半点直视。


    “怎么这么少?”


    李晔疑惑,符道昭则求救的看向李巨川。


    李巨川连忙出来解释:


    “吐蕃人不善养马,兰州又并非军马场,需得到了甘、肃二州,甚至更上的沙、瓜二州,才是昔日的军马场。”


    河西也并非处处养马,除了常见劣马外,好马得更深入才行。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李晔有些无奈的轻呼一气,重新埋头快速批示手中奏折,随后将一封奏折丢在了旁边。


    “快马全部充入哨探,以后不要再用劣马了。”


    李晔吩咐,符道昭闻言连忙又出神行礼接受:


    “喏~”


    重新拿起一封奏折,李晔继续埋头:


    “这几日一直在清理统计,说说眼下情况。”


    一直站在前面的卢枳闻言再次接过话:


    “兰州是我军进入河西收复的第一座大城,后续来自关中的物资将全部先囤积兰州,再从兰州出发补给我军后勤。”


    说着,卢枳拿出一封清单,恭敬放在了李晔案头:


    “这是这几日清点的兰州缴获。”


    李晔放下奏折,从案头拿起清单,卢枳也在下方介绍:


    “兰州城约有五万百姓,若是连带周边郊外,整个兰州人口约在十万左右。”


    “这十万人除了两百多吐蕃贵族外,其余只有万余吐蕃百姓,其余九万全是各地抓来的奴隶。”


    “圣人之前让解放奴籍,这些九万百姓对圣人十分感恩,兰州民心已然归附。”


    李晔一边听一边查看清单:


    “也就是说我军眼下可用的人口约在九万?”


    卢枳顿了下,随后摇头:


    “是十万。”


    卢枳有些无奈的看了眼大堂外的吐蕃降军,随后才继续:


    “吐蕃百姓虽然没有奴籍,但与奴隶无异。”


    众人氛围瞬间一愣,而后有些奇怪的看向吐蕃人。


    在这方面,你们吐蕃倒是挺‘众生平等’。


    大伙奇怪,卢枳的介绍则还在继续:


    “另外物资方面,此战一共缴获铁甲六千,其中全甲两千,两档四千,其余皮甲布甲上万。”


    “兵刃方面没什么好说,都是些常见武器,也就长斧算是精良。”


    “最后,唯一算作意外之喜的,是兰州城为了守城,囤积了大量粮食。”


    说着,卢枳直接指向清单,脸色即便到了现在都有些震惊:


    “这些粮食极多,不仅完全足够我军未来一年的军粮开销,甚至还可以运些回长安。”


    卢枳有些惊异吐蕃在兰州囤积了这么多粮食,而李晔则觉得实在正常。


    十万奴隶供养两百贵族外加几千家兵,吐蕃又只会一个劲种地,这种生产模式下囤积下来大量消耗不掉的粮食,实在是太合理了。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多余的粮食不用送回长安,除了直接分发一些给百姓外,其余留作酬劳用于招募民夫重新开垦田地、修复官道、饲养牲畜。”


    以工代赈,在古时也并非没有,但看着李晔居然想到这一点,这让本以为李晔只会打仗的李巨川和卢枳,反倒有些诧异。


    李巨川忍不住出来拍马屁:


    “眼下冬日,开垦田地后还有大把时间,正好用来重修官道、水利等设施,等到来年开春,只需半年辛苦,便能得一次丰收。”


    “届时便是没有关中补给,仅靠河西也足够我军开销。”


    李晔这时处理完手中最后一点奏折,闻言放下纸笔,埋头审视着自己批示,随后十分自然的继续开口:


    “关中四镇的粮饷还是得要,让他们送到长安,用于长安的重建吧。”


    大伙一愣,随后纷纷下意识装作没有听懂这句话,只是面上不断答应。


    这圣人哪里都好,就是在学节度使这方面,那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不就是贪财吗?


    你别管我有没有!反正你手里的就是我比我的香!


    大伙装作不懂,李晔这时也终于审视完,目光完整的放到了众人身上。


    大伙下意识对着李晔表现出恭敬,这些一言一行的细微举动,让李晔越来越像个皇帝。


    “眼下粮秣兵甲齐备,再从河西招募志愿兵,兵额定在五千。”


    又是一口气扩军五千,众人沉默叉手,而李晔说完后直接走下,越过众人来到城楼门口,看着城外破烂的河西志愿兵。


    志愿兵见着李晔出来,一脸死忠的看来,脸上没有那种寻常军卒的火热,只是沉默看着李晔。


    与河西兵对视一圈,李晔转过身,看向众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朕要重建河西军!”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