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陇右悲歌

作品:《唐末:从百倍熟练到涤荡天下

    下意识想要弯腰,可年迈的身躯却怎么也弯不下去。


    反倒是那声带着哭腔的‘还走吗’,说的满城原本无言,陡然翻腾起一股心酸。


    “圣人,还走吗?”


    汉民湿了眼眶,他们冬日穿着单薄烂衣,身躯上满是鞭挞的痕迹。


    老者一番话后,是人群再也忍不住心绪,啜泣的跟着开口。


    原本的小心翼翼,在此刻仿佛找到娘的游子,瞬间变为哭泣。


    没什么感动,没什么大义凛然,只有人群看见唐旗后那一瞬间的委屈。


    上百年的委屈!


    李晔骑在马上,面色此刻完全青了下去。


    他止住马匹,没有让战马继续走向拦路的老者。


    李晔停,龙纛停。


    龙纛停,满城神策军也跟着停下。


    随后会州满城哭泣,淹没了军卒。


    李晔骑在马上僵在原地,卢枳年轻,眼见如此一幕双目也有些红润。


    只有李巨川神色如常,看着李晔反应,忍不住附身低语:


    “河西之民,皆视圣人为君父。”


    李巨川这话不是马屁,作为唐庭最坚定的支持者,河西百姓本就极度忠诚,再加上吐蕃各种类人行为,不要说汉民,就连那些被划分为奴隶的回鹘、突厥、甚至其他吐蕃人,也都看着唐旗红润。


    曾经的安西军,各族百姓同样在里面泼洒鲜血!


    只是面对李巨川宽慰,李晔却深吸一口气,背对李巨川言语尽可能平静:


    “朕,配做这个君父吗?”


    这一次,换李巨川一愣。


    他呆呆看着眼前李晔,看着这个与他印象中老李家格格不入的年轻天子,眼底也浮现出了一抹惊疑。


    只是没有崔胤久在身边,李巨川的这缕惊疑来得快,去的也快。


    李晔则回应完李巨川,直接转身看向卢枳:


    “下诏令。”


    卢枳此刻也在扫视满地百姓,闻言收回有些发红的双眼,恭敬看着李晔。


    李晔没有下马搀扶老者,而是突然驾马绕过继续向前。


    大军再次开动,百姓看向龙纛下的李晔,面色期待。


    李晔的旨意,也在万众期待中,从背影传来:


    “昭告河西民。”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不复河西,朕绝不踏出河西半步!”


    ...


    一如之前明月。


    玉盘高悬会州城上,城中处处弥漫肉香和胡饼香气。


    不同秦陇数州对李晔的戒备,此刻的会州城中,是各族百姓围着篝火,不断拉着神策军聚会欢呼。


    甚至不少百姓这才不过几个时辰,便已经拉着自家最好的儿子,疯了一般往军将手中送去。


    “不要军饷,只是想跟在圣人左右,随着圣人收复河西!剿灭叛贼!”


    “对对对,我等先辈可以剿灭叛贼,我等一样可以!”


    城下欢声笑语中,是百姓激动的一定要将子嗣送出,神策军们从未遇见过这等被百姓推崇的局面。


    一时间手足无措下,也在心底浮现出一点莫名。


    武人当道的残唐,军将们,居然对着百姓露出了笑容。


    城墙上,李晔沉默看着城下军民和睦画面。


    当龙纛习惯性立在门楼,第一次看着圣人替百姓守门的众人,是一瞬间沸腾起来的心情。


    符道昭快步从城下上来,手中拿着一沓书信:


    “圣人,这是会州百姓贡献的粮秣和兵员。”


    符道昭脸色红润,被百姓热情簇拥,没有谁会拒绝这种爱戴。


    只是不同身边神策军满脸喜意,李晔的脸色从入城那一刻,却一直冷清。


    “粮秣留下,兵员...”


    李晔看向城中一片府邸,那里是吐蕃贵族们的家,此刻正有大量军卒从里面不断搬出兵甲。


    “铁甲优先补充神策军,用不上的皮甲布甲,以及淘汰下来的甲胄留给会州。”


    转眼看向符道昭,李晔想了想,又继续:


    “再留下一百神策老卒,领着这些人操练,驻守会州。”


    李晔下令,符道昭收起厚厚一沓书信,略有可惜的对李晔行礼。


    李巨川则看着眼前一切,想了想开口:


    “圣人此举既收拢人心,又避免各地驻守问题,大善。”


    李巨川似乎永远都只讲功利,李晔则没有回应,而是继续注视着下方百姓兴高采烈,同时将胡饼和肉汤不断送入口中,享受着久违的美食。


    “明日六谷吐蕃就该知道消息了,我军已在敌前展开,后面攻城不会如眼下轻松。”


    李晔开口,李巨川再次配合点头:


    “圣人英明。”


    说完,李巨川见着李晔一直在注视城下百姓,跟着看了一会,低眉轻叹。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朝廷,确实亏欠河西太多。”


    “后面得还许多年。”


    李晔闻言终于抬起了一点眼神,对着李巨川看了一眼,而后是终于长出一气。


    李巨川这是宽慰李晔,告知李晔曾经的亏欠,日后还有补偿的机会。


    对于大唐,说起繁华,世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长安。


    但要说起荣耀,世人的目光却只会集中在陇右!集中在安西!


    而残唐之所以唐廷名声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唐廷对于河西、安西的放弃,甚至背刺。


    安西孤军五十年,满城白发兵面对汹涌敌人,未得中原寸饷下依然死战不降。


    归义孤军起势,没得唐廷半点支持,依然收复陇右几十州,最后却被唐廷背刺分解。


    河西百姓凄惨,全部贬为吐蕃奴隶,不仅面对吐蕃贵族只能弯腰行走,若敢注视甚至要被酷刑。


    老弱更是会被直接屠杀,或者砍掉手脚任其自生自灭。


    百姓如此环境千盼万盼,却始终盼不来哪怕一面唐旗。


    初始人们以为只是意外,后来认为困难只是暂时,最后认命坚守,最终燃起希望,却又被自己的希望彻底夺走。


    如此种种,唐廷如何对得起河西?!对得起陇右?!


    “六谷吐蕃那边有动静吗?”


    李晔终于从百姓身上收回目光,篝火亮堂,映的整个会州城一片通红。


    城下依然传来百姓的欢声笑语,如此反倒衬的城头安静。


    “还没有,但符道昭破城时跑了不少吐蕃兵,城外也有吐蕃贵族,想必消息正在传开。”


    李巨川老实回答,李晔最后默默看了眼城下,终于转身走向城楼:


    “明日出兵,该让河西知道...”


    “我们回来了。”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