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圣人出兵了

作品:《唐末:从百倍熟练到涤荡天下

    秋后的长安碰上艳阳,气候不寒不燥。


    大队人马不断出城,民夫拖拽板车,板车上堆满了甲胄兵甲,周围跟着一身轻松的神策军卒,外围则是身穿两档的劣马马队远远放哨。


    只在队列中偶尔得见几百披甲军卒,算作行军中的警备部队。


    “此番是出击,长安需得留守,城防连带粮秣护卫,怎么也得留个五千人。”


    “尤其四镇已经决定出兵,对方兵力充足,完全可以绕后袭击长安。”


    行军队列旁。


    李晔骑马看着脚下不断开过的军队,远处长安城头留守了不少军卒,符道昭在身后解释。


    一万五千军李晔能带出去的只有一万,符道昭等军将脸色不免有些担忧。


    李晔则望着彻底离开长安的人马,直接打马往前。


    符道昭带着军将连忙跟上,官道上的神策军见着李晔靠来,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


    “吾皇万岁!”


    “圣人万岁!!”


    龙纛立在李晔头顶,震天的欢呼引得前后军卒关注。


    即便看不见李晔,只是见着龙纛越过队列,不断向着最前而来,神策军的脸上就不见半点对己方人数劣势的担忧。


    符道昭脸色有些尴尬,默默将担忧神色收了起来。


    “除了四镇外,其他各路藩镇有什么动作?”


    李晔向前,背对符道昭询问,符道昭连忙回应:


    “主要是李茂贞和四镇,其余各路节度使都只是来了奏书,不见动作。”


    朱温忙着鲸吞山东,李克用在燕云打的焦头烂额,王建巴不得李茂贞倒大霉,剩下的江淮杨行密、湖南马颖则隔得老远只能嘴巴上说说。


    绝大部分藩镇只是观望,符道昭这话说的身边军将松了点心神。


    “李茂贞出兵五万,四镇合兵四万,对外号称十万大军,也算是看得起朕了。”


    李晔回头笑着开起玩笑,看着李晔此时居然还笑的出来,虽然心底深处依然有些忧虑,但符道昭等军将看着李晔神情轻松,也下意识跟着笑了起来。


    “一万对十万,赢了,诸位便也要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继续玩笑,众军将连忙叉手:


    “愿随圣人赴死。”


    军将诚恳,这句话倒是没有胡说,毕竟连李晔都冲到前面去了,他们这些军将便是有些胆怯,只要李晔还在前面,他们就能一直打下去。


    符道昭看着人群在李晔两句玩笑下轻松下来,眼底闪过一丝佩服。


    破罐破摔也好,胆色雄壮也罢,李晔仅是这个心态,就足以藐视不知多少‘豪杰’。


    人群哄笑,符道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是不知各路藩镇得知圣人真以一万军对垒十万关中联军,该如何惊掉大牙。”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带起揶揄,听着符道昭这话人群笑的更加大声。


    随后看着顶在人群最前的龙纛,笑声渐渐平息之余,面上只有坚定。


    几日后,汴州。


    连片良田,秋收后的田地上满是桔梗,处处皆是打谷的痕迹,一片片粮仓中堆积了如山的粮食。


    身披扎甲的梁军站在城头,打量着官道上往来商队,而运送粮秣的民夫,从汴州出发,密密麻麻如同一条长龙驶向山东。


    此时的山东前线。


    十几万梁军分布在宽大战线上。


    朱温号梁王,麾下军卒被称做梁军。


    此时密密麻麻的壕沟将兖州城围的水泄不通,壕沟中满是吃饱喝足的梁军兵卒。


    扎甲、皮甲、布甲甚至纸甲装备了每一个梁军士卒。


    而且不同李茂贞新兵,这些梁军久经训练,面色满是彪悍。


    骑乘良马的骑兵从城池与壕沟间疾驰而过,他们挥舞马刀不断吆喝,马身旁边绑着三三两两的脑袋。


    那些是忍不住饥饿,偷偷出城溃逃的兖州兵卒。


    周围处于营中的梁军,扛着长矛对这些骑兵投去艳羡目光。


    能骑良马便是正儿八经的骑兵,这待遇可与他们这些寻常步卒天差地别。


    只是不同外界军卒兴高采烈,此刻大营核心,一员身穿奢华山纹甲的大汉,大步往军帐中走去。


    核心区满是身披重甲,手持银枪的彪悍甲士。


    他们同样身材高大,配合四米长枪,结成枪阵后曾数次正面击败李克用精锐的沙陀骑兵。


    他们不仅是朱温亲卫,也是野战精锐,由朱温麾下名将杨师厚倾力打造。


    而且如王建的貔虎,朱温也给自己精锐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


    银枪效节都!


    银枪卫看着山纹甲大汉直接放行,路过身边时还举着银枪微微低头,行了礼:


    “葛帅。”


    葛从周目不斜视,随意对着银枪卫点头回礼。


    作为唐末最知名的名将,葛从周几乎打满了整个残唐争霸,而且鲜有败绩,是朱温眼下最看重的首席名将。


    一路畅通无阻,葛从周进到大帐,掀开帐帘,一个外貌寻常,身形中等的汉子,正倚靠在豪华大床上,捧着书打发时间。


    也不知这军营之中,为了运来这床,要耗费多少人力。


    葛从周没了外面对银枪卫的怠慢,刚刚进入大帐,便对着这人行了大礼:


    “梁王,长安的消息。”


    单膝跪地叉手行礼,葛从周将一份书信呈现上来。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这汉子,便是朱温!


    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温是本名,全忠是朱温背叛黄巢投靠唐庭时,唐廷给予的名字。


    从名字不难看出唐廷对朱温的期许,只是后续发展,实在对不起‘全忠’这两个字。


    所以后世多以朱温的本名称呼,而非朱全忠。


    葛从周身形高大,又穿着山纹宝甲,面容虽不算仪表堂堂却也神武非凡。


    但就是这么一个汉子,此刻却对眼前外貌实在寻常的朱温,打起了十二万分的恭敬。


    朱温望着书信,没有立即叫起葛从周,而是合起书,从大床起身。


    “起来吧。”


    随意坐在一旁,拿起一壶热茶给自己倒了满杯。


    葛从周连忙起身,只是从动作看来,他并非是因为跪着难受,而是不敢怠慢了朱温旨意。


    “李晔退兵了?”


    慢慢送茶,朱温甚至连圣人都懒得说。


    葛从周则看着朱温信誓旦旦,面色有些古怪。


    略微犹豫没有立即接话,朱温一边送茶,一边眼神微动,看了过来。


    一股阴狠席卷了葛从周全身,葛从周忍不住心下一颤,连忙回应:


    “没有,圣人发兵一万,正与关中联军十万,于凤翔城外对峙。”


    点点哗啦~


    朱温胸前洒落一片茶水。


    葛从周见状连忙埋头,而朱温保持着送茶姿势,有些错愕的看向那封来自长安的书信。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