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企业陌拜碰壁
作品:《八零军婚:换嫁绝嗣首长后一胎三宝》 白老师哽住,在这个大家都很含蓄的年代,突然有位学生大喇喇站起来,问能拿多少奖金。她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但刚好路过的梁骁却眼睛一亮。
这,就是他要找的人才!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无限动力去突破自己的极限,给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简直是天选打工人!要是这次南交会,这个男学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一定要将这人才留在他们骁启干活!
武建新是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家里贫困,但父母很有远见,认为读书是他们这一代人最好的出路,这才砸锅卖铁供他上了大学。
他也不负所望,每年都以优异的成绩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但这些钱,远远不够。他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奖学金只堪堪能减轻家庭的负担罢了。他要赚钱,赚更多的钱将父母从农村接到羊城来,也让他们瞧瞧大都市的摩天大楼和川流不息的街道。
当他拿到骁启的培训资料时,忍不住感慨,这家公司,活该有钱赚!
因为去年他也凭借自己的路子参加了南交会,去给外商当了翻译。但那个时候,企业大多没有聘请翻译的意识,更不知道语言不通的背后有那么多门道。
所以导致大部分参展商,都是用手语来和人进行沟通,里面许多信息差,导致了多少利益的流失,甚至有许多人事后还被蒙在鼓里。
现在骁启开启的业务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方方面面帮企业考虑到位了!要是翻译们都按照培训标准干活,保准把那些企业,一个个都哄成胚胎。
以后还愁没生意嘛?
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连一个大学生都看得明白的事情。业务员去各企业上门陌拜时,却遇到了困难。
业务员小赵来到岭南国营机械厂,客客气气地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保安。
结果还没开口,名片就被对方两根手指一夹,直接飞出厂子大门外。
“领导没空,你们这些搞推销的,能不能有点眼力见?我们这么大个厂子,是你们该来的地方吗?”保安摆摆手,一脸不屑,将小赵推了出去。
梁骁之前只做低端市场,正是因为大型企业总是抬头看天,和他们这些社会底层有壁垒。就连门口看门的,他都要花巨大的精力维系,层层打点,最终还是见不着说得上话的人。
有些人天真的以为塞包烟就能解决问题。可事实是,有的人天生贪得无厌,惯会用自己手里的那一丢丢权利,尽力去为难别人。
小赵碰了壁,梁骁干脆穿着新买的西服,头上抹得油光水滑,苍蝇来了都站不住脚。
新上牌的科罗娜直接停在机械厂门口,他连车都没下,摁响喇叭。
“这位老板,您这是?”保安小跑过来,这是来了什么大人物?没见过啊?带着疑惑,又不敢得罪,脑子里已经把能猜的身份都猜了个遍。
“我你不认识?过来找你们人事科的主任,赶紧开门吧。”
梁骁戴着墨镜叼着烟,学着那天买车时张老板的暴发户模样,又加上自己发挥,有些桀骜的气势,让保安连多问一句都不敢,连忙开了大门放行。
“啧,往哪边走?”门开了,他却不着急往里进。
保安站在旁边老老实实指了路,在他车窗摇上去那一瞬间,脏话即将脱口而出。
“狗眼看人低的叼.....”毛字没说出口,因为车窗又压了下来,梁骁从里面抛出一包红塔山,直接掉进保安的怀里。
“嘿,谢老板!”完全忘记他刚刚要骂人的初衷,闻着汽车尾气,抱着香烟回到自己岗位上。
梁骁根本就不认识什么人事科主任,不过他江湖老油条了,也没去问那些科员,直接装作找熟人的架势,摸到了主任办公室。
“这位同志,你找谁?”人事科主任一脸懵,怎么没人来通报一声。
梁骁眯了眯眼,往办公室里望了半天,终于找到桌子上的名牌——人事科陈永文。
“陈兄,是我啊,骁启人力公司的梁骁,你不记得了?”梁骁大咧咧走进来,和陈永文握手。
陈主任这会可太懵了,眼前这人看起来好像真不认识啊?但是打扮得看起来很牛的样子,万一他直说不记得是谁,把人得罪了也不好。
可是,这人到底谁啊?该死的,谁来拯救下这个尴尬的场面!
“哎呀,陈兄贵人多忘事,前几天在永利饭店。我们还喝了一杯,还没想起来?”
梁骁纯粹就是胡扯,永利饭店是他们国营厂子领导最喜欢宴请的地方,他就是碰碰运气。万一没碰中也不怕,大不了就说记错了。
“哦!是你啊梁...”
“梁骁!”
“对对,梁老弟!”
还真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陈永文前几天还真去了永利吃饭,还是商务局,还碰到其他熟人,一堆人串着包间敬酒,搞得他全然不记得都有谁。
这会儿,他还为自己不记得梁骁深感愧疚呢。
“梁老弟,你今天来是?找老兄我帮忙?”
人事科可是炙手可热的部门,现在大家都想找大厂的路子,把自家子弟安排进来,都要经他的手。所以其中的油水,不可谓不多。
但他也不是随随便便来个谁的忙都会帮的,比如眼前这个梁骁,才见过一面,要是放平常他肯定懒得管。但今天他都找上门了,而且这人一看就很有经济实力的样子,他不介意麻烦点。
“没有的事,我哪能给老哥添麻烦,今天来是有好事。你上次不是说你们厂要参加今年的南交会的展吗?老弟手底下刚好有几个临时翻译,到时候可以替你们分忧。”
“当真?”陈主任瞬间来劲了。
去年他们参展,货没卖出去不说,还碰上了意国一个机床厂,他们厂长有意购买设备。双方鸡同鸭讲,好不容易买回来,结果还是个二手货!才使用一年,各种维修费用已经堆成了小山高。
最差劲的是,意国还要求我们只许找他们的售后。结果每次包机票酒店把人请到,中间沟通又是一大困难。
厂里新来的大学生都不好使,说得磕磕巴巴,聊胜于无。
今年厂长可是分配了指标,说要招个翻译员。但老大是大腿一拍就决定了,下面的人跑断腿,他上哪弄个编制给厂里养个翻译,平时放着一点用处都没,这不白白浪费了指标和工资嘛。
“老弟,真是临时的?”
“当然,我还能骗你不成,小弟不才,开了家人力资源公司。好多企业都找我们要人,也就是老哥您,不然这两个人我都留不下来。”
“梁老弟你可真是及时雨,以后你就是我亲弟弟了!有啥事招呼一声就行!”
说到最后哥俩把手言欢,勾肩搭背,就差点三炷香歃血为盟了。
梁骁出来时,小赵蹲厂子对面的糖水摊,连忙递上一杯陈皮绿豆沙。
“骁哥,咱们费老鼻子劲,签这么个大客户,结果人家也就招个兼职翻译,干的尽是赔本卖吆喝的事,这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