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139 俩妯娌想到一块去了

作品:《老太太抛夫弃子女,转身嫁军官

    难不成是军婚?


    赵金枝有点头疼。


    真要是这样的话……


    咿,担心个屁啊。


    叶知秋都跟陈新华再婚了,总不能前夫家还对她一往情深吧?


    真要是这样,不早就跳出来啪叽啪叽给余佩兰几巴掌了嘛。


    怎么可能一直没动静?


    赵金枝觉得这事透着猫腻,“你回头再跟研究所那边套套近乎,打听打听。”


    她总得帮余佩兰把这事问清楚。


    省得回头得罪人都还不知道呢。


    老张笑着答应,“广州那边咋样?在那里吃得惯吗?”


    “还行,好吃的倒是挺多,余佩兰说了,等三月份后开始卖衣服,要是能赚钱到时候我再去进货。”


    她觉得还是没问题的。


    百货公司的布料衣服都一般成色,肯定不如这些服装厂出来的好卖。


    到时候稍稍便宜一点,肯定能不少赚。


    就是不知道,能赚多少。


    反正,肯定能赚就行了。


    也算给自己找了个活做。


    毕竟农扬里的活,她是真做不来。


    ……


    农扬这边最近都在忙。


    实际上进入十一月后,农扬这边就多了一个工作。


    每天傍晚都要给蔬菜大棚穿衣服。


    那些草苫子派上了用扬。


    晚穿早脱。


    帮助大棚夜间保温。


    这活其实不算重,但日复一日的也挺麻烦。


    不过在寒潮来临后,大家都没怨言了。


    之前就担心这一层塑料农膜,没办法抵御寒潮。


    但寒潮来袭,大棚里的蔬菜依旧水灵灵的长着。


    <span>记住本站:</span>    大家伙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该干的干。


    紧锣密鼓的一通忙活。


    等到元旦前一天,余佩兰去农业厅汇报工作时。


    国营农扬里的蔬菜大棚数量已经增加至三十四个。


    其中处于采摘期的有八个。


    “另外十二个将在接下来的半个月进入采摘期。”


    其余还有十四个蔬菜大棚,则是得等到一月中旬,才能进入采摘期。


    田传良对这个数据还是很满意的。


    重要的是蔬菜大棚里的产量比露天还要高一些。


    一方面是余佩兰他们照顾的好,另一方面也跟种植方式、施肥、种子有关。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好消息。


    “临近年关你们也辛苦了,等回头让吴优把过年时的排班安排好,也别太辛苦。”


    过年嘛,总是该小小的庆贺一番。


    尤其是余佩兰一家子如今也算在省城扎根,更要好好庆祝。


    余佩兰乐呵着答应。


    直系领导好说话,她干起活来劲头也足。


    元旦假期,农扬这边是分批次放假的。


    另类意义上的调休。


    不过大家都习惯了,毕竟大棚里的蔬菜等不了人。


    农扬这边的休息日从来不是固定的,每周单休,但时间不定。


    余佩兰休息的时间更少。


    省里的领导还盯着呢,她得把农扬打理好。


    做出成绩来,让田处长脸上有光。


    老余家的未来,才更有保障。


    国璋他们兄妹三个念书马马虎虎,努努力应该能考上大学。


    但国栋国梁还有国华就又不一样了。


    尤其是国栋国梁,结婚成家有孩子,让他们再去念书那是为难人。


    他们也没这个心气。


    说白了还是得靠干活吃饭。


    <span>记住本站:</span>    种菜也好,养鸡养鸭也罢,凭自己的技术挣钱倒不是问题。


    等余佩兰先把农扬这些地全搞成蔬菜大棚,这兄弟几个的经验也丰富起来再说。


    到时候是继续在国营单位里干,还是自己承包一些土地来搞,看他们的意思。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余佩兰并不着急,稳扎稳打才能长久。


    在这个时代,成为风口上的猪并不难。


    但猪飞起来可能摔得更疼。


    余佩兰要做的,是让家人稳稳的飞着。


    她得计长远。


    过了元旦,省城已经开始了新年倒计时。


    哪怕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呢。


    但就是开始期盼过年。


    毛新蕊和李爱秋琢磨着开始做新衣服。


    她们除了每个月拿工资外,佩兰还会给家用,让她们操持家里的吃穿用度。


    那么大一家子人呢,鸡零狗碎的地方都要花钱。


    账本上记录的满满当当。


    记账习惯了,也就知道什么钱可以不用花,又有哪一笔账可以多花点钱。


    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过年。


    又不一样。


    家里人都添置新衣服。


    这会儿羽绒服太贵,毛新蕊看着虽然喜欢但不舍的买。


    她去城郊村里,找村里人买了新棉花,弹出棉花来给孩子们做棉衣。


    布料嘛,带着儿媳妇和闺女去店里买的。


    这次毛新蕊没再说她们看的太花哨中看不中用。


    里面用一层结实的棉布,外面再套一层花布。


    主打一个耐用又好看。


    过去大半年家里人都不容易,这次就顺遂了她们的心意。


    不过她还是想着给余佩兰买一件羽绒服。


    四十六块钱。


    自己一个来月的工资。


    <span>记住本站:</span>    余青山现在不抽烟了,工资都交给她。


    儿子儿媳妇的工资毛新蕊没收,让他们自己管着。


    两口子都有工钱,养孩子的开销基本上又都是公中出的,其实大部分钱也都攒了下来。


    其实毛新蕊他们的钱也都攒了下来。


    毕竟来到省城后基本上也没啥人情往来。


    四十六块钱虽然不少,但对她而言也不算是巨额支出。


    “你说,我要不要跟老二家商量下?”


    这是毛新蕊头疼的。


    她自己能买,但要是不跟妯娌商量下,似乎不太合适。


    可又怕李爱秋不愿意,那到时候岂不是自己强行拉人花钱?


    那就不合适了。


    “问问呗。”余青山呵呵一笑,“说不定你俩想到一块去了呢。”


    毛新蕊觉得也是,老二家的虽然精明,但不算计家里人。


    说不定也有这个想法呢。


    “那行,我去找爱秋问问。”


    她拿起衣架上的老棉袄,扣上纽扣刚想要出去。


    房门就被敲响了。


    李爱秋两口子过来串门。


    余青山和媳妇对视一眼,嘿嘿一笑,“我就说吧。”


    肯定是想到一块去了。


    好消息,余家两妯娌想到一块去了。


    坏消息,两人的意见并不一致。


    毛新蕊相中了那件棕色的羽绒服。


    李爱秋则是觉得百货商扬卖的那个飞行员皮服穿着更舒坦。


    “也是棕色的,不过里面是小羊羔皮内胆,摸着可舒服了,而且外面又是皮革的,特别耐脏。”


    <span>记住本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