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东南,晴,有血
作品:《废太子培训班》 “吴家,呵呵,好一个吴家。”
洪武十一年末,松江府。
大明太子朱标,手中拿着的,是一份来自秘司——锦衣卫的情报。
没错,比历史上提前诞生的锦衣卫,如今成为了老朱手里面的一把刀。
江南地区,自宋朝以后,就成为了整个华夏的新中心。
无论是政治、经济,江南富则国家富。
老朱当年也是在这里,干掉了同行竞争者张士诚与陈友谅,最终奠定了洪武朝。
相比起从唐朝后期开始就一直动乱的北方,江南之地真的可以说是人间天堂。
朱标手里面拿着的,是新建立的锦衣卫搜刮来的秘密。
苏州府的大家族吴家,就是支持倭寇的富商之一。
最近这段时间,光是松江府送往金陵城的海防袭击事件,就有十九起!
“好,好胆子!真是让孤大开眼界啊!”
朱标的手都在发抖。
江南之地,京城脚下,居然还敢如此肆意妄为。
这群人,是真的……一点都不带怕的。
一个吴家,就敢如此。
那整个江南,甚至是福建、两广地区,又有多少个吴家?!
“传孤指令,把苏州府上下官员一并拿下,至于那个吴家,夷三族。”
要不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朱标绝对会掉头去苏州府。
苏州府上下,百分之一百和吴家脱不开关系。
现在还是明初,可是倭寇袭击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
一百起倭寇袭击事件中,或许只有十几起是真正的倭寇。
剩下来的,不过是打着倭寇旗号,劫掠当地的土匪。
至于治所中的兵士,算了,朱标知道自己现在去追究也没有意义。
海禁政策下,海防的主动权完全不在自己这一方手中。
水师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朱标这边下手处置苏州府的时候,金陵紫禁城内,老朱也得到了锦衣卫的汇报。
内容,几乎和朱标那边得到的一致。
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老朱的表情,就像是夏日里,忽然爆发的强对流。
眨眼间,便是黑云压境。
“这帮畜生!!!”
老朱知道东南有倭寇,但绝对想不到,居然恶劣到如此地步。
不光是外来的鬼子,还有内部的恶鬼。
内部的那些垃圾,更为可恨!
自古以来,内贼永远是最拉仇恨的。
若是以往,老朱绝对是大手一挥,一个字——杀。
先别问有没有用,就问你,解没解决人吧。
但这一次,老朱忍住了。
“太子,那边怎么说?”
“禀陛下,太子殿下已下令拘拿苏州府上下一干官员,同时查抄吴家,夷三族。”
听到这句话,老朱的脸色稍微有些缓和。
‘只杀吴家怎么够!’
那个吴家,不过是一个隐形利益集团表面上的推手罢了。
苏州府上下,牵扯在其中的,不知几何。
不过,考虑到,这是太子下的令,老朱选择将这件事,直接全须全尾的交给朱标自己去处理。
要杀谁,杀多少,让朱标自己决定。
若真让老朱自己动手,那别说一个吴家了。
整个苏州府上下所有牵扯进去的官员、士绅,一个都别想跑。
“北军出一万人,进驻苏州府。”
老朱最终,只安排了北军的一万人,从金陵城换防到苏州府。
苏州府可不是什么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一万北军足以镇压一切。
派兵过去,主要还是确保不会有人狗急跳墙。
自家的好大儿就在松江府,以防万一,还是得多注意点。
“哼,倭寇!好一个倭寇!”
朱元璋下令,让刑部和兵部,将近些年倭寇侵袭事件做一个统计。
结果,真的让人头皮发麻。
早在元朝时期,倭寇就已经成为了整个东南沿海的顽疾。
其中,绝大部分的倭寇,其实都是沿海的暴民以及世家商贾。
这些打着倭寇旗号,对自己下狠手的海盗们,无比猖獗。
其实不只是东南沿海,朝鲜半岛,甚至一部分东南亚地区,都被海盗弄得疲惫不堪。
朱元璋又不傻,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海禁政策是否真的有效果。
一开始,他的想法很简单。
大明没有能力双线作战。
北元是最大的敌人,必须要赶尽杀绝。
那个时候,近海的张士诚残部,朱元璋是没那功夫和心思去处理。
大海上,明军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为了防止沿海地区成为海上力量汲取的养分,朱元璋下令所有沿海地区的人,都迁往内地。
同时杜绝一切与海外的商贸,甚至包括朝贡体系都差点干碎了。
对于商业,朱元璋涉猎并不多,他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自己这边圈紧了,就不会给海外贫瘠之地的那些流寇发展壮大的机会。
这个想法,证明是错误的。
眼前这些越发猖獗的报告记录,就是最佳的证明。
倭寇,或者说倭寇后面代表的走私、劫掠自己人的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加上朱标带来的那些情报,岛国的金山银山,成为了压垮老朱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海禁政策,到了必须要改变的地步了。
换成别人,敢在朱元璋面前提,老朱是绝对不可能认错的。
唯独朱标不同,况且朱标也没有当面直接点出老朱的错误,而是用事实来证明,旁敲侧击的委婉告诉老朱,要改变海禁政策了。
与此同时,后续的方案,朱标也在筹备之中。
水师的建立,加强海防的同时,也给海关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要杜绝所有的走私,显然朝廷是没那个精力和能力。
但当官方开了口子,海关将成为朝廷税收的重要环节,到那个时候,矛盾就转移到了百官集团与地方势力。
信不信到时候户部、吏部的官员,会立刻摇身一变,充当老朱家的马前卒。
海关的建立,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官员变动。
这里面,除开金钱上的利益,权力上的交换本就是所有人眼中的香饽饽。
等岛国打下来之后,大明的海上政策,老朱一个人已经说了不算了。
到时候,形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就会推动大明这台庞然大物,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