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痢疾

作品:《重生之一路顺遂

    “死丫头,都跑哪儿去了?不知道今天要下地割麦子啊?”


    姜家已经分了家,姜大山身为长子,又要照顾老母,分到了村西边三亩良田。但一家七口,只有他一个壮劳力,自然不够吃喝,还兼租了十亩偏远的荒地。


    如今是农忙时期,不仅姜妍和姜宁要下地,就连一向惯会躲懒的王氏也不得闲,需得顶着烈日跟着一起下地。


    “娘,我在这,二蛋摔晕过去了,大姐去请大夫了!”


    姜宁隔着院墙朝王氏喊道,她可不敢回去跟她当面说,依照王氏的一贯作风,一准要伸手朝自己身上狠狠拧上两下。


    王氏见姜宁旁边站着的是村里名望最高的孙家族长,自然也不敢明着骂姜宁,只是狠狠瞪着多管闲事的俩人。


    李氏目中无人,见了自己总是一副仇人模样,引得村里许多人指指点点。她是恨不得隔壁这一家出点什么大事才好,好替自己出一口恶气。


    “有你孙爷爷看着,没事的,你快点回来!”吃完饭还得下地呢,她可不想饿着肚子干活。


    姜宁不想过去,奶奶卧病在床,王氏肯定要干活,说不定爹还会让姜云也下地。如今王氏肚子里肯定憋着气,而那个家里她除了欺负姜妍就只能欺负姜宁了。


    上辈子姜宁也是被王氏打怕了,见到她黑脸就浑身发哆嗦。


    孙爷爷见姜宁不想回去,以为邻里邻居的,她跟二蛋关系好,害怕他出事,才守着的。


    “虎子她娘,大牛去地里喊二蛋爹娘了,这会儿还没回来,怕是找错了地,我还得去看看,就让宁丫先在这看着吧。”


    李家是外来户,李氏又接连生育了七个女儿两个儿子,一大家子仅靠着地里那点收成,日子之所以还过得不错,主要靠的就是李氏夫妇勤俭持家,吃苦耐劳。


    别人家租地都是找近的、连在一起的租,他们夫妇却都是挑远的、分散的下等田,因为租金便宜。


    王氏眼睁睁看着孙家族长走远了,再看向姜宁,她居然还杵在李家庭院里。


    “回来!”


    “娘,二蛋还躺在地上呢!”姜宁发现,似乎第二次顶嘴就好开口许多。


    “我的儿啊,你怎么了?”李氏嗓门大,一进门这一声哀嚎,着实吓了正在拉扯姜宁的王氏一跳。


    “王青秀,是你?你害了我的二蛋!”


    李氏看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儿子,以为他已经死了,还是被王氏害死的,立即扔下手里的农具,就朝王氏抓去。


    小河村人人都知李氏是个干农活的好手,一把子力气,寻常男人都打不过她。是以此时王氏已经被摁倒在地,脸上还被抓了几道血痕。


    姜宁有意让王氏得点教训,此时装作不敌李氏的样子,到是声音喊得大,又是早饭的时辰,引来村里大半的人围观,王氏恨得咬碎了牙,这顿打算是让她以后在村里抬不起头了。


    大夫虽然来的及时,但二蛋摔的太狠,醒来之后脑子就不大好用了。所以他到底怎么摔下来的,纵然有孙爷爷作证,李氏还是认定跟王氏脱不了干系。


    姜宁眼睁睁看着两家之间的土墙越来越高,墙的那一边除了有李氏偶尔指桑骂槐的话传过来,大半时间还是她的哭声。


    麦收之后,小河村接连下了十几天的雨,不仅耽误了秋种,刚收回家的麦子也受潮,坏了大半。姜宁粗略估算了下,还完租钱,或许就不剩多少了。


    恰这时候,有媒婆上门要给姜妍说亲,说的是柳营村柳家的小儿子。


    上辈子好像也有这么回事,但她不记得最后是怎么没成事的,柳家她也不太熟悉,但李远亭一个远房表弟就是柳营村的,据说柳营村正常人家的男子从不外娶,只有懒汉、穷汉在本村找不到人家,才会外娶。


    这几日王氏天天到处宣扬,她很快就要与粮店老板做亲家了,可见那人家境殷实,难道身有残疾?


    只是婚事定了还没几日,村里到处都在传姜妍是个跛子,断了一条腿,还跟村南头裁缝铺掌柜的儿子暧昧不清。


    姐妹俩一直在屋里舂麦子,等知道这些的时候,柳家已经派人过来退亲了。姜宁到不介意姜妍被退亲,反正这柳家也有猫腻,姜妍嫁过去,她也不放心。


    姜妍前些时日摔破了腿,所以走路有些不稳,现在已经好了,既然是谣言,出去走两日也就过去了。只是裁缝铺的事,事关女子清誉,村里人不会凭空造谣的。


    姜宁看着一脸镇定,刷锅洗碗的姜妍,她似乎根本不在意流言,“姐,你真的跟刘三哥......”


    “宁丫,别听别人乱说!我跟你刘三哥是不可能的!”


    “刘三哥长得好,人也上进,而且我都看见过好几次他送你回来了!”


    姜宁口中的刘三哥正是裁缝铺掌柜的三儿子,只是村里的裁缝铺,只接些裁剪的活,赚不了多少钱。而那裁缝铺的掌柜却足足有五个儿子,除了刘三哥勤奋上进些,其他几个儿子都没什么本事。


    依着姜大山和王氏的性子,没有一份像样的聘礼,是不可能将姜妍嫁过去的。


    “姐,你要是喜欢刘三哥,我有办法!”


    姜妍闻言,放下手里刷锅用的丝瓜瓤,抬头盯着妹妹一张稚嫩童真的小脸,她确实心悦刘三哥,若真的能嫁给他……


    可家里这么穷,她还有弟弟妹妹要操心,何必拖累他呢,再说继母王氏定然会在她的婚事上为难他。


    “你能有什么办法,别说了,快去把羊喂了,一会儿娘过来又该说你懒了!”


    姜宁见她不相信自己,当下也不过多解释,如今王氏心里郁闷,正愁没处发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还是躲着点吧。


    过几天小河村会有一场不重不轻的灾情,村里许多人开始上吐下泻、高烧不止,但那会儿村民不知是吃了发霉的粮食所致,都以为是瘴气。


    “姐,还难受吗?”


    上辈子姜妍并没有得病,倒是姜宁奶奶刘氏抵抗力低,夏季蚊虫太盛,真正得了瘴气,早早去了。


    姜妍摇了摇头,一脸担忧的看向妹妹,“这方法可行吗?”


    姜宁让姜妍装病,然后让刘三哥趁机上门提亲。只是姜妍怕穿帮,自己偷偷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得了痢疾。


    “我告诉爹,说你得了瘴气,他今日就要把你送到村西头的荒地上!”


    村里人怕被传染,在荒地建了座小屋子,让生病的人全都过去住,上辈子之所以死那么多人,也是因为不同病情的人混住,加大了传染力度。


    一旦进了那里等于没了活路,死后也要被烧死,姜妍急忙坐了起来,她只是得了痢疾……


    姜宁扶住她,“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去那里的,刘三哥今天下午就会上门提亲!”


    “爹会答应吗?”


    自从想起来这件事,姜宁就格外小心,她只是隐约记得上辈子青蒿草能治疗瘴气,但具体怎么用,还需要其他什么药材,一概不知。


    是以她熬煮了数日的青蒿汤给家里众人喝,刘氏还是发病了,姜大山怕人说他不孝,刘氏瘴气症状并不明显,只是高烧不止,昏迷不醒,所以并未将刘氏送出去。


    但眼看刘氏不行了,家里也揭不开锅,他需要一口薄棺!


    所以一定会答应刘三哥的提亲。


    毕竟用一个即将病死的女儿换取的是他的孝心,村里人也不会戳他的脊梁骨。


    至于刘三哥怎么说服他爹娘,将老两口给自己准备的棺材板拿出来,姜宁并未细问。


    第二日一早,刘三哥用一口薄棺,带走了姜妍。


    “宁丫,你长大了!”她出嫁离开这个家,也可以放心了。


    “姐,你以后有什么事多和姐夫商量,跟我说也行,别憋在心里。”


    姜宁和姜妍相处这些时日,发现她十分单纯良善,就算明知被人欺负了,也不反击,只会默默忍受。


    大约上辈子跳井自杀也是被欺负的狠了,心里难受。


    “宁丫,这是我这些年攒的钱,你拿着吧,以后给自己备份嫁妆。”


    “姐,你留着吧,你和姐夫刚刚成亲,正是用钱的时候。”


    姜宁一开始告诉刘三哥,姜妍得了瘴气,问他愿不愿娶的时候,他是一口就答应了的,他在家排行老三,纵然出力最多,却是最不受宠的一个,能拿出一口薄棺,想必家里的东西再没有他的份了。有了这笔钱,俩人也不至于过的太窘迫,至于以后......


    愿意什么都不要就为娶一个病入膏肓的女子,姜宁相信,刘三哥一定会待姜妍很好。


    “我还有件事想拜托你,虽然王氏总是打骂你我,可云丫和小虎子都是咱们的亲弟妹,你以后能不能和他们好好相处?”


    “好。”


    “还有奶奶和爹,我不在家,你也要好好照顾他们!”


    ……


    姜妍又絮絮叨叨的给姜宁交代了许多家里的琐事。


    “姐,你还在小河村,不放心可以回来看看,快走吧,姐夫在外边等的着急了。”


    刘三哥请不起迎亲队伍,刘家兄弟几个抬了把椅子权当花轿了。


    姜宁望着渐行渐远的几人,想起了姜妍上辈子的婆家也是这么把她带走的。


    谁知那一走就是永别,留在姜宁最后的记忆里的亲姐姐竟然只有一个孤单瘦弱的背影!


    姜妍上辈子的婆家过几日就会上门提亲,那时姜宁并不在意姜妍会嫁到哪里,所以不知道提亲的人会是谁。


    但那人带了一篮子的麦芽糖,她到现在也还记得那甜滋滋的味道。


    真是阴差阳错,上辈子姜妍是因为一篮子麦芽糖被亲爹嫁到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如今又是为了一口薄棺。难道乡下女子的婚姻就是父母用来易物的筹码吗?


    ps:姐姐出嫁了,下章就是妹妹了。想不想知道姜宁的恩人到底是谁?下章就告诉你们……


    所以我这么勤奋,加个收藏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