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姚青凌招摇过市

作品:《夫君迎青梅入府?我带崽高嫁将门!

    姚青凌离开国公府之后,并未马上回新府。


    有名的、京城贵女们喜欢去的胭脂水粉店铺逛了逛,购买几样颜色好看的胭脂;去了香粉铺子,买了店主的招牌香粉,和她常用的熏香;在绣衣坊买几件颜色俏丽的成衣,又订了一批华贵布料;去首饰铺子买了一整套金镶玛瑙头面,并一副水头极好的绿玉镯子。


    她招摇过市。


    每一家店铺的老板亲自接待,笑弯了眼睛,夸少夫人漂亮,这个衬她那个衬她;每一个见过青凌的贵女都无比诧异。


    “少夫人,你不是死了吗?”灵堂都搭好了,过几日便下葬了。


    听说那展行卓在灵前哭地肝肠寸断,米水未进。


    姚青凌笑呵呵地说:“没有没有……佛祖保佑,我福大命大,从刀口活下命来。这不,深觉劫后余生,赶紧出来转转,多买些好东西养养心情,也旺一下运道。”


    她额头宽阔、面颊饱满圆润,相面的说她眉眼有英气,眼明心亮,是个有福之相。


    青凌不知那位相面师说的是不是真的,但她微笑起来慈眉善目,让人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


    这些贵女和店家都不知道姚青凌去过永宁寺,听说她“从刀口活下来”,都吃了一惊。


    “前几日永宁寺大火,少夫人也去了?”


    青凌一脸后怕的点了点头,又说:“可惜圆慈大师……”


    垂下眉眼轻轻摇头,一脸遗憾难过。


    众人都唏嘘了一番,有说谁家的祖母去了永宁寺,到现在还惊魂未定,躺在床上休养;谁家的小姐回来就大病一场,身边离不开人,疑神疑鬼的;还有的得了失语症,话都说不了了……


    大家又是一阵唏嘘。


    “少夫人,你可真勇敢。不但能从那些歹徒手里活下来,恢复得还这么快,都能出来逛街了。”


    “你们可别忘了,少夫人是先忠勇侯之女。将门之女,哪有胆小的……”


    得益于前些日子,姚青凌在闹事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人们想起了十年前的明威将军和他的妻子,姚青凌将门之女的身份也拾起来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议论了好一会儿;她们把姚青凌当成女中豪杰,送了好多东西。


    姚青凌没收,但说过些日子要办一个法会,请德高望重的大师在永宁寺原址上做法事。


    “……这些东西,便代表各位的心意,送给那些在那场灾难中丧生的生灵。你们说可好?”


    “少夫人宅心仁厚,就按照你说的办。”


    很快就有人想到去通知那些从永宁寺活下来的贵人们,叫他们也出点银两,消灾解难。


    毕竟摊上这么大的事,都觉得不吉利,急需去去晦气;也是安抚冤魂,不要再纠缠,生病的人也能早日好起来。


    姚青凌放出了消息,让别人去卖人情也好,搭关系也罢;她是这场大法会的主办人,可以获得威望。将来那些权贵,也会与她有所联系。


    但她做这件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助力——和离。


    “对了,少夫人,那夜你在永宁寺……听说那周芷宁所住的帽儿巷,也被流民袭击了……”


    说话的人意味深长地看一眼青凌,没往下说。


    但越是不说,越给人遐想空间。


    人都没死呢,丧事就办起来了;很多人在那一晚,在云来客栈看到了周芷宁身边有展行卓陪伴。


    这岂不是更加印证了那首童谣?


    姚青凌真可怜。


    很多人看青凌的眼神都是同情的。


    这位贤妻,太忍让了。


    青凌淡淡笑了下,笑容有些凄苦。


    说还有其他事,便离开了,没再与那些人深入诉苦。


    可她越是这样,就越令人心疼。


    她走的时候,马车上堆了很多东西,除了她自己买的,便是那些贵女们捐送法会的。


    姚青凌“满载而归”,上了马车就没了半分凄苦的模样。


    她神色清爽,眼神凌厉,冷得像一把刀子。


    桃叶疑惑:“小姐,为何我们还要回新府?”


    “大长公主虽然没有表态,可和离既然摊开在台面上了,我们搬去铜锣巷住着,不是更舒服自在?”


    桃叶一点也不想看到姑爷和那个女人。


    青凌道:“我还未正式和离,如果回娘家,旁人也就当夫妻吵架;可我若是去铜锣巷单住,便是给人递把柄了。”


    前些日子她没回新府,展行卓便给她捏造了一个野男人出来。


    哪怕她去客栈住着,人来人往有人见证,他们也会给她按上一个不守妇道的罪名。


    姚青凌又说:“即便是和离了,铜锣巷的房子,我们也住不得,得回侯府去。”


    桃叶的腮帮子鼓了起来:“为何?”


    她也不喜欢侯府;侯府那些人对小姐也不好。


    青凌摇了摇头,没与桃叶详细说明。


    她轻轻抚了抚肚子。


    ——忠勇侯府还未请封世子。


    大伯的长子太庸碌。


    他原先的九品官,靠着捐官才得来的,之后靠着国公府才升了个六品官,不是个能撑起门庭的。


    三房的长子讨好祖母,步步筹措,想要世子之位。


    侯府内部明争暗斗,也没把侯府斗兴旺了。


    马氏坚决不准她和离,就是想靠着国公府,吊着侯府的一口气,继续享用他们的荣华富贵。


    可那是父亲用命挣来的忠勇府啊!


    姚青凌每次看到侯府成了那样,心里都很难受。


    如今父亲一脉有了名正言顺的传承……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继承侯府呢?


    姚青凌有这个想法,但谁也没说,包括桃叶。


    她又去了一趟铜锣巷,找到蔺俏,交代她去办一件事。


    她给了蔺俏五十两银子,让她去市井,找说书人编故事,把明威将军与他妻子的故事在茶馆酒楼宣讲。


    又给了二十两银子,叫她再去找那些乞丐,把童谣再唱起来。


    这次,是姚青凌自己编的童谣。


    童谣说的是,流民的凄惨生活,而权贵却躲在庇护伞下高床暖枕;流民的悲伤无处宣泄,他们听说了案犯余孽住处,烧了冒儿巷报复。


    蔺俏捏着银子:“就这些吗?”


    同时微微歪头,心里想,怎么跟哥哥想的差不多。


    将帽儿巷的火,烧到朝堂上去。


    不过,少夫人编的歌谣比哥哥的好听;就是,哥哥的更能让她记住。


    少夫人的歌词,太文绉绉了。


    蔺俏挠头,努力记下来。


    姚青凌点头:“暂时这些,够了。”


    直到青凌回到新府,看着展行卓撕碎了和离书,以及他自己新写出来的休书,她才发现,那童谣,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