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牛和熊卫入伍
作品:《拐个神君去种田》 孙芬回去后又哭了一场,可如今已经是板子上钉钉子的事情了,改变不了。
“卫儿,你这是何苦呢,且不是想要了娘的命!”
田立在一旁宽慰,“干娘,卫弟很厉害的,你不用担心,让雪儿再教他几招,也好防身。”
孙芬她只是难受,也知道事情再无转圜之地,但她就是难过啊。
想着战场上的凶险,还要面对戎族,那是多恐怖的事情。
“是,立儿说得是,咱们这就去找雪儿!”
其实他们不来找,雪枝早就做好了打算,这两人她虽然很有信心,但还是得嘱咐一番。
雪枝连夜抄了两本自创的拳法手册,里面画了小人儿,各种招式活灵活现,如果能学会,一般的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此时李寻和熊卫都在雪枝家。
“这两本册子,你们千万要收好,没事的时候练一练,还有这是我炼制的创伤药,独此一份,这是跌打损伤丸,每人一罐!”
雪枝让春儿将东西递给两人,每人手上的都是一样的,没有厚此薄彼。
雪枝还从怀中取出了两个小竹筒,“这丹药只有三颗,一人一颗,关键时候可以保命!”
李寻摩挲着手里的竹筒,没有说话。
熊卫倒是很开心又很激动,这可是雪儿给他准备的啊,他好欢心,雪儿心里是想着他的,只是李寻也有,还是一样的。
不过无妨,李寻姓李,相当于雪儿的哥哥,可是他不同,说不定雪枝待他是真不同的。
雪枝全然不知面前人的小心思,抬头间,熊卫收回了炽热的视线。
“好了,就这些,其他的你们自己准备吧!回吧!”
话音刚落,孙芬和田立风风火火的进来了,“雪儿啊,亲爱的雪儿,我最爱的雪儿,你可得舅舅卫儿啊,你箭术好,教教卫儿好不好?”
等孙芬看到院子里站着的儿子,再看看他手里的东西,“雪儿,这些都是你给卫儿的?!”
“娘,这都是雪儿给我的,你看,有武功秘籍,还有药,你放心,雪儿都想到了,咱们回吧!”
孙芬被熊卫拉着出院子,她扭过头看向雪儿,“不用再让雪儿教教你箭术吗?”
“不用了,咱回吧,娘!”
孙芬就这么被自己儿子连拖带拽地拉了回去。
雪枝无奈的摇摇头,也是爱子深切啊。
三日后,雪枝和田立松二人去了梨花镇。
孙芬也吵着要来,被熊书拦住了,“你就不去了,保不齐到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立儿去!”
雪枝也难得的过来安慰一句,“孙婶,放心吧,我和立姐姐一定把他们送到,放心,他会没事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孙芬看着雪枝就觉得心安,再加上雪枝说她的儿会没事的,更是觉得踏实。
“好,我信你的,雪儿,你说卫儿会没事他就会没事!”
雪枝被神仙指点一事如今在全村里都传开了,大家也都默认了,但是谁也没提。
毕竟这事如果不是真的,哪有李家村的现在。
所以看到那本“武功秘籍”,孙芬笃定定是神仙传授给雪儿的,有这东西,他儿子定会平安回来!
四人上了马车,冬儿赶车。
要离开李家村了,李寻和熊卫都有些失落,面前的是不确定的未来,后面的是他们的家,也是以后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支撑他们活下来的寄托。
“去了战场一定要听从指挥,切不可争勇,报名更重要!”
雪枝交待着,两人频频点头。
“我会想办法让他们将你们分在一起,如此也有个照应,你们需要我去找韩将军打个招呼吗?”
两人头摇成拨浪鼓。
“行吧,也好,靠自己才是最好的!”
到了梨花镇,才进镇就有官兵在那里登记,十分显眼,一群青壮年聚集在一起,多数都背了打了补丁的包袱。
李寻和熊卫在人群中十分突出,因为他们的衣裳是最好的。
两人排队去登记,随后官兵给他们各自发了十两银子。
李寻将银子给雪枝,熊卫给田立,不过两人都没收。
“拿着吧,你们以为在军营里就不花钱了,你们拿着,说不定到时候有用,再说,家里也不差钱。”,田立又将银子塞了回去。
雪枝看到官兵堆里站了个中年人,那人衣着同其他人都不一样,似乎是这里的头儿,雪枝当即上前。
“大人,您是这里的老大吗?”
雪枝两扇睫毛一闪一闪的,用同龄人该有的稚嫩语气问道。
“哈哈,小姑娘,你找我有事?”
雪枝将手中一锭银子塞进那人手中,“大人,这两个是我哥,你可以将他们分在一处吗,一个叫李寻,一个叫熊卫。”
那人寻思怎么哥哥不一样信,不过看在银钱的份上当即答应了下来。
“放心吧,小事一桩。”
雪枝甜美一笑,给那人挥了挥手。
随着修炼速度提升,雪枝也长了些肉肉,不再如之前般干瘦,配上她这幅无辜的笑容,看来了有些可爱。
那兵头儿找了个了没人的地方,拿出银子看了看,足足二十两,他们在军营,得好几年才能挣到这么多。
不由地看了一眼熊书和李寻。
等雪枝回来,田立拉着雪枝,“雪儿,你刚才是?”
“立姐姐,他们俩应该能分到一处了。”
“真的吗,太好了,这样他们可以有个照应。”
姐妹俩在梨花镇采购一番,秋儿才架着马车回李家村。
李寻和熊卫随着新兵们在梨花镇外住了两日,等所有新兵到齐,几十人的小队才往附近的驻军走去。
果然,李寻和熊卫被分在了一个伍,伍长是一个有一年兵龄的瘦高男子,叫王四,大家都称呼他四哥。
王四是个严肃但十分公正的人,李寻和熊卫很快适应了驻军的生活。
无非就是训练和整理内务。
只是因为周国百废待兴,军队的待遇也不是很好,好在衣裳没有补丁,还有一身换洗的衣裳,新兵都能领到一床新被褥,只是这被褥得一直带着,即使是换了军营。
两人刚适应驻军的生活,伍长就让他们收拾被褥,准备拔营去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