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下山开荒

作品:《拐个神君去种田

    为了吃这两颗人参,一家人硬是饿着肚子等了好一阵。


    香喷喷地人参鸡让肚儿早就咕咕叫的一家人按捺不住食物的诱惑。


    雪儿爹将一大盆的人参鸡端上桌,新镶的木盆还带着梨花木的清香,盼儿和星儿乖乖地坐着,虽说很想吃并未着急忙慌。


    “娘,这个大鸡腿给你,娘,这个是你的。”,雪儿娘将最肥的两个鸡腿给了两个老人,剩下的两只鸡腿给了两个孩子,大家自然是没有意见,理应这么分。


    原本李小兰觉得孩子太好,不受补,是雪枝说没关系,李小兰才让两个孩子也吃人参鸡的。


    的确,孩子不能大补,但盼儿和星儿不同,山上几月,每日都在进补,补的是长居山的灵力,况且他们之前底子很差,补一补也没什么的。


    吃完人参鸡,所有人要么躺着,要么坐着打盹儿。


    雪枝也进房间捏法决开始修炼,无数的光点绕着竹屋打转,循序渐进地进了雪枝丹田处。


    雪枝取出十只荷包,将灵石注入其中,泛起光华的荷包在雪枝收回灵力的那一刻归于平淡。


    等雪枝出来时,一家人又各自忙碌去了。


    “雪儿,雪儿,没想到这人参效果如此好,直觉全身充满了力气!”


    王芒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雪枝,雪枝点头,“看样子,咱们一家身体的亏损已经得到了调理,小叔,你继续翻土吧。”


    不过半日的功夫,山上的几块土全部被翻好了。


    就连雪儿爷都觉得身体回春,感觉回到了二十几岁那般精力充沛。


    雪枝思量,既然大家身体亏损恢复,看来是有必要教他们一些基本的修炼之术和防身之术。


    翌日,雪枝最先起床,雪枝在千年前就学会了在睡梦中修炼的门道,即使入睡,周身灵力运转,这也是她为什么在十四岁的年纪就破除肉体凡胎的禁锢,在一百岁时顺利成仙的缘故,总之就是悟性太高,且是无师自通。


    清晨的长居山空气尤为清新,雪枝躺在躺椅上,看着周围的景色。


    “雪儿,怎么不多睡会儿?”,是雪儿奶的声音,听着似乎年轻了许多。


    “奶奶?”


    雪枝转头之际,见到的雪儿奶花白的头发消失不见踪影,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不见,活脱脱恢复了青春。


    此时屋里的其他人也伸着懒腰出来。


    “娘?!你是娘?!”,雪儿爹惊呼。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雪儿奶原本也没注意,这会儿终于发现自个儿声音变了,变年轻了。


    “老婆子!你变年轻了!”,雪儿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再揉。


    雪儿奶捧着脸,眨巴着眼睛,看着围着她的孩子们,“你们在说什么?”


    “娘,你白头发没有了,脸也年轻了!”,雪儿娘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婆婆,不可思议道。


    再看看身旁的李小兰,肌肤白里透红,和昨日那粗糙的妇人简直判若两人。


    伸出手来,雪儿娘发现她手上的茧子都没了,简直就像有钱人家夫人的手,嫩如青葱。


    好一会儿,一家人才接受现实,所有人都变年轻了,精气神也好了太多,除了雪枝,她什么也没有变。


    “雪儿,那人参如此功效,简直了得,我们简直就是挖到宝了!”


    雪儿爷知道定是那人参的功劳。


    “是的,上仙说这山上的人参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对凡人来说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其他的人参就让它们长在地里吧,咱们也不能多食,如此也够用了。”


    “雪儿说得是,这人参的事以后咱们一家人便烂在肚子里吧,谁也不能说,即使是你们以后娶妻生子,能不能做到?!”,雪儿爷看着王芒和阿牛道。


    阿牛忐忑地看了一眼雪枝,王芒却当即赌咒发誓,表示绝对不外露一句。


    盼儿和星儿也学着叔叔的样子发誓,“我和妹妹也绝对不会说出去的,只有自个儿知道!”


    雪枝倒是无所谓,不过人参罢了,这山里多得是,但在雪儿爷看来,这些人参实在太多精贵,即使是皇家贵胄也不可能触及到的。


    一家人太兴奋了,雪枝打消了之前的打算,也不着急,慢慢来吧。


    由于山上的地已经翻好了,一家人便商量着下山去开垦,如今山下都是荒地,准确的说李家村被这场洪灾变了个样。


    雪枝将李小兰缝制的荷包取了出来,分发到各自手上,“这荷包便是进山的钥匙,下山时记得带上。”


    众人郑重地接过荷包,盼儿和星儿拿着荷包兴奋地围着雪枝转圈圈。


    “大家伙儿都听到了,这荷包金贵得很,弄丢了可就没有了,你们别枉费了雪儿的一片心意!”,自打雪儿爷恢复了精神,便开始当家做主了,这一家之主自然该严厉的便要严厉些。


    “知道了,爹”


    “知道了,爷爷。”


    “知道了,外爷!”


    众人齐齐答道。


    早饭下肚,一家人便准备下山去看一看,盼儿和星儿尤其兴奋,毕竟在这山里好几个月,也想到山下去看看。


    李小兰和雪儿娘收拾了一些干粮和烙饼,几个男人扛着锄头和柴刀。


    山下的土也被晒得差不多了,干湿正巧合适。


    雪儿爷看着周遭,有些感慨,“好在咱们上了山,这是一点儿也看不到曾经李家村的影子啊!”


    “欢儿他爹,你说咱们村的人还会回来吗?”


    “我们在镇上听说如今官府在遣返流民,要么就近安置,要么哪里来的回哪里去,怕是有人会回来的。”,王芒道。


    “爹,如今我们该开哪些地呢?”,雪儿爹征求雪儿爷的意见。


    “我们家原本的屋基在这里,背靠长居山,以后要建房,便还在原处吧,原本咱们家的地就不少,还成片的,我也不贪心,便按照之前的地界开吧。”


    雪枝倒是同意雪儿爷的说法,不是他们的他们也不会要,既然自个人的地很多,也没有必要去拿别人的。


    这次山洪将李家屋基前冲了一口塘出来,背靠山,前靠水,果真一块好屋基。


    “爷爷,等地开好,咱们把这池塘打理出来吧。”,雪枝建议。


    雪儿爷也觉得甚好,尤其这还是雪儿的建议,“好好好,咱们这些日子辛苦些,等地开好,种好了土豆和地瓜,便把池塘清理出来!”


    所有的男人都没有意见。


    如今家里只有土豆和地瓜可以种,虽然有些麦种,但也只够在山上种,况且雪枝说过山上灵气葱郁,山上种出来的肯定不一样。


    但山下也是不能放弃的,毕竟一家十口人,以后说不定还会添人口,自然是要多多备些粮食。


    药材是管钱,可一旦天下太平,药材也不再稀缺了,一家人得做几手打算。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