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买院子

作品:《四合院:开局新厂医遇发烧秦淮如

    刘大爷叹了口气。


    “这孩子命苦,爸妈早没了,从小跟着我过,好不容易进了药材站,算是有个安稳工作。”


    易平心里了然。


    难怪刘雅看着比同龄姑娘沉稳些,原来是从小跟着老人长大。


    他笑了笑。


    “药材站的工作好,稳定,还能接触到不少懂行的人。


    以后要是有药材方面的问题,说不定真要麻烦你。”


    刘雅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扒拉着米饭,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吃完饭,刘雅收拾碗筷。


    易平和刘大爷拿着手电筒往院外走。


    “刘大爷你在门口等等,我自行车停另一边的。”


    说完,不等刘大爷开口几步拐弯。


    易平从空间里取出辆自行车。


    他跨上车,骑到刘家门口对刘大爷说。


    “刘大爷,我载您,快些。”


    刘大爷愣了一下,没想到易平还真骑了自行车来。


    而且看他的架势,力气好像还不小。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了上去。


    “小心点,晚上路黑。”


    易平脚一蹬,自行车稳稳地往前驶去。


    自从服用了初级体魄强化药水,他的力气和耐力都大增,载着刘大爷丝毫不觉得累。


    蹬车的速度也比平时快不少,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傍晚的凉意。


    二十多分钟后,两人到了东四胡同的院子门口。


    刘大爷掏出钥匙打开大门,院子里杂草半人高。


    手电筒的光扫过,能看见正屋的门窗都还完好,青石板铺的地面虽然落了灰,却很平整。


    易平启动透视,扫过院子。


    正屋的地砖下没有藏货,厢房的炕洞里也空空的,是个干净的院子。


    “这院子以前收拾得干净,就是空了两年,杂草多了点,清理出来就能用。”


    刘大爷在一旁介绍。


    “正屋的梁都是老松木的,结实得很,下雨天也不漏。”


    易平点了点头。


    “院子不错,位置也清静。”


    从东边的院子出来,两人又去了南边的临街院。


    这院子比东边的小些,门口就是胡同。


    易平扫了一眼,院子里没什么问题,就是厢房的窗户有点破,需要修修。


    “这两处院子您觉得怎么样?”


    刘大爷问,语气里带着点期待。


    要是易平能买下,他能拿到十块一处的介绍费。


    “都不错,”


    易平点头。


    “明天去看看西边的三进院,要是合适,三处都想拿下。


    您能不能约房主明天见面,商量一下交易的事?”


    “三处都要?”


    刘大爷惊喜得声音都高了些。


    “行!我明天一早就联系房主,明天晚上让他们在东四的院子等着,咱们一起谈。”


    易平看了看手表,距离容貌改变丸的效果消失还有半小时,得赶紧送刘大爷回去。


    他跨上自行车。


    “刘大爷,时间不早了,我送您回去。”


    自行车飞快地往回驶,刘大爷坐在后面,还在兴奋地说、


    “西边的三进院真不错,有个大地窖,能放不少东西,您要是买下来,以后存药材或者别的都方便......”


    没一会儿,两人到了刘大爷家胡同口。


    易平停下自行车、


    “刘大爷,我就不进去了,明天下午我来接您。”


    “好!明天我等你!”


    刘大爷下车,还在叮嘱。


    “记得早点来,房主说不定会提前到......”


    易平点点头,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往胡同外走。


    他能感觉到脸上的皮肤在微微发热,知道容貌改变的效果快消失了。


    刚骑出胡同口,拐进没人的小巷,他就感觉到脸上的轮廓在变化,赶紧停下车,摸了摸脸。


    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样子,颧骨变窄了,眉毛也恢复了之前的形状。


    “还好赶上了,”


    易平松了口气,把自行车收进空间,沿着胡同慢慢往四合院走。


    晚上的胡同很安静,只有路灯投下昏黄的光,偶尔能听见狗叫两声。


    他心里盘算。


    明天要是能顺利买下三处院子,以后再有个女人也有地方住了。


    回到四合院时,已经快十点了,一大妈还在等着他,见他回来,连忙问。


    “去哪了?这么晚才回,饭都给你热了两次了。”


    “去看了个病人。”


    一大妈给她倒上热水。


    “快泡脚,早点睡。”


    ...


    ...


    第二天下午两点,易平提前跟杨厂长请了假,说是要处理私人事务。


    他背着帆布包,里面装着七根小黄鱼。


    东边和南边的院子各两根,西边的三进院三根。


    空间里面的小黄鱼正好留着也没用,还不如换成房子。


    到了东四胡同的院子门口,刘大爷已经在等着了。


    身边还站着三个戴着帽子、围着围巾的男人,脸上都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显然是不想被人认出来。


    毕竟私下买卖院子不光彩,谁都不想惹麻烦。


    “来了?”


    刘大爷压低声音,给双方介绍。


    “这位是想买院子的先生;


    这三位是房主,东边院子的李大哥,南边院子的张大哥,西边院子的王大哥。”


    三个房主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眼神里带着警惕。


    他们都是以前的大户人家,现在日子不好过才卖祖宅。


    心里本就不是滋味,加上怕被人举报,更是谨慎得很。


    易平也没多寒暄,开门见山、


    “院子我昨天看过了,东边和南边的二进院,各要两根小黄鱼;


    西边的三进院,三根小黄鱼,没问题吧?”


    李大哥和张大哥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这个价格比他们预期的还高些,算是满意。


    王大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


    “西边的院子是三进院,还有地窖,三根小黄鱼......”


    “王大哥,”


    刘大爷连忙打圆场。


    “这价格已经不低了,您那院子离城里远。


    现在也没人住,能卖这个价,算是不错了。”


    王大哥想了想,也知道现在不是挑的时候,点了点头。


    “行,就按你说的价。”


    易平从帆布包里拿出用油纸包好的小黄鱼,分成三份,递给三个房主、


    “你们点点,没错的话,把房契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