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您闺女跟我同一天?

作品:《被亲儿赶出惨死,重回七零她将女儿当宝

    两人话没说完,就被其他事情打断。


    车厢里不知道隔壁像是因为小孩子的事儿,先是吵了起来,后头就打起来了。


    等乘务员到了进行调解,双方才终于消停下来。


    这么一打岔,原先的话头也给忘了。


    要出差,沈兰今天本来就起得早,于是就闭目养神了。


    丛零刚跟对方搞好点关系,自然不可能在人家休息的时候打扰。


    于是也跟着睡了过去。


    等到了苏城,沈兰顺势提出了邀请。


    “丛小姐有什么要逛的地方么?”


    丛零有些腼腆地将头发捋到耳后,“我是想着第一天看看江南水乡,第二天去参观一下苏绣。


    然后随便走走也就罢了,倒也没有很好的规划。”


    沈兰听到她提到苏绣,眼睛一亮。


    “哎,我们行程差不多,我也是为了苏绣来的。


    丛小姐要是不介意,那咱们一起?”


    其实沈兰能猜出这闺女是冲着她来的。


    毕竟刚谈了合作,然后出行的目的地一致,甚至连火车都是一趟,哪有那么巧的事儿?


    不过她倒也不反感就是了。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去够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没伤天害理的,有啥不应当的!


    丛零就等着她这句话呢,哪有不应的?连忙点头,“好啊,沈姨!”


    沈兰也是第一次来苏城。


    三人走出苏州火车站,最先扑进鼻腔的是潮湿的水汽,和混着街边小吃摊飘来的桂花糖粥香。


    站外的石板路被秋雨浸得发亮,青灰色的砖缝里还嵌着经年累月的青苔。


    偶尔有穿蓝色卡其布褂子的老人,推着吱呀作响的木质独轮车走过,车上码着刚从太湖捞来的银鱼,用芦苇叶裹得整整齐齐。


    丛零来之前查过一些资料,主动担起了‘向导’的工作。


    “沈姨,咱们往观前街走,那边能找到带水阁的客栈。”


    “好。”


    沈兰随着丛零往前走,打量着江南水乡人家的生活。


    说真的,偌大一个华国,南北中差异真的是很大,又各有风味。


    苏城路边的房屋多是白墙黛瓦,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风干的红辣椒和玉米,有些人家的窗棂上还雕着精致的 “回纹”,只是漆面已有些斑驳,露出底下浅棕色的木头纹理。


    偶尔能看见几栋刚盖起的两层红砖小楼,墙面还没来得及刷白,与旁边的老宅院形成鲜明对比,像是给老苏州带来了几抹新鲜色彩。


    沿街的铺子多是敞开式的木门,门板上用红漆写着字号。


    她们路过的地方,就能看到绣庄的玻璃柜里摆着几幅苏绣小品。


    老板娘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绷架,指尖的银针上下翻飞,嘴里还哼着软糯的吴侬小调,看起来真是相当惬意。


    糕点铺前围着几个穿校服的孩子,攥着几分钱,踮着脚要买一块桂花糕,老板的笑着用油纸包好,还额外多塞了一小块碎糕。


    走到护城河边时,沈兰停下了脚步,驻足观望。


    河面上飘着几艘乌篷船,船夫戴着斗笠,穿着藏青色的蓑衣,手里的橹轻轻一摇,船身便缓缓向前,搅碎了水面上的云影。


    岸边的石阶上,有妇人蹲在那里洗衣,木槌敲打衣物的 “砰砰” 声,混着船夫的号子声,还有远处工厂传来的隐约汽笛声,凑成了属于苏城独特的气息。


    沈兰不由得发出感叹,“可真是好看。”


    丛零极少有可以安下心来好好赏景的时候,也不由得附和,“是啊,真美。”


    说来好笑,她活了三十年了,从一个想死的人走到今天,她真的万分感谢曾经自己努力挣扎的自己。


    可没有一天,她是从容、安心地享受着生活。


    生活于她而言,就是必须紧紧抓住自己想要的一切,绝对不允许自己有再下落的可能。


    那些地狱般的日子,她真的是受够了,也再也不想踏足半分!


    像今天这样难得地感觉放松,就连丛零自己也感到神奇。


    “沈姨,您看那边!” 丛零指着河对岸。


    沈兰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几座石拱桥横跨在河上,霞光升起,映照在河面上,水面也泛起斑斓的颜色。


    很快,天边的霞光就褪成了浅灰,陆陆续续的,街上的灯光亮起。


    苏城的夜晚降临了。


    风里又飘来一阵桂花香,比刚才更浓了些。


    沈兰拢了拢自己身上的衣服,侧头看向身边的丛零,只见她眼里笑意盈盈,似乎也被眼前的美景所感染。


    瞧见她衣服穿得单薄,沈兰将自己身上的披肩解下,披到了她身上,丛零受宠若惊。


    “不不,这怎么能行。”


    这辈子,没有人给她披过衣服。


    就是对她最好的养母,也不过是提醒她一句‘天冷了多穿衣’。


    哪怕是这样,丛零也已经足够感激。


    “有什么不行的,仔细点儿可别感冒了。”


    也不知道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是因为眼前景色太好看,丛零莫名的有点想哭。


    至亲的人没有人会在意她的死活,可这一丝温暖却从陌生人这里感受到了。


    她突然就有点愧疚起来。


    毕竟她接近人家,是带着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人家本不必对她这么好的。


    丛零到底还是没忍住泄露了一点心底的脆弱,“沈姨,你人真好。”


    沈兰听出她的鼻音,低头瞧她。


    “咋了闺女,是想爸妈了么?”


    丛零努力想要让自己的神色恢复得像平常那样得体,可是很难做到。


    她半哭半笑一样,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表情。


    她为沈兰那一声亲切的‘闺女’感到莫名的窝心,又因为‘想爸妈’一句觉得难堪。


    她没有会想她的爸妈。


    她轻轻摇了摇头,“没有,就是风糊了眼睛。”


    沈兰没有继续再问,怕又问到人家的伤心事儿。


    不过不知怎的,沈兰就是特别心疼这闺女。


    可能是因为,她也是一个人到了国外,跟老二有相同的境遇吧。


    一想到老二,沈兰又止不住在心里叹气。


    “对了,火车上的时候你不是问我咱家老二的年龄外貌么?”


    丛零愣了一秒,这才回过神来,赶紧点头。


    “是,您可以跟我说说,以后我也托人多留意着些。”


    两人并排走在前面,陈卫东跟在后头拿着行李,几人穿过小巷回廊。


    “我闺女是55年6月的。”沈兰轻声说道。


    闺女?原来不是儿子啊!


    丛零连忙说道,“巧了,我也是55年6月的,6月17。”


    沈兰低垂的眉眼瞬间一变,“55年6月17号?”


    丛零疑惑地点了下头。


    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儿吧?


    沈兰脑子已经开始发懵,掌心紧紧攥紧,冷风呼啸而过,像是灌进了她的心里,但她甚至都来不及感觉冷。


    她看着眼前的姑娘,半晌,轻摇了下头。


    没说是,也没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