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他前头那个媳妇儿不是死了么?

作品:《被亲儿赶出惨死,重回七零她将女儿当宝

    沈兰又观察了一天老大的工作表现。


    出乎意料地满意。


    她跟自己提出要给员工编号,以后女工每做一件衣服,交货的时候就写上编号加数字。


    这样既能知道是谁做的衣服,还能知道这个人一天做了几件衣服。


    然后也增加每天交货的时间,中午一次,下工后一次。


    这样质检的速度也能更快。


    沈兰对她的想法十分赞赏。


    随着厂里订单越来越多,制度上沈兰也想了很多完善的措施。


    给员工编号这事儿可以说老大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非常好!”


    沈兰对老大肯动脑筋给予了十二分的肯定。


    张永纯本来是挺忐忑的,毕竟从小到大她好像就没做成啥事儿。


    但没想到她妈会这么直接的夸奖她,她高兴得脸都有点红!


    “妈,我一定会好好干的!一定会!”


    沈兰笑着从办公室的抽屉里拿出一本便签贴。


    “这个,以后让她们做好衣服后就贴到衣服上,按你说的,写好自己的员工号和数字。


    你检查的时候如果衣服没问题,那就撕掉。


    如果有问题,那就留着这标签,让她们返工!”


    张永纯看着这便签贴眼神亮起。


    “妈,这可真是好东西!”


    她原本想的是每天发点小纸条让她们写。


    可用小纸条的话容易掉,掉出来后说不定还容易丢。


    然后她就想用透明胶,就是麻烦点。


    可现在有了这种便签贴,那就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妈,你早想到了?”


    要不然她妈怎么会提前就把便签贴给准备好了?


    “也是刚想到的,你跟妈想一块儿去了。”


    张永纯听她妈说她们想一块儿去了,那是更高兴了!


    现在更是恨不得一脑袋都扎进服装厂里,再好好研究到底厂里咋样才能更好!


    沈兰设想的是厂里最多有上千的员工,所以按照所有员工们进厂的顺序已经给她们都编好了号,就是老大也有。


    “你把编号给她们发下去,今天起就正式执行!”


    张永纯接过她妈递过来的纸,立马应道,“好的妈,我这就去跟她们说!”


    “等等。”沈兰叫住老大。


    “嗯?”


    “你那个姑妈咋样了?没再作妖了吧?”


    原来是为这事儿,张永纯挠了挠头,将姑妈说的话一五一十说了。


    沈兰白她一眼,“一个绿豆糕能有多大?要是肚子疼后半夜肚子就疼了,还专门选在你出门的时候疼?


    爱国还在家的时候你姑妈咋不疼?这种话你也信!”


    张永纯满眼的不可置信。


    昨天跟爱国回家,姑妈那脸叫一个惨!


    她拉着自己的手一个劲儿地道歉,还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她看姑妈那样,当时就心软了,甚至还觉得很愧疚,以为真是她和她妈误会了姑妈,还将人打了一顿。


    为这事儿,她和爱国还商量着拿出了二十块钱让姑妈去看医生。


    要真是假的,那姑妈也太可怕了点吧?


    沈兰笔头轻敲了一下桌面。


    “往后你要是干得好,妈是想要把服装厂更多事儿交给你打理的。


    你性子软,这在管理上不是啥好事儿!


    所以你得改!”


    张永纯感觉她妈笔头敲在桌上的声音,就跟敲在她心头一样儿,心也跟着一惊一惊的。


    她眼眶都有点红,没想到她妈竟然那么相信她,还想过把更多事儿交给她!


    “你姑妈不是个省油的灯,心眼子多那是得很。


    你往后看人要多留个心眼儿,觉得再好的人,也不要全信!


    不仅是外头的人,就是父母、兄弟姐妹、还有你男人孩子,所有人都是!”


    沈兰伸出手打断她,“你反正就记住你妈我的话,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


    别人对你好,那你也对人家好,但不管是谁,你都得留个心眼儿。


    这话妈也不会只对你说,你们兄弟姊妹几个都一样。


    要是你们团结友爱,都盼着对方好,妈自然高兴。


    这话我往后也不会多说,记得就行。


    你就把你姑妈当成练手的对象吧,平日里多看她说的话和做的事,慢慢地你就琢磨出味儿来了。


    得了,出去干活吧。”


    张永纯今天是真的被她妈说的话惊到了,她愣愣点了下头,出去了。


    服装厂的女工见自己有了编号,不仅没觉得麻烦,反而对厂里的归属感更强了。


    这不就像户口本上的名字一样么?


    有了编号,就好像自己上了厂里的户口本一样。


    外头的声音兴奋得沈兰在办公室里听得一清二楚,她也没出去制止。


    不能做扫兴的领导。


    见老大这边工作也能逐渐上手,沈兰跟张海柱第二天就启程去看她二姐了。


    她二姐嫁在青溪县南边的柳溪镇,离沈兰所在的村算下来足有百十里地。


    天刚蒙蒙亮,杨爱国就开着三轮车等着了。


    “爸,妈。”


    “嗯,辛苦了,走吧。”


    “这辛苦啥!”


    ‘突突突’的马达声响起,五六月的天,早起气候倒还算凉爽。


    杨爱国将两人送到县里,接下来沈兰他们就得坐车了。


    “家里你都好好顾着点儿。


    永纯那边刚生了孩子,之前我看她都有点产后抑郁。


    现在上了班儿,好像整个人好了些,但你也得多关注照顾着她,晓得不?”


    杨爱国还是第一次听啥‘产后抑郁’,怪不得他总感觉他媳妇儿生了娃之后就很容易哭呢!


    起先他还以为是伤口疼的,没成想是‘产后抑郁’!


    他赶紧点头,“晓得的妈,我一定把永纯和孩子照顾得好好的!”


    沈兰点头,“妈对你总是放心的。


    得了,回去上工去吧,我跟你爸坐车了。”


    “哎!”


    县城汽车站依旧的老旧破败。


    青砖砌的小平房,门口挂着块掉漆的木牌。


    张海柱去窗口买票,“最近一班去柳溪的车,半个时辰后发车。”


    沈兰点点头,从布袋里掏出几个包子还有一杯豆浆递给张海柱。


    “先垫垫。”


    张海柱接过就咬了一口,“嘿,芝麻白糖馅的。”


    “也有肉馅和酸菜馅的,不够我这儿还有。”


    两人吃完东西歇了没多会儿,车门就开了,他俩上车找了个位置坐好。


    张海柱知道她媳妇儿闻不惯这车里的味道,特地让她坐窗边。


    陆陆续续地有人上车,很快车里就挤满了人。


    到点儿过了十几分钟,车终于是开了。


    出了县城,路就变成了土公路,坑坑洼洼的,车开得忽快忽慢,时不时还要停下来等过马路的牛群。


    沈兰望着窗外,只见路边的白杨树飞快往后退,远处的山一层叠着一层。


    看得头晕,她索性直接闭眼休息。


    客车开了两个多钟,这才终于停在柳溪县的汽车站。


    “哎哟,我这屁股都坐累了!”


    “咱还得转班车呢。


    要我说你这二姐也嫁得够远的。”


    沈兰没应话。


    二姐向来不太喜欢家里,找对象的时候就寻摸着远得地方嫁。


    不过二姐要算起来那也是比她嫁得好的,毕竟她嫁到了镇上。


    嗐,简直是恶性循环。


    不过这恶性循环里她肯定是不冤枉的,所以沈兰才想弥补。


    “走吧,坐班车!”


    又是颠簸了一路,沈兰下车时感觉自己身子骨都要颠散架了。


    张海柱也是忍不住吐槽,“现在这柳溪比起咱山罗可差远了。”


    他随便夸了下自己媳妇儿,“还得是你媳妇儿你带领咱县搞了砖厂,这才把路好好修了修。”


    沈兰忙着往布袋里放东西,“少贫,赶紧问下路,我都忘了二姐他们家在哪儿了。”


    “二姐夫不是做木工的嘛,我去问下。”


    这一问,沈兰和张海柱就直接惊住了。


    被问的那人说二姐早就死了。


    “老街口巷子底的那个黄木匠嘛,我晓得的啊!


    他前头那个媳妇儿不是死了么?”


    沈兰双眼一黑,整个人直直就朝后倒去。


    “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