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沈兰有什么资格当副队长?
作品:《被亲儿赶出惨死,重回七零她将女儿当宝》 苏香兰的话一出,场上静了一瞬。
所有人看看苏香兰再看看沈兰,想要知道沈兰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有眼红沈兰他们家建房子还当上副队长的,“是啊,他们家也在山上,怎么就不去那边建?”
“哎呀少说两句吧,没见咱们大队变天啦!沈兰家要起来了,你去得罪人家干啥?!”
下面的嘀嘀咕咕,觉得沈兰不说话就是在心虚。
看见沈兰这个反应,苏香兰更是气焰嚣张。
“被我戳中了是吧?
才刚当上副队长就以权谋私,我请问沈兰有什么资格当副队长?!”
张海柱一家直接站了出来。
“苏香兰,你少满嘴喷粪!
我媳妇儿当上副队长是组织审查后认可的,轮得到你在这里搬弄是非!”
“就是,要说以权谋私你们家才是最有经验吧!
你们家伪造证据害我爸妈被抓的事情这么快就忘了?
你现在又想用同样的方法泼脏水是吧?你们家也太不要脸了!”
张永玥也不甘示弱,还想就这样欺负他们家,没门!
苏香兰见一个小辈都敢指着她的鼻子骂,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张小松也站了起来,眼看着两边就要继续开骂,沈兰拿起喇叭就是怒吼了一声,“够了!都给我坐下!”
她现在气场愈发地足,那怒声一出,下面都安静下来了。
“我凭什么坐这个位置?
因为发现后山适合建砖厂的是我!
忙里忙外将这件事情弄下来我功不可没!
在场的要是有谁也做到了这些,那就站出来,我把位置让出来,有么?!”
下面的人左顾右盼,低下头,不敢吭声了。
沈兰冷哼一声,“至于为什么在后山建不在我那边建,这还用得着我多说?
我那边都是石块!哪来的什么黏土?
小松你们一家要是不相信,那就把我们那边的土拿去农技站找人检验,免得就爱空口白牙地搬弄是非!”
沈兰的话可以说是非常不客气了。
而且她当初为啥搬离后山选其他地方建房子?
那还不是因为上辈子那个砖厂的老板把他们村都考察遍了,只发现后山最合适建厂!
下面有帮沈兰家建房子的点头道,“那边真的都是石块,咱又不是没爬上去过。
泥是有,可比起后山这边难弄啊!”
“是,大块大块的石头。海柱家选的那块地已经算是少有能打地基的了。
要说是建厂那肯定是后山好。”
“那还有啥说头?我们以后可是要干活的。
难不成放着轻松省力的地方不要,专门去挑难搞的地方?”
有人开始指责起张小松一家。
“你们家的做派也适可而止吧!别成天出来找事,我忍你们家很久了!”
张小松一家顿时被围攻。
沈兰冷眼看着下面开始攻击张小松家的势头,开口阻止。
“开大会是为了让你们吵架的么?
你们要吵架等开完会自己私下吵去,别浪费大家伙儿的时间!
下面让大队长说一下怎么计工分!”
她跟张小松家是不太对付,但张伟已经进去,她也没有得理不饶人的想法。
只要他们家安安分分的,她可以保证一定会一视同仁。
但若是他们家敢继续搞事,那就别怪她了!
张海洋接过喇叭,还新奇地打量了一下,这家伙的声音可真是大啊!
他重重咳嗽一声,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
"都听好了!砖厂工分分三等!"
全场的嘈杂都没了,大家都在仔细听着,这可关系着各家的生计。
就是张小松一家也竖起耳朵认真听起来。
他们家现在没了阿伟,要是再不挣点工分,一家人都能被饿死!
"一等工,窑头师傅和泥把式,每天12个工分!"
底下顿时嗡嗡起来,这比种地最高的10分还多。
张海洋赶紧补充,"得会看火候,能保证一窑砖八成以上是青货的才能拿!"
"二等工,脱坯的和运土的,壮劳力每天10分,妇女8分!"
坐在前排的王桂兰立刻举手,"凭啥少2分?俺能挑得动和男人一样的担子!"
沈兰瞥了她一眼,跟张海洋嘀咕了两句,张海洋修正道,"要是女人干了跟男人一样多的活儿,那也都是10分!"
下面女人们一阵欢呼。
有几家的女人别说干活还真不比男人差!
"三等工,碎土、晒坯、清理煤渣的,统一6分。"
张海洋顿了顿,好心提醒,"知青们可以从这个干起。"
角落里几个知青互相看了看,没吱声。
"砖厂工分单独核算,年底和农业工分一起分红。
但是......."张海洋突然提高嗓门,"烧坏一窑砖,全组扣三天工分!偷拿一块砖,扣全年工分的百分之五!"
下面又是一顿喧哗。
“安静安静!下月初五是个好日子,等那天我们就正式开始平地砌窑!
组织上高度重视我们砖厂的发展,明天也安排了国营砖厂的师傅过来带我们,不过人家只带两天,你们好好学!”
听到有人会来带,众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散会后,张海柱依旧非常激动。
“媳妇儿,你说我能不能做窑头师傅?那可是有谁12工分呢!”
一想到每天能赚那么多工分张海柱就兴奋。
沈兰笑笑,“能,咋不能,好好学肯定能!”
她商城里也有教烧砖的书,本来就想着要是组织上不安排人下来培训的话,那他们就自己先学再教。
经过上次那一遭,现在不管是县里还是镇上对投机倒把都抓得很严,到处风声鹤唳的,政策不开放,她也不能再冒险了。
所以砖厂这事她是一定搞成的!
刚回到家门口,她就看到杨爱国守在门外。
见沈兰他们回来,杨爱国赶紧站起来。
“叔,婶,你们回来了。”
上杨村和下杨村是一个大队,所以刚才的大会他也在。
见杨爱国来,沈兰连忙招呼,“爱国来了,快,往屋里坐。”
杨爱国跟了进去,说明来意。
“婶,现在生意做不成了,我就想着把三轮车给你们送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