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二哥最孝顺了
作品:《被亲儿赶出惨死,重回七零她将女儿当宝》 “你家这是准备建多大的房子啊?
要我说你就耀祖一个儿子,没必要建那么宽,有个三四间房就够了。
再说了,耀祖现在在部队,那以后不得分房啊?
你们就好了,把耀祖送进部队,以后娶媳妇儿房子啥的都不用你们操心。”
张海柱不太搭理他这个二哥后,他在一直跟在身后絮絮叨叨的,听得张海柱都烦。
“二哥,我们家想建多宽就建多宽,你在这儿咧咧啥呢?”
难道他二哥是真以为他傻么?
从前去他家的时候他家啥嘴脸,这次他们遇难了他家又是啥嘴脸?
就这样还指挥上他家来了,真是搞笑!
张海源没想到老三说起话来也是这么不懂人情世故。
他冷哼一声,“我这不是担心你浪费钱嘛!”
这地那么宽,听说还要起两层楼,哪能住得了那么多人?
不过张海源想想他家多几个房也不错,这样他们回村的时候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一想到自己在村里连个根都没有了,张海源就觉得沮丧。
哎,要是有钱回来村里也盖个房就好了。
这样谁还敢在背地里嚼舌根说他入赘?
“浪费什么?我们家五个闺女一个儿子,个个都得有自己的房,再加上这些小的,我还嫌不够住呢!”
张海源听到老三这话直接惊了,“啥?招娣她们你也留房?”
他真是难以置信,“老三你不会是疯了吧?
以后招娣她们都是要出嫁的啊,你给她们留房做啥?”
这不是发神经钱多了没处花嘛!
要钱这么多的话,那还不如给他!
沈兰真是想翻白眼。
“二哥,你家闺女以后出嫁后回娘家没地住,我们家可不一样。
我们家每个闺女不管出不出嫁,以后家里都有她的房。
就算她在婆家过得不如意了,甚至要离婚,家里也随时都能让她回来。”
沈兰冷笑一声,“二哥家现在所有人挤在六七十平的小房子里,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张海源被沈兰说得脸色极不好看。
“我们家再小那也是镇上的房,那能一样么?”
沈兰懒得跟他争,地量好他们就准备下去了。
他们现在选的这个地方绝不会被淹到,从上往下往下去能看到整条河和对面的山,风景好得不得了!
沈兰十分满意!
“走吧,下去,肚子都饿了。”
张海源当然也是跟着一起下来的,张海柱纠结了好几次,都想让他别跟了,回镇上去吧。
可这话说出口那就真的是伤兄弟情分。
难不成一家子兄弟人家回村的时候去你家吃口饭都不成?
可他一想到他去二哥家的时候那嘴脸他又觉得这种兄弟情分不要也罢!
“二哥,你今天不上班么?赶紧回去吧。”
张海柱开始变相赶人了。
张海源却像是听不懂一样,“二哥就是担心你,特意请假回来的。”
张海柱简直要被他这话噎死!
担心他,结果就是两手空空地回来?
这做人做事也没有这么不懂礼数的吧?
可人家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将人赶走不成。
沈兰进屋就开始吩咐,“老大老三,去做饭,喝点咸菜粥就行了。”
张海柱:........
得,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张海源看到一桌子咸菜的时候差点想要撩碗走人!
有人这么招待客人的么?
就喝点粥就点咸菜?
沈兰看出他的不满,故意道,“不好意思啊二哥,村里各家都遭了难,现在能有个粥喝就不错了。
我们不像你,能待在镇上吃香的喝辣的,也不受什么灾影响。”
这话说得就是阴阳怪气了,张海柱差点把嘴里的粥喷出来。
是啊,二哥咋还有脸坐在他家吃饭呢?
他媳妇儿的娘家知道他们遭了难,还晓得送点东西过来。
可他二哥呢?
完全就当没这回事!
张海柱也不甘示弱,“媳妇儿你说的哪里话?
咱二哥一直都是个孝顺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咱们村里遭了难,对爸妈不管不顾呢?”
他看向他二哥,“二哥肯定是带了东西回村,都孝敬爸妈了,对吧?”
张海源脸上的表情都要维持不住了。
“呵,哈哈,我,我走得急,听到你的事立马就回了,都没来得及........”
张海源捧着粥的手都有点不自在了,早知道他就随便买点啥再回了!
张海柱斜眼看着他没搭腔,心里却忍不住翻白眼。
就他大嫂那种见钱眼开的,但凡二哥手里拎着东西上门都不至于连门都进不了。
他们都出来两三天了还说‘立马就回’,难不成从水灾到现在他在厂里睡了一个月?
呵,说谎不打草稿,骗鬼呢!
张海源赶紧喝完粥就走了。
“我厂里还有事,看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那我就先回镇上去了。”
“好的二哥,慢走。”
张海柱这么说着,连身都没起。
张海源见他这么敷衍的样子,一脸怒气地走了。
早知道他就不回了,也不该因为老三的事跟李家闹翻!
他这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真他娘的受窝囊气!
在李家受气就算了,回村里也这样!”
张海源是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值得。
“真是不能人太好了,人善被人欺,老话说得一点错没有!”
张海源走后不久,大队长就一头大汗地从外头回来了。
沈兰一看到他立马起身,焦急问道,“咋样?”
张海洋气喘吁吁地,“你先给我喝口水!”
“哦哦,瞧我急得,这都忘了!”
等张海洋‘咕噜咕噜’喝够了水,这才说道。
“上面说要审批,光公社批条子还不行,得县里计委盖戳子,工业局备案,最后还得地区革委会点头。”
他叹了口气,“走关系估计都得花不少。”
但是要能将砖厂办下来,那村里就有活路了。
现在各家都饿着肚子下地干活,要等到秋收那可还有好几个月!
人都能被饿死!
“该花的咱就花!砖厂办好了,咱们工分都能涨一大截。
更不用说到时候村里人买砖就能便宜不少。
现在各家各户遭了灾,哪家的房子是好的?
还是得长远考虑。”
大队长觉得也是这个理儿!
要是大队上办了砖厂,那以后集体账户里钱就多了,就能干更多事!
他笑道,“我看审批是能过的,也多亏了你家老五的好文采。
那啥树新风,学习农业学大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看得计委那边连连点头,人家都夸这写得好!
还说要是咱们的砖厂真办起来了,到时候还要报社专门给我们做个报道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