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保护朱雄英

作品:《大明:我,朱雄英,镇压当世

    作为朱元璋手中最锋利、最无情的一把刀,他见惯了生死,也自认一颗心早已被权谋和鲜血磨炼得硬如铁石。


    但眼前这死而复生、神丹开窍的一幕,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天灵盖上,把他二十多年来的认知和三观,砸了个粉碎!


    他站在一旁,看着那相拥而泣、悲喜交加的皇室祖孙二人,后背早已被层层冒出的冷汗彻底浸透。


    他的大脑,在经历过短暂的宕机之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他想到的不是鬼神,不是天命,而是他自己,以及他身后整个锦衣卫系统,从今往后的出路!


    皇长孙,朱雄英,还活着!


    并且,是以一种近乎神迹的方式,清醒了过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太子朱标虽死,但东宫嫡长一脉,仍有最正统的继承人!


    那个被朝中无数文官集团寄予厚望、被视为大明未来唯一希望的皇太孙朱允炆,在这位死而复生的兄长面前,其身份地位,瞬间变得无比尴尬!


    他不再是唯一,而是成了第二,甚至……是最大的障碍!


    吕氏……东宫……整个大明王朝未来几十年的权力格局,都将因为眼前这个衣衫褴褛、刚刚还在流着口水的少年,被彻底颠覆!


    蒋瓛的呼吸,变得无比急促。


    天,真的要变了!


    而他蒋瓛,以及他所掌控的、大明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从这一刻起,必须,也只能,重新站队!


    他看着被皇帝紧紧护在怀里的朱雄英,心中瞬间做出了决断。


    赌了!


    就赌这位死而复生的皇长孙!


    “跟皇爷爷回宫!咱这就带你回宫!”


    朱元璋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孙子,心中涌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向全天下宣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的乖孙回来了!咱要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把这些年你受的苦,千倍百倍地都补回来!”


    他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但话到了嘴边,看着怀中孙儿那既依赖又带着一丝怯懦的眼神,他那颗滚烫的心,却被瞬间浇上了一盆冰水。


    冰冷的、属于帝王的理智,在刹那间压过了汹涌澎湃的祖孙亲情。


    几个致命的问题,浮现在他的脑海。


    首先,敌人尚在暗处!雄英当年是被人下毒暗害的!凶手是谁?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必然是宫里的某个(或某些)人!在没有把这根毒刺连根拔掉之前,冒然把雄英带回那个龙潭虎穴,岂不是等于再次把他推入火坑?


    其次,孙儿需要休养!雄英的身体亏空得太厉害了,神智也刚刚恢复,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绝对安全、无人打扰的静养,而不是立刻卷入宫廷那套繁复的礼仪和吃人的人际斗争中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张绝佳的底牌!


    让雄英暂时消失,让他以已死之人的身份存在,这是一张何等绝妙的底牌!


    他可以在暗处,冷静地观察朝堂百态。


    看看太子死后,谁会跳得最欢。


    看看谁会急不可耐地,想把自己推上储君的宝座!


    敌在明,我在暗!


    这是千金不换的战略优势!


    想通了这一切,朱元璋眼中的温情与泪光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往日那股令人不敢直视的锐利和冰冷。


    他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后背,示意他安心,随即松开孙子,缓缓转身,对着蒋瓛招了招手。


    蒋瓛心头一凛,立刻上前,单膝跪地:“陛下。”


    “蒋瓛,”朱元璋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一块万年玄冰,狠狠砸在蒋瓛的心上,“从今天起,你的命,就是皇长孙的。”


    蒋瓛的身体猛地一震,头垂得更低:“臣……遵旨!”


    朱元璋仿佛没看到他的反应,继续说道:“城郊西山,有一处皇家别院,守卫森严,从不示人。你,亲自带最可靠的一百名锦衣卫,即刻进驻。雄英,就安置在那里。他的一切用度,等同太子!对外,就说你奉了咱的旨意,在那里督办一件通天的绝密要案!”


    他顿了顿,向前一步,死死地、如鹰隼般盯住了蒋瓛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给咱记住了!”


    “但凡雄英在那儿少了一根头发,或是消息走漏了一个字……”


    “咱,不要你的任何解释!”


    “只要你的脑袋,和你全家老小的脑袋!你听明白了吗?!”


    这番话,没有怒吼,没有咆哮,却带着令人窒息的皇权之威和血腥之气,压得蒋瓛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毫不犹豫,猛地向前一伏,以头抢地,发出了金石般的誓言:


    “臣,领旨!”


    “臣与麾下百人,誓死护卫皇长孙周全!若有半点差池,臣,提全家之头来见!!!”


    朱雄英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一片清明,自己该说话了。


    他拉了拉朱元璋的衣角,用一种带着大病初愈的虚弱,却又无比懂事的声音,轻声说道:“皇爷爷,孙儿……都听您的。孙儿在宫外养好身子,不给您添乱,也能让您在宫里……行事方便。”


    “好……好孩子!真是咱的好孙儿!”


    朱元璋闻言,心中更加欣慰,眼眶又是一热。


    他觉得自己的孙子不仅平安回来了,而且心智过人,更坚定了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他的决心。


    很快,朱雄英换上了一套从锦衣卫身上扒下来的干净内衬,在众人的严密护送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座见证了他命运转折的土地庙。


    他坐上的,正是来时那辆属于大明开国皇帝的马车。


    马车平稳地驶向城郊别院,朱雄英掀开车帘的一角,看着渐渐在夜色中远去的、巍峨的南京城轮廓,眼神变得无比深邃。